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书目阅读分享(书单有助于科学阅读)(1)

不少家长不知道究竟给孩子购买什么类型的图书。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摄

为了拓宽孩子视野,提升阅读能力,提高作文写作水平,每年寒暑假,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选购一些图书。不少家长由于没有辨别能力,不知道究竟给孩子购买什么类型的图书,不是直接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就是盲目迷信社会上的各类书单,根据书单的推荐给孩子买书。

但是,目前网络上流传的各类学生读书书单,质量良莠不齐,有的书单实际上是促销广告,夹带了很多“私货”,有的书单完全是为了吸引人们眼球的东拼西凑之作。五花八门的种种书单不但已经起不到应有的参考作用,反而可能误导中小学生阅读并不适合他们的图书,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中小学生跟大人不一样,由于受到心理、认知能力的限制,即便是《水浒传》《红楼梦》这类名著,也不适合小学生阅读。换句话说,如果家长不加以分辨,直接按照书单给孩子购买图书、名著,未必一定能起到开卷有益的效果。

老师给学生推荐一份“不必读”书单,这不是小题大做,也不是哗众取宠。相反,老师此举很有必要,这实质上是引导中小学生回归科学阅读,从客观上提高阅读效率。

中小学生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宝贵的时间里,当然应当尽可能阅读有益于自己成长、成才的图书。如果盲目参考乃至照抄照搬别人的书单选择阅读,就会极大地浪费时间成本。有了这样一份“不必读”书单,就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剔除很多暂时不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从而缩小可选择、可阅读的图书范围,有助于帮助中小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从这个角度说,虽然“不必读”书单与“必读”书单、“好书”书单的方向不一样,但在目的和客观效果上是一样的,都是帮助人们选择阅读。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阅读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没有一份书单适合所有人。不管是中小学生,还是我们大人,除了阅读有益的经典著作之外,还应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图书阅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阅读,不能一味照抄照搬各类书单。而且,无论是哪个领域,只有钻进去,持之以恒地坚持阅读这方面的图书,就会对自己有益,这一点应当传递给中小学生。

(中国文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