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小丑》是今年最具话题性的电影,可能没人会反对。
作为一部DC漫改电影,它拿下了威尼斯金狮奖,这是史无前例的。当它上映时,更是激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有人担心它的影响力,甚至抵制它上映。在上映后,票房成绩却是屡破纪录,有望成为影史票房最高的R级电影,净利润直逼《复联3》。
小丑,明明是个大反派,明明是个精神病患者,为何这么人喜欢他?
原因或许并不复杂,因为观众对这个角色产生了共鸣,这也是电影《小丑》最大的魅力,很多人都会对小丑的疯狂行径产生共鸣,是不是说自己心理变态呢?
请放心,这并不代表你是心理变态,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大家的内心都有一个叫作"影子"的部分。
《小丑》能够引发广泛的共鸣,因为该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层次丰富,影射了多个议题,涵盖了社会阶层的矛盾,社会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成见以及精神病患者自身的内心挣扎等。
饰演"小丑"的演员杰昆菲尼克斯用细腻精湛的演技诠释了一个不停被残酷现实击倒的,励志想成为喜剧演员的"小丑"亚瑟。
而亚瑟在最终变身成"犯罪狂人"小丑之前,经历了一段坎坷、且不断升级、恶化、充满挣扎的心路历程。
身为社会最底层的化身"小丑"最终以近乎癫狂的形式爆发,燃起颠覆社会的燎原大火时,内心的压抑却随之一起被化解,甚至能够对亚瑟的行为产生共鸣,这是为什么呢?还记得笔者的朋友在看完电影之后曾说:小丑的行为让我感觉,如果一个人可以不受任何社会教条约束,疯狂且堕落的生活,会比你兢兢业业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容易得多。
其实很多人都会对小丑的疯狂行径产生共鸣,但放心,这并不代表你是心理变态,而是因为大家的内心都有一个叫做"影子"的部分。
这个概念最早在20世纪初,由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心理学家荣格提出,需要提到的是,心理学家荣格的影子理论和心理学教父佛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理论中的"本我"息息相关。
尽管围绕"影子"理论的争议不断,但部分人也承认自己心中这个叫做"影子"的部分是真实存在的,它隐藏了我们难以启齿的想法,譬如,有些人可能会因为糟糕透顶的政策而希望某些政界人物挂掉,甚至被自己干掉等等。
在自己的"影子"里,我们会想无视一切规则并放弃自身的原则。
荣格还提出,一个人若想保持心理健康,则必须认识到自身的负面冲动。我们可以不认同自己内心拥有的黑暗想法,但必须承认自己内心拥有黑暗的一面。倘若一个人不承认"影子"部分的存在时,这个"影子"会脱离本体甚至反噬原本健康的心理状态。
在理解了影子理论之后,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对小丑的疯狂行径产生共鸣了,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也都有那个渴望冲破约束教条的,疯狂的自己啊。
小丑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小丑的?
《小丑》的主角亚瑟,他出身贫穷、有着精神疾病、很少真确的感到快乐、工作不顺。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听从妈妈的教诲,用一张笑脸去面对这个社会。
即便他在路上被小混混打、被公司同事陷害、在公车上被人白眼、被老板嘲弄,他还是能硬挤出笑脸,用仅存的力气,用力的、有尊严的活着。
即便他后续不小心枪杀了小混混,但他也仍然没有彻底坠落,因为他还有他的希望,他的母亲,以及他的情人。他的行为,被整个社会所认可,虽然不是本来的面貌,但世界,以另外一种方式,终于看见他了。
直到后来,意外得知可能的爸爸的消息,他就像在这个孤独而残酷的世界中总算得到一个希望。他用一种沉默但声嘶力竭的声音,用尽全力往前伸出枯瘦的手,希望能抓住一点什么,那怕只是片刻的温暖。只要有短暂的一刻,有人能接住坠落的他,给他一点依靠,那就好了。
但一切毁灭的如此迅速,而真正给予他最后一击的,却是他的母亲。
《小丑》的编剧用一种悲伤的艺术性方式,让我们看到最后一根稻草的落下,它轻如鸿毛,倒下的时候却雷霆万钧。
这个社会对"小丑"们好吗?
"你没有在听,对不对?我觉得你几乎从没有聆听过我讲话。你每周都只会问同样的问题:你的工作如何?你有没有负面想法?我只有负面的想法,但你从来不听。不管怎样,我想说,在我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自己甚至有没有真正存在过。但现在我知道自己的存在了,而且人们也开始注意到我的存在了。"
——电影《小丑》台词
电影《小丑》除了给我们带来暴力美学式的震撼观感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也用一个极其现实且残酷的手法描绘了社会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
这种偏见和歧视深入骨髓,令人不安,却每天重复上演。当主角不断的经历羞辱,谩骂和唾弃的时候,他开始失去对自己的人生的控制,并且质疑这个世界为何对其充满恶意。随后,政府削减了对社会福利部门的开支并撤销了对大部分社会福利机构的支持。
亚瑟不但无法继续参加政府委派给他的社工组织的心理治疗,也失去了药物来源和自己的工作。最终,孑然一身的亚瑟不堪重负,被推向了崩溃的深渊,成为了小丑。
亚瑟在进入疯魔阶段前曾写下:患上精神病最可悲的是旁人总期望你表现好像没有患病。
除此之外,亚瑟在参加心理疗程时也质问过社工:你其实根本没有在听,对吗?他的经历和感受,都是精神病患者的现实写照。
不仅在哥谭市,在这个现实世界中,大部分精神病患者都被要求隐藏任何形式的情感(焦虑、抑郁、等等都是禁忌)。
而为了使周围的人"接受"自己,并且"融入"这个不愿意接受且承认心理疾病的社会,精神病患者的每一天都过得极为痛苦和挣扎。即便精神病患者寻求帮助,社会资源分配制度也无法照顾到所有需求帮助的人,政府也对精神健康服务的资源投放较少,使精神病患者无法及时得到适当治疗。
对我来说,《小丑》这部电影非常真实,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它更像是一个虚拟的大型社会实验。我们在当中看到一个人是如何慢慢走向疯狂,而环境又对我们最好与最坏的行为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