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广东中行与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银企双方将在城市建设及运营、供应链及普惠金融、实体产业等业务集群建立深度合作。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将为华发集团提供500亿元信贷支持,投向领域将主要围绕产业投资、城市运营、产业园建设、供应链融资、公共资源等。

金融改革11条红利(广东中行精准滴灌助企)(1)

强强联合,旨在促发展稳经济。当前,广东中行正全面落实稳经济相关政策措施,发挥国有银行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的主力军作用,为科创企业筑牢资金“补给线”,给外贸企业送去“及时雨”,让农户吃下“定心丸”,以精准施策注入金融活水,为稳住经济大盘贡献“中行力量”。

点燃发展“新引擎”

9月1日,在第七届“创客中国”广东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六届“创客广东”大赛决赛上,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本届大赛一等奖。与此同时,该公司在大赛期间获得广东中行新增数千万元授信支持,发展再添新动能。

金融改革11条红利(广东中行精准滴灌助企)(2)

云舟生物是一家基因递送技术创新型企业,拥有全球首创且唯一的“载体家”平台,基因药物CRO、CDMO项目遍布北美、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东中行早在2018年就与该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一路陪伴企业成长壮大。

云舟生物是广东中行支持科创企业的缩影。今年广东中行受邀作为特别支持单位为“创客广东”大赛参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赛事期间,广东中行通过派出科技金融服务队伍、搭建融资对接平台、出台专属融资服务方案等措施为参赛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支持,目前已为超300家参赛企业提供近50亿元授信支持。

科创企业是经济提速换挡的动力源,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创企业,可以加速技术产品化进程,打牢“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势能。

广东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就是典型例子。该公司是一家五金制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2019年被纳入肇庆市“小升规”企业清单。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应收账款对流动资金的占用越来越大,企业资金周转面临难题。肇庆中行通过“专精特新”系列产品,为企业核定300万元授信支持,执行普惠金融优惠利率,有效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难题。在中行的支持下,2021年该企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56%。今年,肇庆中行为其追加授信额度至500万元,继续支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及技术创新进程,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今年,广东中行与广东省工信厅再次携手,面向“专精特新”培育梯队企业推出总授信额度约1000亿元的系列专属融资服务方案,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重要金融支撑。截至8月末,广东中行累计为7148户“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授信支持472亿元。

涵养金融水源,促使科创森林枝繁叶茂。一系列围绕科创企业的金融支持活动由此展开。

金融改革11条红利(广东中行精准滴灌助企)(3)

9月1日,广东中行“中银科创 ”平台首个路演中心在中国银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分行正式揭牌成立。“中银科创 ”是广东中行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平台集合商业银行、投资机构、高等院校以及政府部门的政策、产品、服务等资源,致力于为科创企业及科技人才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路演中心的建立将促进区域内的科创企业形成常态化路演机制,服务当地科创企业、招商引资等工作,加快科创企业的投融资审批流程。

根据今年6月与广东省科技厅签署的《助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广东中行将在“十四五”期间,为省内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不低于人民币500亿元的新增授信支持。截至8月末,科技金融授信余额近1500亿元,为超万家科技企业提供授信支持。

当好外贸“助推器”

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市场主体面临的压力增多。面对挑战,广东中行千方百计稳外贸,助力外贸企业降成本、保订单、稳预期,持续助力外贸企业转型优化,为其提供更多发展动力。

近年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已逐渐成为我国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新动能新业态,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发展。广东是我国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大省,市场采购贸易年出口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以往,采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商户需向银行提供大量交易单与报关单信息作背景材料才可收结汇,因“脚底成本”高,2020年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收汇率不足0.7%。

2021年,中国银行推出市场采购贸易线上收结汇服务品牌——“中银跨境e采通”,广东中行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在广州市商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的指导下,与广州电子口岸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市场采购贸易收汇小程序“广采通”,为市场采购贸易主体打造便利化的收汇服务。

当年11月26日,广州某外贸综合服务代理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廖小姐分别通过“广采通”小程序,在广东中行成功叙做了首笔市场采购贸易项下收结汇业务,这意味着“广采通”顺利上线。自此,该系统陆续与多地市场采购平台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帮助市场采购贸易商户实现业务全流程线上化处理,有效降低了企业“脚底成本”。

2022年,广东中行继续推进“广采通”系统升级与优化,创新研发“无感收汇”服务,成功对接东莞市场采购联网信息平台,实现当地市场采购贸易汇款直入账,收汇速度更快、界面更智能、使用体验更佳。

今年前7月,广东中行累计为超260家市场采购代理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服务,同比增幅超4倍。未来,广东中行将继续发挥在传统外贸领域客户基础、产品服务方面的优势,一体化助力新业态与传统贸易的创新升级,不断加快推进业务数字化转型,为市场采购贸易跨境收款提供“中行加速度”。

在优化外贸主体服务体验之外,广东中行为市场主体更好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金融支持。8月26日,广东中行辖属大湾区机构成功实现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人民币结算业务双向首发。贸易融资资产跨境双向转让,是指符合条件的境内银行将基于真实贸易背景办理的融资转让予境外银行,以及从境外银行买入其基于真实贸易背景办理的融资业务,有助于将大湾区金融活水润泽境内外企业,有助于境内外银行优化信贷结构,提升人民币资产作为全球资产配置的吸引力,促进人民币资金在岸和离岸的良性循环。

据了解,广东中行将充分运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贸易融资资产跨境双向转让产品的应用与推广,为大湾区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注入新动能。

加大信贷资源支持、降低企业汇率避险成本,提升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在外贸领域,广东中行连续推出组合拳加大精准扶持力度,助力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广东中行累计审批897户外贸企业授信申请,批复授信总量超3445亿元。

守护农业“基本盘”

在促进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过程中,金融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8月11日,广东中行灵活搭配担保方式,成功发放全省首笔“林权贷”,让林权从“一张纸”变成了可使用的“绿色财富”,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难题,取得乡村振兴业务新突破。

金融改革11条红利(广东中行精准滴灌助企)(4)

清远英德市徐某夫妇是茶叶加工种植户,有多年的茶叶种植经验,企业发展前景较好。因受疫情及洪灾影响,经营出现困难。获悉情况后,清远中行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企业经营场所为当地村委的集体用地,并已取得林权证。为此,清远中行为其引入“林权贷”,最终400万元资金及时投放,为企业送去“及时雨”。该笔业务为广东中行首笔引入林权作为担保的普惠贷款,为乡村振兴业务发展开拓新赛道。

传统信贷很难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抵押、迫切需要中长期贷款的问题。

惠州市昌农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毛猪、边猪配送、销售及批发的农产品流通企业。9月以后正是毛猪、边猪流通高峰期,但受生猪价格上涨和上下游结算账期的双重影响,该公司资金周转紧张。一筹莫展之际,中国银行惠州分行为其量身定制400万元“中银惠农通宝”授信方案,让企业获得了首笔银行融资。该公司副总经理乐玲表示:“有了这笔资金,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未来继续把品牌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太好了!这下买菜钱问题一下子解决了,中行的‘粤供园区贷’可真是帮了大忙!”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坐落于惠州市博罗县泰美镇,是新型现代化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园里大多数农企在支付园区租金、购置农业生产设备、采购原材料、仓储运输等方面存在资金需求。得知园区内某一餐饮有限公司正着急筹备资金购买预制菜原材料,博罗中行工作人员主动对接,通过采用实控人担保方式,仅用一周时间为企业提供了800万元资金,此外还为企业提供账户结算、工资代发等服务,进一步缓解企业经营难题。

在清远,清远中行为连州市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核定1000万元授信总量,实现了与省农担公司合作的首笔突破。

在湛江,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业链上的养殖户获得了中行量身定做的供应链融资个人经营贷款项目方案。目前,“粤海饲料贷”项目已批复客户13户,额度金额3330万元,实现投放2420万元。

在佛山,佛山中行为餐饮配送企业提供贷款资金100万元,补充企业日常经营流动资金,满足企业日常食材配送的资金需求。

“乡村振兴南粤行”平台活动11场意向授信金额约7.2亿元、143家县域机构覆盖广东54处县域地区、累计发行乡村振兴主题卡2.5万张、县域机构手机银行客户568.42万户,同比增长11.19%……广东中行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答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广东中行涉农贷款余额1371亿元,较年初新增195亿元,增速16.57%;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48亿元,新增41亿元,增速37.82%。

【记者】黎华联 实习生 刘佳

【作者】 黎华联

289财经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