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捆绑是通过接口捆绑实现的,多个以太网接口捆绑在一起后形成一个聚合组,而这些被捆绑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以太网原理与配置?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以太网原理与配置
一、聚合组、成员端口和聚合接口链路捆绑是通过接口捆绑实现的,多个以太网接口捆绑在一起后形成一个聚合组,而这些被捆绑在
一起的以太网接口就称为该聚合组的成员端口。每个聚合组唯一对应着一个逻辑接口,称为聚合接
口。聚合组与聚合接口的编号是相同的,例如聚合组 1 对应于聚合接口 1。聚合组/聚合接口可以分
为以下两种类型:
二层聚合组/二层聚合接口:二层聚合组的成员端口全部为二层以太网接口,其对应的聚合接
口称为二层聚合接口。
三层聚合组/三层聚合接口:三层聚合组的成员端口全部为三层以太网接口,其对应的聚合接
口称为三层聚合接口。在创建了三层聚合接口之后,还可继续创建该三层聚合接口的子接口,
即三层聚合子接口。
二、成员端口1、选中(Selected)状态:此状态下的成员端口可以参与数据的转发,处于此状态的成员端口称
为“选中端口”。
2、非选中(Unselected)状态:此状态下的成员端口不能参与数据的转发,处于此状态的成员
端口称为“非选中端口”。
3、独立(Individual)状态:此状态下的成员端口可以作为普通物理口参与数据的转发。当聚合
接口配置为边缘端口,其成员端口未收到对端端口发送的 LACP 报文时,处于该状态。
三、聚合模式链路聚合分为静态聚合和动态聚合两种模式,它们各自的优点如下所示:
1、静态聚合模式:一旦配置好后,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就不会受网络环境的影响,比较稳定。
2、动态聚合模式:能够根据对端和本端的信息调整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比较灵活。
处于静态聚合模式下的聚合组称为静态聚合组,处于动态聚合模式下的聚合组称为动态聚合组
四、动态聚合模式动态聚合模式通过 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聚合控制协议)协议实现,LACP
协议的内容及动态聚合模式的工作机制如下所述。
1. LACP协议
基于 IEEE802.3ad 标准的 LACP 协议是一种实现链路动态聚合的协议,运行该协议的设备之间通
过互发 LACPDU 来交互链路聚合的相关信息。
动态聚合组内的成员端口可以收发 LACPDU(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链路
聚合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本端通过向对端发送 LACPDU 通告本端的信息。当对端收到该 LACPDU
后,将其中的信息与所在端其他成员端口收到的信息进行比较,以选择能够处于选中状态的成员端
口,使双方可以对各自接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达成一致。
(1) LACP 协议的功能
LACP协议的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扩展功能两大类。
基本功能
利用LACPDU的基本字段可以实现LACP协议的基本功能。基本字段包含以下信息:系统LACP优先
级、系统MAC地址、端口优先级、端口编号和操作Key
扩展功能
通过对LACPDU的字段进行扩展,可以实现对LACP协议的扩展。通过在扩展字段中定义一个新的
TLV(Type/Length/Value,类型/长度/值)数据域,可以实现IRF(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
智能弹性架构)中的LACP MAD(Multi-Active Detection,多Active检测)机制。有关IRF和LACP MAD
(2) LACP 工作模式
LACP 工作模式分为 ACTIVE 和 PASSIVE 两种。
如果动态聚合组内成员端口的LACP工作模式为PASSIVE,且对端的LACP工作模式也为PASSIVE
时,两端将不能发送 LACPDU。如果两端中任何一端的 LACP 工作模式为 ACTIVE 时,两端将可
以发送 LACPDU。
(3) LACP 优先级
根据作用的不同,可以将LACP优先级分为系统LACP优先级和端口优先级两类。
(4) LACP 超时时间
LACP 超时时间是指成员端口等待接收 LACPDU 的超时时间,在 LACP 超时时间之后,如果本端
成员端口仍未收到来自对端的 LACPDU,则认为对端成员端口已失效。
LACP 超时时间同时也决定了对端发送 LACPDU 的速率。LACP 超时有短超时(3 秒)和长超时(90
秒)两种。若 LACP 超时时间为短超时,则对端将快速发送 LACPDU(每 1 秒发送 1 个 LACPDU);
若 LACP 超时时间为长超时,则对端将慢速发送 LACPDU(每 30 秒发送 1 个 LACP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