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国晓宁

1月26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聊城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新旧动能办专职副主任赵书超,聊城市统计普查中心主任王泽军,聊城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董立强就2021年聊城市经济社会运行情况作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份厚重提气成绩单)(1)

赵书超介绍,2021年,聊城市紧紧围绕“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目标要求,以更大力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加快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聊城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突出对标赶超,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或较上年大幅提高,整体实现位次前移。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聊城市生产总值完成2642.52亿元,同比增长8.4%,增幅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其中税收收入增长20.1%,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均较上年前进1个位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9%,高于全省6.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与上年位次持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较上年前进3个位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较上年前进5个位次。进出口总额增长29.4%,较上年提高3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较上年前进2个位次,其中出口总额增长61.1%,居全省第1位。

实现有需求的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48.6%,居全省第4位;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94家,预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0家左右,均创历史新高;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95%,高于全省0.65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8.3%,较年初提高6.3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居全省前列,科技创新力显著增强。深入开展“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等八大行动,规上工业企业净增276家,总数达到1474家;新增上云企业1300余家,累计突破1.1万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达到4个;预计“四新经济”“十强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18%,占生产总值比重预计分别达到30.6%、35.3%;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提高11.7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居全省首位,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

(一份厚重提气成绩单)(2)

赵书超介绍,不断强化“项目为王”和“双招双引”是经济工作生命线的理念,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制造业技改项目642个,较上年增加113个;276个实施类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8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1.4%;争取2022年省级重点项目137个,创历史新高,其中争取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52个,居全省第4位;实际使用外资4.56亿美元,增长118.6%,增幅居全省前列,新生力量加速孕育。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聊城市获得省级及以上领导批示肯定、正式发文推广、现场会推广等改革成果683项,聊城市成为全省三个“点菜单”式改革试点市之一;在全国率先推行市场主体商事登记“四级通办”,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企业登记“智能审批”、工程施工许可“五证合一”,工建项目“拿地即开工”极简审批模式压缩至最短6小时办结,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严控煤炭、能源消费,持续优化能源结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19天,省控以上重点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扎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两家高风险金融机构均已达到退出标准,泉林集团司法重整取得重大突破,聊城市不良贷款率降至2.7%;成功应对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转移安置群众5266人,确保了安全度汛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今年异常严峻的能源保供形势,反复跑省进京、多方协调争取,确保了“气不缺、煤没断、油运平稳、限电全省同比最少”;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继续实现双下降;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安保维稳任务。

坚持“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理念,健全群众诉求领办督办承办工作机制,市民热线办结率达到99.8%;“民情书记”服务队遍访企业、村居和群众,协调解决各类问题4.6万个;财政民生支出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4所、幼儿园42所,完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项目196个,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登记失业率优于省控目标1.8个百分点,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构建“15分钟生活圈”,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上线“城市大脑”,解决长期以来房地产未办证和已入住未办证项目问题,19.7万户群众受益,城市高度、厚度和温度都在提升;促进乡村振兴,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2个,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绿色食品认证总量和增量均居全省首位,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效初显,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聊城市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精神树牢制造业强市、“项目为王”、“双招双引”是经济工作生命线的理念,坚定不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持之以恒深化改革开放,一以贯之办好民生实事的结果。得益于聊城市始终锚定奋斗目标,是广大干部群众把“争创一流、走在前列”作为自觉追求,敢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持续激发干事创业激情的结果。

赵书超表示,下一步,聊城市将紧紧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实施“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持续推动各项工作“争创一流、走在前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