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位知名厨电企业负责人则认为,国内如果大规模推广应用垃圾处理器,必须要要考虑公共下水管道的承受能力。我国的下水管道不像西方的那么宽,而且标准不统一,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

垃圾处理器用过的真实感受(垃圾处理器爆红)(1)

解决厨余垃圾需要几步?答:三步。哪三步?第一步,把厨余垃圾直接倒进水槽的下水口。第二步,打开水龙头。第三步,打开垃圾处理器的开关。

没了?对,没了,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是不是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

近段时间随着垃圾分类爆红网络的厨房“神器”——垃圾处理器,虽然价格昂贵,但也阻挡不了它飞入寻常百姓家。

根据一位卖垃圾处理器的商家介绍,骨头、鱼头、鱼刺、蛋壳、玉米棒芯、菜叶、果壳、果皮、咖啡渣、茶叶渣、残羹剩饭等,通通都能处理。只需要往垃圾处理器一塞,机器直接粉碎,冲入水管,万事大吉。

垃圾处理器用过的真实感受(垃圾处理器爆红)(2)

有网友表示,这么好的东西,为啥不早点推出,就算没有垃圾分类,也是厨房的利器啊。小编难道会告诉你,垃圾处理器早在将近100年前就出现了吗?

事情是这样的:一名叫做约翰·哈姆的“美国好老公”为了解放自家老婆的双手,在1927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厨余粉碎机。到了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器普及率贼高了,尤其是美国高达90%。

垃圾处理器进入中国市场也有些年头了,虽然一直在努力,但一直不温不火,这才导致许多人并不知道还有这玩意儿。而且跟咱中国人的观念有关系,比如:

张大妈说:“有啥好的,就一费水费电的赔本货。”

李大哥笑道:“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铺张浪费,顺手倒个垃圾的时间都没了?”

刘阿姨连连摇头:“往里面塞垃圾,就不怕把手指头打掉了!”

赵老师扶扶眼镜:“主要是会反水,臭烘烘的。”

……

anyway,这些所谓的“弊端”终究还是敌不过垃圾分类。尤其是7月1日上海“史上最严”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垃圾处理器才终于迎来了“出头之日”。

不少网友高呼过瘾:自从用了垃圾处理器,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搞不定厨余垃圾了。它和洗碗机一样,简直就是懒癌患者的福音,幸福家庭的标配。

小编:呵呵,说好的费水费电、顺手倒垃圾、害怕危险、反水怕臭呢?没有人能够逃得过“真香定律”。

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各大电商平台5月份卖出垃圾处理器不到8000台,但6月份,直接暴增至23000多台。后面的数据虽然没有统计,但可以想象……在市场层面来看,垃圾处理器是一块“大蛋糕”,不但美味无比,还会越做越大。

小编在翻帖的时候发现,不少网友对垃圾处理器的“负面作用”表示严重担忧。一些人认为,由于中国饮食方面的原因,垃圾处理器的推广会增大污水处理负载,增加下水管的安全隐患。

垃圾处理器用过的真实感受(垃圾处理器爆红)(3)

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说法。咱们来听听,顺便评评理:

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说,国内污水的有机质含量比较低,推广普及餐厨垃圾处理器,对下水道系统和水处理系统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至少对污染处理整体而言不会带来很明显的副作用。

另外一位知名厨电企业负责人则认为,国内如果大规模推广应用垃圾处理器,必须要要考虑公共下水管道的承受能力。我国的下水管道不像西方的那么宽,而且标准不统一,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

还真别说,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影电视中,我们经常看到各路英雄在下水道穿梭,不用怀疑,这些都是真的,没夸张。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综合各路专家以及广大网友的意见,我们得出了一个虽然“中庸”但很有道理的答案:因地制宜。

即便是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地区也不一样。比如有些老旧小区和居民楼,下水系统狭窄老旧,根本没办法承载厨余垃圾的排污需求,很容易出现倒灌,导致管网损坏。更何况,还有些地方雨污水管网没有分离,会更麻烦。相较而言,新城区就会好一些。

最后得出结论:垃圾处理器虽然是“利器”,但不是万能的,它只能作为垃圾分类协助或辅助的小设备,切莫过分依赖垃圾处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