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11.19),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论语成功两个法则?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论语成功两个法则(论语解析50)

论语成功两个法则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11.19)

我们还是先来看各大名家的解释:

朱熹:善人,质美而未学者也。程子曰:“践迹,如言循途守辙。善人虽不必践旧迹而自不为恶,然亦不能入圣人之室也。”

在这里,朱熹认为,善人就是本质好的还没有被教育的人,或者我们可以叫作善良的人。这些人不踏着前人的脚步走(不践迹),也不会有很高深的学问。但是,这种解释,我想不能叫作”善人之道“,看不出是为人处世之道的方法。

钱穆:子张问善人的行为。先生說:“善人能不踏着前人脚印走,但亦进不到室內去。”此解和朱熹差不多。

杨伯峻: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孔子说:“如果不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其学问和修养就不到家“。如果这样解释,根本就不是善人的方法。更谈不上”善人之道“

我认为,这里的善人之道,就是“使人善”之道,就是怎么样让人民好起来的办法。不是善良人的处世之道,更不是使人成为善人的方法。那么有些人可能说了,使人好起来的内容是什么?我想“改善人民的生存条件、扩展人民的生存空间、提高人民的生存能力”等等,都可以归之于“善人”之数。论语里有五次说到善人的问题。除了本次,我们在之前的《缠说论语》已经讲过了两次,分别是缠说论语的第16课讲了“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第19课讲了“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有兴趣的可以调出这两个视频去看,这两课的“善人”,都是“使人善”的意思。

既然善人、胜残去杀可以为邦百年,既然使人善,长时间地教化民众,最终形成的强大文明力量,可以融合、同化那些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善人如此有魅力,那么怎么才能“使人善”,“善人之道”到底是什么?本章。子张对什么是“善人之道”向孔子发问。

孔子的回答是“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八个字这八个字,就是“善人之道”。为什么?首先,我们来看“不践迹”。践:是”踩,踏“,”迹“就是”足迹、踪迹“。什么意思?直译就是“不要踩踏足迹”,人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就是“践迹”。引申为“对于人民,不要老跟着他们”,或者引申为“不要去察看他们在干什么”。这种情况,我想不管在任何朝代都有发生,统治者生怕人民出什么差错,总在监视、检查人民的一言一行,什么东厂,什么锦衣卫,什么文字狱,什么莫须有。“践迹”这样的事情可谓是“家常便饭”。一有苗头非抓即杀,高压政策,人民总生活在白色恐怖之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种现象不消除,人民怎么会幸福!一句话“不践迹”就是“给人民以自由”。

我们再来看“亦不入于室”这五个字。论语里”登堂入室“代表了一个人学问、修养层次的高低,漫长的岁月里成为中国的一句成语,深入人心。但是,你不能一看到“入于室”就联想到“登堂入室”,这是不对的。本章各大名家之所以解释不得要领,就是受“登堂入室”这个概念的干扰。本章的“入于室”就不是“登堂入室”的意思,应该是“不进入内室”的意思。“室”是一个人生活休息的地方,代表一个人的私密空间。不是任何人都能随随便便就可以进入的。包括现在,你去朋友家,没有朋友允许,是不可以进入人家的卧室的,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可是古代国家治理方面,根本不把人民的生活放在眼里,人民根本就没有任何私人权力可言,总是破门而入,放在现在就是“人权”得不到保证。一句话“亦不入于室”其实就是要“保证人民的权力”不受侵犯。

讲到这里,我想标榜自由、人权的西方可以闭嘴了!孔子两千五百年前的“善人之道”,就是要给人民以自由,保障人民权利。孔子思想领先世界两千年!

好,我们来看本章的白话直译: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张问使人民好起来的方法。孔子说:“(对于人民),不要老跟着他们,(给他们自由),更不要进入(他们的)私密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