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到过年的时候,奶奶总会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当时觉得这小词还挺押韵,具体为什么这么做不太清楚。慢慢长大了,喜欢刨根问底才知道原来这一直被传唱的词语,是我们北方过年前的风俗,为过年准好准备。这里面的每个日子口,都要做不同的事情,不仅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还有着很多的讲究,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下。

按照老一辈的习俗,开始做腊八粥的时候,离过年也就不远了。吃腊八粥的那段日子,也算是冬天里最冷的几天,家里人把腊八粥分成几份,都冻在屋外的大水缸里,只需要一晚上就会冻得硬邦邦的。等到腊八粥快要见底的时候,新年也就越来越近了。

最初的日子的二十三,也被称为“小年”。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近代我国一些地方流传,小年“官三民四船五”,意思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其实,传统上的小年是在腊月二十四,因清朝中后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拜灶王爷,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二十三糖瓜沾

过小年时,人们会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爷嘴甜些,上天言好事。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软”,当然也就不会说坏话喽。

按风俗腊八粥常常在农历哪一天喝(哩哩啦啦二十三)(1)

二十四扫房子

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就是家家户户的扫除日。年底了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一来迎接新春佳节,二来又有扫除晦气之意。人们通过大扫除,表达了对新年的辞旧迎新。

按风俗腊八粥常常在农历哪一天喝(哩哩啦啦二十三)(2)

二十五磨豆腐

腊月二十五,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豆腐是就成了腊月二十五的主角,炸豆腐、豆腐盒子、制作豆腐茧等菜肴均需要豆腐,这天人们便会蒸豆腐、煮豆花、炸豆腐。等等,用以春节聚餐佳肴备着。

记得小时候很多家里都是自己做豆腐,不会自己做的就拿着黄豆,再准备几块钱,让邻居帮忙做一锅豆腐。等到豆腐做好了,一部分切成块放在篦子上拿到院子里冻起来;再留一部分做成炸豆腐;剩余的很小一部分就可以做鲜豆腐,炒着吃、炖大菜都是美味。在做炸豆腐的时候,还顺便做些炸油饼,炸丸子,炸糕,这也算是北方农村里特有的冬天过年的吃食。

按风俗腊八粥常常在农历哪一天喝(哩哩啦啦二十三)(3)

二十六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杀了年猪,除了腌制咸腊肉,剩下的都挂在仓房里。这一天往往一点主食都不吃,光吃肉、啃骨头就饱了。当然,还要留出一些生肉用来炒菜,还要一些瘦肉剁成馅,留着包饺子、炸丸子。

在以前北方农村里家家户户都要养一头猪,一直养到腊月二十六这天就开始杀年猪,家里人每家分些肉,然后剩余的就准备过年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做各种菜。那个时候叔叔们都是在村子附近住,到了过年就都聚集在爷爷奶奶家一起过新年,吃团圆饭。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养猪了,所以到了这天大家就直奔菜市场或者附近超市,买几斤猪肉回来,过新年备用。

按风俗腊八粥常常在农历哪一天喝(哩哩啦啦二十三)(4)

二十七杀公鸡

这里所说的杀公鸡,不知道为什么就有疑问了?杀公鸡不杀母鸡是为什么呢?这里大概也与儿歌形成、流传的时代相关吧。那个时候养鸡,一般家家都养,而且除了多养母鸡,总要养上两三只公鸡。母鸡可以孵小鸡还能下蛋,公鸡除了打鸣以外似乎失去了作用,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所以过年就被杀掉上了餐桌。当然这里说二十七杀公鸡,不只是单纯只杀公鸡,还有其他家禽也会成为过年盘中美味。

除了宰杀家禽以外,到了腊月二十七,还有出门赶大集,置办春节所需物品,尤其是北方的农村里,临近年关了,如果不亲自到集市上转一圈、瞧一瞧、讲一讲、听一听,即使家中置办下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过年都是没有年味的。

按风俗腊八粥常常在农历哪一天喝(哩哩啦啦二十三)(5)

按风俗腊八粥常常在农历哪一天喝(哩哩啦啦二十三)(6)

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北方人吃面食,主要是馒头,过年期间要一次性蒸出十几天吃的馒头、包子、糖角来,所以这一次的发面特别关键。这发面是个技术活儿,各家主妇们都特别重视,因为过年亲戚来了是要吃的。

虽然说习俗是这样的,但是我小的时候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没有发面蒸馒头,而是和面、剁馅、擀皮,包饺子。然后包好以后就放在院子里冻起来。

按风俗腊八粥常常在农历哪一天喝(哩哩啦啦二十三)(7)

二十九蒸馒头

腊月二十九。过年,主食就是白面馍馍,也是所有人期盼吃到的美食。如蒸馒头是个体力活儿。蒸馒头的时候,各家的男人们往往会上场助阵。做好的馒头剂子要大小均匀,然后才上屉蒸。有的人家还会在馒头上做一些图案,或者塞个红枣在馒头顶上。年馍个个都是生龙活虎的图案,又好看又好吃。

按风俗腊八粥常常在农历哪一天喝(哩哩啦啦二十三)(8)

大年三十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大年三十,北方在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己家的门两旁贴上寓意吉祥的春联,给节日带来喜庆之气。这一天不只是贴春联,家里长辈还要给逝去的祖辈们送上点心、腊肉、老酒和纸钱,并放几个炮仗,祈福祖先保佑平安如意。

然后到了晚上一家人吃完饭,就坐在热炕头上一起包饺子,看新年晚会。北方人有守岁的习俗,一家人不睡觉等待新年的到来,有辞旧迎新之意。到了12点钟声开始的时候,各家各户就开始在屋外点起炮仗,新的一年也就在新年晚会结束音乐和炮声阵阵中到来了。

按风俗腊八粥常常在农历哪一天喝(哩哩啦啦二十三)(9)

按风俗腊八粥常常在农历哪一天喝(哩哩啦啦二十三)(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