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格格,我们总会认为格格就是皇帝的女儿,再看清宫剧时,特别是曾风靡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让更多人认为格格等同于公主,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清宫电视剧误导人们妃嫔只能宫斗(别再把格格和公主混为一谈了)(1)

其实在清朝入关前是没有“格格”这一称呼的,清朝入关后,格格称呼逐渐多起来,但其实还是有严格分别的

首先:公主和格格称呼的历史起源不同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号,简称为主公。公主一词最早起源于西周,《公羊传》记载‘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意思就是周天子嫁女儿是有爵位为公的诸侯主持婚礼,简称公主,再后来皇帝的女儿都被称为公主,成为一种尊贵身份地位的象征,一直延续到清朝。

而格格是满清特有的称呼,是王爷女儿的统称,相当于现代有钱人家小姐,女士的尊称,起初满洲的贵族人家的女儿都可以叫做格格。起初努尔哈赤的女儿就专门叫做格格。不过后来清朝学习汉人,皇太极为巩固汉人思想,学习汉人礼仪,仿效明制,于1636年规定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而格格也可以作为王公宗亲的女儿尊称叫法。

清宫电视剧误导人们妃嫔只能宫斗(别再把格格和公主混为一谈了)(2)

等到清军入关后,又做了新的规定,皇后生的女儿称为固伦公主,嫔妃所生的女儿称为和硕公主,亲王所生的女儿称为和硕格格,郡王的女儿称为多罗格格。 公的女儿就叫做公格格。到了雍正时期又有一些变化,和硕格格改为了郡主,多罗格格改为县主。所以呢,格格并不是皇帝的女儿的专称,所以严格来讲,还珠格格和新月格格都是不正确的叫法,叫公主才是正确的。

其次:公主和格格的身份地位不同

在众多公主的封号中最高级别的是皇后所生嫡女叫固伦公主,地位相当于亲王,

是最高级别的公主了,只要见到这个称号就证明其地位高贵,而其他妃子所生叫和硕公主,地位相当于亲王世子,一般是庶出,在尊卑制度森严的古代,嫡女的地位自然高于庶女,固伦在满语中其实是天下的意识,而和硕在满语中表示地方,这个两个名字明确的表达出各自地位高低,这也从侧面说明封建社会对等级制度的严格要求。

清宫电视剧误导人们妃嫔只能宫斗(别再把格格和公主混为一谈了)(3)

另外公主封号需要皇上亲自加封,因此在清朝能被称之为公主的都不会是地位普通的女儿,格格这个称呼只要是皇帝之女都可以,贵族大家的女儿也可以称为格格,只不过一辈子不可能有公主封号。其实在清朝建立之初,格格还分为满人格格和汉人格格,保留着很多汉王职位,直到康熙上位,这些汉王被逐渐废除,汉人格格就不复存在,

也就是只有皇帝生的女儿叫公主,其他人不可以叫。亲王、君王、宗室的女儿也可以叫格格,后来满人生的女儿也可以叫格格。

结语:

其实公主和格格都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公主和格格一个是封号,一个是称呼,

代表的是皇帝的女儿,就是只要是皇帝的女儿都可以成为格格,而公主侧是需要皇上加封的,可以说是更高级别的“格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