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与西施、王昭君、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流芳千古。在这四位美女中,西施、王昭君、杨贵妃三人是有详细记载的,且没有什么争议,唯独只有貂蝉,身世之谜一直没有解开。

目前,有不少专家经过历史的佐证,认为貂蝉的出生地或者祖籍应是西域,并且是龟兹人的后裔。这些说法,其实也有他们的推断和历史依据。

那么,貂蝉究竟是不是龟兹人呢?多年前,我曾采访了研究龟兹历史的本地专家、原库车市文物局副局长陈伟,他向我讲述和探究了貂蝉是何方人氏之谜。

关于古代四大美女貂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1)

分析貂蝉的出生地

多年来,沉浸于研究龟兹文化的陈伟,在一次翻阅史料中竟发现,龟兹人曾在陕西的米脂县落户扎根,而关于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其身世又与米脂县有着某种特定的联系。

陈伟说:“从历史资料看,关于貂蝉出生的地方,主要有临洮、米脂和忻州三个说法。但根据我的分析和研究,敢确定貂蝉就是龟兹人。”

在《三国志平话》里,陈伟看到一段貂蝉向王允的自我介绍:贱妾本姓任,家长是吕布,自临洮关相失……;而貂蝉生于米脂则是流芳千古的“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后来,陈伟又在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中发现,貂蝉对王允说:“您孩儿又是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因汉灵帝刷选宫女,将您孩儿取入宫中,掌貂蝉冠来,因此唤做貂蝉。”

但是临洮所引用《三国志平话》可信度不高,而“忻州”又是隋、唐以后才有的地名,出生忻州更是不可能。因此,陈伟最终断定:貂蝉源于米脂无疑。

关于古代四大美女貂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2)

背后隐藏的历史

貂蝉之所以名扬千古,这背后隐藏着一段曲折的历史。

根据史料记载,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北击匈奴并帮助西域各国摆脱匈奴的控制。在张骞通西域后,为了控制丝绸之路商道,西汉中央王朝又与西域诸国多有军事冲突,而且屡屡获胜,西域诸国颇多称臣于汉,成为汉之附属国,内迁归附。因此汉朝按其国属,分以边郡安置,陆续设立了郡属国。

陈伟说,公元前60年,匈奴单于死,内部诸王争权内讧,单于的叔伯哥哥、身兼西域僮仆都尉并驻扎在焉耆一带的匈奴日逐先贤禅派人与汉使郑吉秘密联系,表达了归属汉朝的意图,于是郑吉发渠黎、龟兹等国的五万人迎日逐王,降服匈奴,于是朝廷便封日逐王为归德侯。

通过郑吉迎降匈奴日逐王,又内迁大批渠黎、龟兹、匈奴人,威震西域,首建西域都护。为加强对西域龟兹的管理,汉王朝在中原选定一个地方,将大批龟兹部族迁到内地,虽说内迁归附,实际是中央王朝便于监管龟兹属国便利,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人质,朝廷设立龟兹县,归属上郡,也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施郡县制时设立的其中一个郡,汉朝沿用,位于今天的陕北。

关于古代四大美女貂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3)

根据这些描述,具体位置就是米脂一带,清代学者钱坫撰、徐松辑注的《新注地里志》卷十三云:“龟兹:今绥德府米脂县。”公元217年,曹操下令撤废龟兹县,但是龟兹血脉后裔仍然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

“当时上万的龟兹族人在米脂一带安扎下来之后,按照在龟兹国的生活习惯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身着胡服,说着吐火罗语,开凿石窟,传承着龟兹乐舞。”根据史书记载,陈伟分析判定。

再者,根据在龟兹是信仰佛教的习惯(佛教中有“优婆夷”称谓,来自梵文Upasika,即是指在家信佛的女子叫优婆夷,又译优婆私柯。凡受了三归五戒的女子,都叫做优婆夷,成人女性皆被称为“优婆夷”),他们继续把女性称为优婆夷,但是时间一长,三音节词语不如两音节词语顺口,优婆夷的第一个音逐渐脱落或被省略,就慢慢简化称为“婆夷”了。

因为“婆夷”都是指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把“婆夷”变为“婆姨”了,对于中原汉人来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来自异域,能歌善舞的龟兹女子自然受到青睐,但是由于语言等差异,只知道这些人都是米脂的婆姨,却不知道姓甚名甚。慢慢地,“米脂的婆姨”就传播开来了。而貂蝉则应该是米脂婆姨中擅长乐舞并选入宫廷的一些异域风情的龟兹女子。

关于古代四大美女貂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4)

米脂的婆姨名气越来越大,这引起了朝廷达官贵人、王公贵族的兴趣,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作为封建社会大国,历朝历代君王甚至王侯将相都少不了摄猎民间那些美女尤其是能歌善舞的女子,而作为内迁归附的龟兹部族,其女子兼备异域风情乐舞与美貌,自然会受到统治阶层特殊的关注,他们都想一睹这些异域女子。

于是,一批批的龟兹女子被从米脂选进了宫廷,有的成为侍女,有的则在宫廷表演乐舞,服务于社会上层。每当问道这些女子姓名的时候,中原汉人犯难了,因为根据吐火罗语,这些人名字都很难记住,要想个简单点的名字或者代称能够容易记住。

这时就想到了用“婆姨”代替,但是婆姨是指女人,这个做名字代称不妥,这时有人想到了一个名字“貂蝉”,这是因为当时西域胡人一种装饰既有貂也有蝉,汉人效仿胡人,侍中、常侍之类的达官贵人冠饰为貂蝉,同时貂蝉也是吐火罗的对音,而当时内迁上郡龟兹县的部族,正是使用的吐火罗语,貂蝉一名便成为了那些被选中的龟兹美女的代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更无法记得她们真正的名字,所以她们在历史上就留下了“貂蝉”二字,而陈寿《三国志》里描述简单也正是因为异域的陌生,罗贯中在作《三国演义》时所描述的貂蝉在正史上无据可循,或许也正是因为此缘由。

关于古代四大美女貂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5)

龟兹人的后裔

陈伟分析,根据历史记载,他认为中国历史上所传说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其原型应该是在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期间,迁徙到上郡龟兹县所居住(或迁徙后在当地出生)的擅长龟兹乐舞的龟兹美女的代称。

近年来,为了发展旅游或者是提高地区知名度,很多地方都在争论并试图证明貂蝉的归属地,陈伟告诉记者说,他并不是为了去争论这些东西,只是根据一些前人的研究,并结合事实做一些分析。

据陈伟了解,到现在为止,这导致吕布与董卓关系分崩离析的这个“侍婢”姓甚名谁、家住何地、何因与吕布私通等等一切的一切,历史学界都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是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杜家石沟乡艾好湾村、山西省忻州市东南三公里的木芝村、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这五个省、自治区下辖的五个市下面的五个县、区下面的五个村庄就都争论不休。

“这些无非就是想说明:这导致吕布与董卓关系分崩离析的这个‘侍婢’名字的的确确就叫貂蝉,而且,她是我们那个地方的人!希望通过对一些史实的梳理,能对正确认识、了解貂蝉这一传奇人物有所帮助。”陈伟说。

后来,按照陈伟的说法和分析,我也曾查阅力量大量的文献资料,觉得陈伟的分析和判断有一定的道理,还是比较符合历史记载。从一些文中史料看出,貂蝉是龟兹人的后裔,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正形象地印证了“库车的美女一枝花”的俗语。

关于古代四大美女貂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