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几篇关于饥荒时期的文章,那里的说法比较可笑,可以说文中的观点都是靠自己的脑子分析出来的,而非实际调查的,正好身边有些那个年代过来的老人,他们都是经历过那个痛苦的饥荒年月。这里说的大饥荒是建国后1959年-1961年发生的,不说饥荒原因,就根据我的调查,来说当时的百姓是怎么生存的。

古代大饥荒为什么不去捞鱼(古代大饥荒为什么不去捞鱼)(1)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个时期还处于大锅饭时代,也就是生产队,大家是有活一起干,有饭一起吃,在早期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但生产效率低下,社员工作不积极,所以吃饱了也是很困难的,尤其遇到灾年,基本大家就都饿肚子了。饥荒发生那几年我母亲和父亲还处于幼年,算是个小学生,家里没粮食,饿的面黄肌瘦,每天靠集体食堂那点清汤寡水的根本就填不饱肚子,何况是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呢?没办法只能将作物秸秆,树皮,玉米芯什么的磨碎混合一点粮食和盐来充饥,这种食物根本就没什么口感可言,只是叫你饿不死,但能吃死人,尤其遭殃的是那个时代的老年人,本身就没有什么油水,吃下这东西就排不出便来,好多老年人可能会因为排便困难而憋死,而小孩和成年人也有,只能用手一点点的抠,否则也很难排出。而少量吃的东西,老人几乎是分不到的,在有限的粮食情况下,只能舍弃老人,把食物分给年幼的孩子,饥荒年代老人会死去很多,不是饿死就是因哪些粗糙的食物而死,没办法,必须让青壮年活下去,否则大家都得死。刚出生的婴儿其实也很惨,所以那个年代除非意外,否则大家基本就停止生育了,因为大人都没有的吃,怎么会有奶水呢,小孩生出来就等于判了死刑,有一户人家的孩子正是那个年代出生的,母亲没有奶水,男人就去河沟里捞蛤蟆产的卵,回来熬成水来喂小孩,最终孩子就这样活了下来。当时好像还有一种叫小球藻的东西,就是绿水,说是蛋白质含量非常高,为了多培育点,尿尿都舍不得去厕所,直接尿到小球藻池子里。但那也是杯水车薪。有的人吃起了土,在这里说一下,有的腐殖质含量特别高的土少吃点没事,但是观音土吃了是真死人,吃完不饿,但大便排不出来,最终人消瘦而死。但饿的没办法的人只能吃它了,好歹能多活几天。 很多网友会问为什么不去河里捞鱼山上打猎或者吃青草树叶之类的。这里是真的没有。

古代大饥荒为什么不去捞鱼(古代大饥荒为什么不去捞鱼)(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有鱼饿得小命都快没了,能吃土么?也有说是因为当时没有盐,没有油,鱼非常腥难于下咽。说这话的人估计是没挨饿过,连观音土都吃的人了还管得了那些么,是真没有,饥饿的人很多,草根树皮都吃没了,河里的鱼虾更是难于幸免。但在灾荒之年生活在大山和大海附近的人基本上都饿死得很少,毕竟会有相对稳定的食物采集来源。

总之,在大规模饥荒面前,面对数之不尽的灾民,我们身边那点可怜的自然资源可以顷刻间被毁掉,除非是绵绵不绝的大山和浩瀚无际的大海,大家要相信群众的力量。在这里要缅怀一些下像袁隆平这样老一辈同志,我们中国人真正吃饱饭没几年,请大家时刻保有危机意识,不要让悲剧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