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一起用聊天的方式说一说我们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前前后后近300年统治时间的清朝的12位皇帝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朝从哪个皇帝开始衰败的(趣谈清朝12帝背后的故事)(1)

我们就先从第一任开始说起,清朝的开国皇帝就是努尔哈赤,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出生在明朝嘉靖38年,从小呢,生活非常的坎坷,家境也不是特别好,就在他25岁的时候呢,他的父亲和他的祖父同时死在了明军的炮火之下,努尔哈赤,以报父仇,当然顺带还有祖父复仇和祖父之名,以13副遗甲为由,拉开了大清近300年的基业的序幕。明万历46年啊,努尔哈赤以七大恨祭天,誓师明君,就是老子要造反了,我要跟明军对着干了,开始了他的征程。

努尔哈赤这个人呢,的确是一个帅才啊,用兵如神,骁勇善战,用他手下的八旗经常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得明军那叫一个节节败退。作为开国之君呢,努尔哈赤这一辈子一共打过12次重大的胜利,但是很遗憾,在他晚年的时候,遇到了明朝著名将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之中,大败而归,享年68岁,最后呢,被葬于了沈阳的城东,庙号太祖,太祖皇帝。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朝从哪个皇帝开始衰败的(趣谈清朝12帝背后的故事)(2)

第二位爱新觉罗皇太极,这个皇太极继位时已经岁数很大了,34岁才继位,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啊,他的母亲就是叶赫那拉氏。

公元1636年呢,这个皇太极,在沈阳正式的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成为了大清的第一个皇帝。

皇太极在位期间呢,它是一个非常积极上进的人,不仅仅积极地学习汉族文化,而且呢。还重用了很多的汉臣,这就为后来的满汉一统奠定了基础,而且呢,也是它把女真逐名改为满族,其实满族就是女真族,他把这个女真名改成了满族,并且呢,他还巩固和完善了这个满旗的这个八旗制度,而且还设计了蒙古衙门,专门用来处理一些他们民族内部的这种事物,并且学习明朝呢,设置了很多的这种政府的组织和体制,为清军入关,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

崇德八年的时候呢,这个皇太极就在沈阳死了,享年52岁,庙号太宗皇帝

我们总说的太宗太祖皇帝,这是俩人,一个是皇太极,一个是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

清朝从哪个皇帝开始衰败的(趣谈清朝12帝背后的故事)(3)

第三位皇帝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也就是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崇德八年,也就是1643年承袭大统,那个时候她才六岁啊

顺治这个名字的意思呢,就是顺利治国,华夏统一的意思,虽然顺治爷登基比较早,但是在他登基的八年里面,基本上他就是一个傀儡,当时朝廷里面真正说了算的是多尔衮摄政王,后来呢,顺治七年的时候呢,这个多尔衮啊,到塞外去射猎,后来也就直接死在了塞外。关于多尔衮是怎么死的,野史有很多的说法。

顺治帝呢,是一个天资聪颖,读书勤奋的人,继位以后呢,他亲善蒙古,治理西藏,同时呢,它吸收了很多先进的汉族文化,审时度势,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臣,为后来的华夏一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且借鉴了汉朝衰亡的这个前车之鉴哈,积极的整治酷吏啊,隔绝宦官,推行了与民生息的社会政策,为稳定社会,恢复经济,并且巩固大清王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顺治18年,也就是公元1661年,顺治也突然暴毙,死因不明,但是有种说法是她出家了,陈道明这版的康熙大帝,就是这么演的,反正享年24岁,庙号世祖。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

清朝从哪个皇帝开始衰败的(趣谈清朝12帝背后的故事)(4)

第四位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我们很熟悉的康熙大帝,生于顺治11年,他的母亲呢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是清兵入关以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61年,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当中在位历史最久的一位皇帝。

康熙的意思呢,就是万民康宁,天下兴盛的意思,在位期间,还有很多的卓越的功绩,比如说呢,擒鳌拜,他登基的时候才八岁,康熙大帝的一生呢,是非常的戎马一生,擒鳌拜,削三藩,三次亲征葛尔丹,收复台湾,平定了北部的回疆,还有这个沙皇俄罗斯的一个入侵,那时候还不叫俄罗斯啊,就是叫沙皇,真正意义上的奠定了我国领土的完整性。康熙大帝在位的时候呢,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非常巨大的发展和繁荣。于康熙61年呢,死在了畅春园,享年60。葬在了清东陵,庙号圣祖。

爱新觉罗·胤祯(雍正皇帝)

清朝从哪个皇帝开始衰败的(趣谈清朝12帝背后的故事)(5)

第五位皇帝爱新觉罗胤祯,也就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的上位是非常血腥的,这个应该很多喜欢历史的粉丝都知道,九子夺嫡嘛。所以呢,这个爱新觉罗胤禛上位的时候,他已经45岁,岁数挺大的哈,主要是他爹太能活了啊,他爹在位61年呢,为了这个皇位把自己熬成老头儿了。

雍正的意思呢,就是这个雍亲王,得位正,为军政,其实他是多少有点儿心虚的意思啊,雍正皇帝呢,其实他是一个改革型的皇帝,因为这个康熙皇帝,他晚年的时候一直标榜宽容,就导致这个腐败风气。雍正爷继位以后呢,大刀阔斧整治吏吏,惩治贪污,设立了密折制度,有点像明朝的那个公厂,它属于是一个情报机构。

跟电视剧里面演的那个甄嬛传,里面的那个皇帝完全不是一个人,真正历史当中的雍正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在位期间呢,终日忙于政事,人家不打猎,不临幸,就是不去四处选美女去哈,并且由于他自己的一个童年经历,经历过子夺嫡嘛,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呢,他设立了一个秘密立储制度,就是立这个太子,他是一个秘密的,也有效的避免了这个皇子的血腥夺嫡,也完成了各个朝代的一个顺利更替。可以说没有雍正爷的一生得勤于正事,就没有他儿子的乾隆盛世,雍正13年,58岁的雍正爷,在圆明园驾崩,葬于清西陵,庙号世宗。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

清朝从哪个皇帝开始衰败的(趣谈清朝12帝背后的故事)(6)

第六位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是雍正皇帝的第四个儿子,他母亲就是钮祜禄氏甄嬛,乾隆皇帝呢,在位60年就比康熙少了一年,而且呢,他退休了以后,还被返聘了,当了三年的太上皇,也就是说,如果按实际在位的话,他其实有63年,比康熙还长,享年89岁,他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一般皇帝都身体不太好,大家都知道,皇帝嘛天天晚上忙于政务哈,所以身体有点那个啥,是不是……反正就死得可早了。

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呢,他非常的重视农桑,而且呢尽量地减少百姓的赋税,在位期间呢,曾经两次亲征准噶尔,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乱,并且呢完善治理了西藏,也是他主持编撰了著名的 四库全书,与此同时呢,它也是一个非凡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艺术家,书法家和学者。

在乾隆皇帝统治的年间呢,清朝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高度,从而步入了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虽然社会经济一片繁荣,但是由于这个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严重不协调,导致了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各地的起义在乾隆皇帝晚年的时候也非常的频繁。外国的资本主义的势力,也是虎视眈眈,即将叩门而至,乾隆爷在嘉庆四年的时候呢,死在了养心殿,葬于清东陵,庙号高宗

爱新觉罗·永琰(嘉靖皇帝)

清朝从哪个皇帝开始衰败的(趣谈清朝12帝背后的故事)(7)

第七位皇帝,爱新觉罗永琰,也就是嘉靖皇帝,嘉靖皇帝这一辈子呢,他其实是一个无功无过的人,他没有什么政治胆略,也没有什么创新革命的思想,也就是守着老祖宗的江山过太平日子,他这辈子唯一的一个比较让后世给他点赞的就是,他杀了大贪官和珅,就是乾隆爷死当天,这个和珅就被这个嘉庆拎出来了,他说你有什么什么罪,20条大罪啊,直接就是赐白绫让他上吊而死,并且顺便的收缴了他全部的家产。

其实我觉得乾隆皇帝是有这个预计的,乾隆爷的思想应该是,我在的时候,我不弄你,让你尽可能地贪,等你贪得差不多了以后呢,我让我儿子弄死你,一方面呢,给我儿子传名声,一方面呢,你贪的所有钱最后还是捐给国库,名利双收啊,这个是一种民年的说法,我觉得挺乾隆爷的智慧,应该是能干出这事儿哈。

嘉庆25年的时候呢,这个永琰,就是嘉庆,病死在了这个避暑山庄,由于他没有什么太强的这种政治谋略,导致他在位期间呢,社会的这种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南方的白莲教起义,鸦片就流入了中国,河曹渠道的问题他基本上都没有解决,也为后面的这个清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死了以后呢,是葬在了这个清西陵,庙号仁宗。就是说他挺有仁义的一个人,就是你实在夸不了一个人,就说这个人你是个好人嘛[捂脸][捂脸][捂脸]

爱新觉罗·旻宁(道光皇帝)

清朝从哪个皇帝开始衰败的(趣谈清朝12帝背后的故事)(8)

第八位爱新觉罗旻宁,也就是传说中的道光皇帝,40岁的旻宁才继承皇位,也算是挺晚的了,刚开始继承的时候呢,还是挺有想法的,大刀阔斧搞革新。

30年的皇帝生涯呀,对于道光皇帝最高的评价就是这个人很俭德,就是勤俭啊,这人会过日子,但是由于这个本人实在是智商和能力都有限啊,所以就其实也没干出个什么太大的政绩,经常有人评价说他这个道光皇帝有点儿首鼠两端的一个人,所以才会在内,遭遇了太平天国起义,对外呢,又遭到了这个鸦片战争的耻辱,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个懦弱,导致了中国从一个天下大统的这样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这样一个社会状态。

道光30年的时候,死在了圆明园,享年69岁,最后是葬在了清西陵,庙号叫宣宗

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皇帝)

清朝从哪个皇帝开始衰败的(趣谈清朝12帝背后的故事)(9)

第九位就是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皇帝。咸丰这个年号的意思呢,就是希望天下老百姓都能够丰衣足食,共享丰年。咸丰皇帝其实挺冤枉的,因为他继位的时候,内忧外患已经非常非常明显了。他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励精图治的啊,对外对内都是很有干劲儿,但是呢,由于他的父辈、祖辈给他积压的社会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后面他也有点儿有心无力了。

咸丰皇帝在位期间呢,太平天国就占领了南京,外国的侵略者纷至沓来,而且当时又赶上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最后没办法,咸丰皇帝逃往了热河。咸丰皇帝在位期间呢,可以说是无胆识,无作为,无谋略,面对这种国之不国的局面,可以说是一筹莫展,啥事儿没干。

人呢,如果实在改变不了客观的事实,他容易就逃避,就开始终日的(消)沉,本来觉得当皇帝是享福的啊,最后没办法,只能沉浸于这种酒色财气当中,就是属于逃避的一种吧,最后死在避暑山庄,年仅31岁,庙号文宗

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

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他娘也是叶赫那拉氏,而且他娘估计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就是著名的慈禧太后,六岁登基的载淳呢,最早的时候他的年号是叫做祺祥,后来呢,辛酉政变爆发之后,他才改名国号为同治。为啥叫同治呢?就是因为当时有两个皇太后啊,都要垂帘听政,意思就是一同治理吧。

他办得最错的一件事儿呢,就是依靠那个国外的军队洋兵马来镇压当时的这个国内的太平天国,虽然说暂时的稳定了封建社会的权利,但是也为后面的八国联军对中华的入侵埋下了隐患。

同治皇帝呢,一生其实都在慈禧太后的这个控制之下,所以其实他也没什么作为,而且本人呢,有点儿不思进取,终日荒淫无度,这个同治皇帝亲政以后不久就死了。啊,听说好像是死于叫痘疾,他死的那一年呢,只有19岁,庙号穆宗。所以说这个,酒色财气四堵墙,许多迷人深内藏

爱新觉罗·载恬(光绪皇帝)

清朝从哪个皇帝开始衰败的(趣谈清朝12帝背后的故事)(10)

第11位爱新觉罗载恬,也就是光绪皇帝,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不是皇子啊,它是属于慈禧的一个妹妹的一个孩子,因为当时同治皇帝死的时候,并没有留下子嗣,他才19岁。

慈禧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不被威胁,所以就把自己的这个妹妹的孩子拉到宫里来扶正,对当皇上客观来讲呢,光绪皇帝还是一个比较能够接受新思想的一个皇帝。

他在位期间一共发生了两件大事儿,第一个事儿呢,就是甲午中日战争,第二件事儿呢,就是戊戌变法,他都敢上啊,这两件大事面对历史的革新呢,光绪皇帝其实是应对的很积极的,也推进了这个文化和新思想的这样的一个进步,但是无奈于他推行的这个戊戌变法和很多的这种新思想危及到了当时的权力机构,简单来说就是慈禧他们的利益,最后无疾而终啊。

最后呢,这个光绪皇帝被慈禧他们囚禁了,最后死在了这个含元殿啊,这个庙号叫德宗。

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

清朝从哪个皇帝开始衰败的(趣谈清朝12帝背后的故事)(11)

第12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也就是宣统皇帝。我们回忆一下,其实从同治皇帝、光绪皇帝,直到最后一个溥仪皇帝,其实都是在慈禧太后的控制之下,也就是说这三个皇帝的政治作为几乎都是受制于当时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受制于谁?当然是李莲英啊,光绪皇帝登基的时候,其实他只有三岁,非常小,所以他也叫傀儡皇帝。

宣统三年的时候呢,也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1912年的时候呢,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268年的清朝统治,也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溥仪这个人的个人经历非常的复杂,因为他这一辈子经历过封建社会,当过皇帝,还赶上过民国时期,最后又步入了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可以说是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的一个转折,1967年的时候呢,因病去世,葬于北京八宝山,他就没有什么号了,因为已经改革了,已经不兴给这个了啊。

以上呢,就是清朝的12个皇帝的人生经历,当然由于介绍的皇帝太多的原因,就一篇文章我也没有办法给大家介绍得太详细,如果想要了解12位皇帝的丰功伟绩和清朝的衰败之路呢,大家可以给我个关注。往后呢,我会陆续地写出一些对于这些皇帝的一个详细介绍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