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高考、考研故事,私信小Q了解稿费哦~

一年一度的秋招马上又要来临!

对于全国各地大学毕业生来说,毕业后选择去哪里工作成为他们首要的问题,尤其是在上海、北京工作的同学,是选择留在一线城市打拼?还是去二线城市寻求安稳的生活?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可不容易。


01、留在北京,薪资高,但是竞争却异常地大

想要在北京站稳脚跟,可不容易

当一个应届毕业生决定要留在北京,尤其是要户口留在北京,首先就要过五关斩六将,拿到一家好公司的offer。

但北京最不缺的是啥?是出身985、211的名校毕业生。

以小Q在北京找实习为例,当小Q被华润置地通知去进行实习群面时,小Q发现与自己侃侃而谈的人,分别来自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

仅仅是一份实习而已,一家好公司的实习名额就已经呈现出如此僧多肉少的场面,换到正式的秋招里来,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但是,北京能给予毕业生的,也是其他城市所给予不了的。作为政治经济中心,朝阳区、金融街、西二旗、五道口等地方聚集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给大学生能提供的眼界、资源、人脉不是一般是绝无仅有的。

但是,又有多少人过着“白天在CBD喝着高档咖啡,晚上和几个人合租一个套间甚至住着地下室“的生活?为了在北京攒下钱,小Q在报社工作的同学月薪接近一万,但是却住在五环外和另一个租客共租一个房间一个床,即便如此,一个月的房租还是要达到1500元。

租房已然艰难,更别说高到上天的房价。“我在这里欢笑,我在这里哭泣。”汪峰一首《北京,北京》道出了北漂人的无限心酸,但依然阻挡不了成千上万奔向北京的人们。

02、成都,二线城市给予一份更高的幸福感

在北京要和别人共享一个床位的租金1500元,在成都稍微远一点的位置,都能租两室一厅。

这不是小Q胡诌,而是小Q在成都龙泉驿区的同学真实生活写照。而且成都就那么大,这个所谓“远一点”的位置,其实离市中心不过几十分钟的地铁距离。

作为西部第一大城市,成都每天都有500以上的“蓉漂人才”汇入,截至目前,来成都工作的“蓉漂人才“已经高达30万,成都市政府依然还在推出一系列举措欢迎各地学生尤其是名校学生毕业落户。

成都并不是唯一一个用政策吸引人才的城市。西安推出“半小时落户”政策,中等职业学校(含技校)毕业生同样适用。相比武汉为留住广大学生推出“毕业生买房打八折”的政策,内蒙古“大学生买房打五折”的政策更令人心动。

在北京人才堆里难以冒尖的许多毕业生,在二线城市能找到自己更大的发挥空间,虽然工资可能没有北京那么理想。

以成都为例,二线城市更能给予一份“烟火”气息。而今的北京,路边上烧烤摊、凉皮凉面摊几乎消失绝迹,一处处商业中心人满为患,人们来来去去,像是北京巨大机器上的一个小小零件,没有人情可言。

而在成都的街头,即便是凌晨四点,你依然可以见到城区烧烤摊、炒饭炒面摊前有人在交头接耳笑语盈盈。街头的火锅店里冒出一阵一阵香气,红色的灯笼在迷蒙的夜色中愈发透出一种令人陶醉的美。

“跟我们去吃火锅吗?”晚上十点,小Q陪着同学做完指甲,开店的两个小姐姐热情邀请我们来一场“夜半火锅”。

03、去哪儿工作更好?薪资与生活难两全

想要高薪资还要好生活,如果要求高点还要攒下钱,这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

如果你想要在一线城市拼搏出一片天地,那就咬牙切齿去北京和上海吧!

那里遍地是机会,但也遍地是大学生;那里遍地是繁华的商业中心,那里也常有醉倒在路边的男人和女人;那里有几百米高全是落地窗的CBD高楼,也有许多人挤在一个小房间生活的拆迁楼。

如果你想要稍微有点人情味的生活,那就去武汉、成都、西安等城市吧。

那里有烟雨迷蒙,有在风中摇曳的灯笼,有烧烤摊,有一个人租一间甚至一套房的体面生活,再坚持一下,至少买房不会像在北京那样遥遥无期。

但是在工资与生活之间,大学生们总要做出一个选择。

看了文章,你更想去哪里工作呢? 单选

0人

0%

北京、上海

0人

0%

武汉、杭州

0人

0%

成都、西安

0人

0%

其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