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能有如今这般和平稳定之态,离不开曾经所有革命者不顾一切,甚至是生命的付出。时过境迁之后,我们还是会永久铭记他们的付出,不管他们是将军,是士兵,还是平民英雄。

在爱国教育主题下,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能从课本上读到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年仅13岁,就能在面对日军刀枪时不胆怯,和日军斗智斗勇将其引入八路军埋伏圈。日本自是不会白白吃下这样的亏,于是机智勇敢的王二小被日军杀害。

对于王二小这个家喻户晓的小英雄,从1942年10月25日他牺牲,到新中国越发强大的如今,几十年时间里我们从他身上学到的是那种愿为国家视死忽如归的伟大精神。不过有一说一,好像都只知王二小生前为国捐躯感天动地,殊不知他牺牲的真相,更加令人泪目。

玩伴史林山化专属守墓人(玩伴史林山化专属守墓人)(1)

2015年《开学第一课》节目现场,来了一位特殊的老人,名叫史林山。他和王二小算半个发小,在王二小牺牲后他就当起了英雄伙伴的专属守墓人,足足守了58年。初闻史林山的故事,大家心中都会充满敬佩,可在史林山看来,他是在以另一种方式报恩。因为他觉得如果不是王二小,当年死的人就是他。

玩伴史林山化专属守墓人(玩伴史林山化专属守墓人)(2)

史林山并非和王二小从小就认识,他比王二小小上一岁,本是灵寿县南营村人。生于动荡年代的人,本就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史林山的父亲也曾是军人,只是后来战死沙场,史林山与母亲和姐姐便只能过着乞讨日子。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到了滚龙沟村,随之定了居。

奈何史林山也是个苦命的孩子,父亲早亡母亲也在他8岁时便去世了,家中就剩下了他和姐姐相依为命。战争年代随处可见搭伙过日子的临时家庭,只要相互照应能活下去就行。在史林山母亲去世后,村民们也好心将姐弟两收留。原本他叫“路五祥”,为了有个好兆头,以后可以有全新的生活,史林山的名字也是在他这个时候才有的。

玩伴史林山化专属守墓人(玩伴史林山化专属守墓人)(3)

滚龙沟村不是个富裕的地方,说直白些就是个穷山沟,小孩子平日里能做的事情只有放牛,史林山也就是在放牛时和王二小认识的。不过可别小看山坡上随处可见的放牛娃,很可能他们个个都是暗地的“哨兵”。

例如村中的抗日武装需要转移,或者物资运输时,他们就去到村口放牛,一边还给抗日武装放哨,谨防日军会悄无声息地进村。并且他们也会抽空给八路军送村民们扎的草鞋,信件等,毕竟小孩子一看就是天真烂漫模样,谁也不会把他们和情报员这样的身份联系到一起。不过日军来村庄“扫荡”依旧是家常便饭。

玩伴史林山化专属守墓人(玩伴史林山化专属守墓人)(4)

1941年10月25日(史林山记得是9月16日)这天日军又来了,不料走到山口时找不到东南西北迷失了方向。恰逢当时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日军就让他当“导游”。别看王二小个子不大,但人小鬼大又很聪明。

他佯装很听话的样子在前面带路,不过这个路是通往八路军埋伏圈的路,直到埋伏圈周围枪声四起,日军才知被骗。气急败坏之下,小英雄王二小牺牲于日军刺刀下,还被扔下20多米高的悬崖。故事到这里,好像和史林山没有直接关系,为何他会觉得亏欠王二小呢?

玩伴史林山化专属守墓人(玩伴史林山化专属守墓人)(5)

据史林山回忆,当时他是王二小一起在山坡上放牛的。当他们意识到有日军前来后,王二小就让史林山前去村中报信,让部队快速转移,他留下来监视。因为报信够及时,村中部队得以顺利转移,史林山便折回去找王二小。

不料还在小石洞时就看见一名日军,用手中枪顶着王二小后背。距离太远他听不清对话,见王二小摆头估计日军让他带路去找八路军,摇头是表示拒绝。最终王二小也没有妥协,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后,王二小被扔下悬崖。

玩伴史林山化专属守墓人(玩伴史林山化专属守墓人)(6)

对于这样的结果谁都不希望发生,只能将错误归于野心昭试下的侵华日军身上。但是史林山不这样想,他觉得如果不是为了保护他,王二小可能就不会死。或者换个角度,如果是他留下来,王二小也不会死。于是在愧疚之下,史林山当起了夕日玩伴专属守墓人,一守就是58年,直到自己眼睛几乎全部失明无法再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