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小学门口的人行道上,工人在铺设透水砖,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好的物业就是住着放心舒心?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好的物业就是住着放心舒心(用心用情当好大物业)

好的物业就是住着放心舒心

槟榔小学门口的人行道上,工人在铺设透水砖。

东明路槟榔小学段人行道改造升级完工,让学生走路更舒心。

思明区市政园林局局机关、各中心党员志愿者前往观音山沙滩拾捡海漂垃圾,开展清理海岸线行动。(思明区市政园林局 供图)

莲花北路上,工作人员正在修剪树枝。

思明区加强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保洁力量,延长作业时间,增加保洁频次。图为环卫工人仔细打扫小巷卫生。(本报记者 吴燕如 摄)

莲花公园是市民休闲好去处。

本版文/本报记者 吴燕如 通讯员 沈毓煌

本版图/本报记者 张江毅 实习生 黄 凯 (除署名外)

每到周末,思明区市政园林系统的党员志愿者便深入公园和社区,加入洁净家园行动;从早到晚,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思明市政和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避开交通高峰,园林养护工人顶着烈日修剪花草树木,用汗水浇灌城市绿色之美……

思明区作为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战场、主阵地,思明区市政园林局靠前行动,充分发挥市政园林系统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力军作用,以更高的标准、更足的干劲、更实的举措,全面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增实效,力促思明颜值再升级,助推高颜值厦门建设,助力岛内大提升。

城市更文明,生活更美好。思明区市政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政园林系统的工作内容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是区里的“大物业”。思明区市政园林局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兜底意识,在治好水、修好路、收好垃圾、养好花草树木这几大主业上主动作为,为撑起厦门颜值担当作出应有贡献,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今天,让我们跟着一组组镜头,一起感受思明市政园林人务实又创新的行动,感受他们结合文明创建工作,为市民打造的更优美的生态宜居环境。

先锋红

下社区进小区,全局党员动起来

红色先锋用行动扮靓家园,思明区市政园林局、思明城建集团组织局机关、各中心、企业党员志愿者联合街道社区开展“2020爱绿有你,洁净家园”专项行动,全面提升环境舒适性,提高居民满意度。

镜头1 爬坡钻树丛 深入清绿地

爬上小山坡,捡拾塑料、纸屑等垃圾;钻进灌木丛,捡拾烟头等垃圾。8月30日上午,思明区市政园林局发动干部职工分组来到中山公园、狐尾山公园、嘉禾园等地,持续开展“2020爱绿有你,洁净家园”专项行动,让公园环境更整洁。

当天同一时段,思明区市政园林局机关及各中心党员志愿者,则在挂钩的莲前街道前埔南社区参加“文明健康,有你有我”活动,捡拾绿化带内烟头、规整共享单车等。

结合“片长制”,作为挂钩五个社区的“街长单位”,这段时间以来,每逢周末,思明区市政园林系统各中心、思明城建集团党员志愿者都活跃在文明创建一线。比如,8月一个周末的上午,在莲前街道莲成社区,大家加入社区“卫生死角”清理行动,清除无物业小区内乱堆放的生活垃圾、大件垃圾等。

镜头2 洗天桥马路 捡海漂垃圾

莲前西路五中天桥上,宁静的夜晚响起了“刷刷刷”的声音。时间倒回到8月13日晚10:05,在路灯的照射下,一群红马甲开始清洗天桥的志愿行动。同一时间段,另一组人马则在体育路的天桥上清洗。撒上去污粉,大家拿起刷子仔细清洗地面、台阶的各个角落。

此次清洗天桥专项行动,思明区市政园林局机关、环卫中心志愿者会同思明城建集团思环公司共30余人参加,时间选在晚上10点以后,只为减少对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影响。

针对禾祥东路商家门前油污以及人行道脏污现象,8月14日晚10时,思明区市政园林局再次组织党员开展行动,对禾祥东路进行清洗。

开展清理海岸线行动同样少不了党员先锋志愿者的身影。8月20日上午,思明区市政园林局局机关、各中心党员志愿者,前往观音山沙滩拾捡海漂垃圾。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大家仔细捡拾塑料刀叉、泡沫漂浮物等各种垃圾,清理了大量残留岸边的白色垃圾,为市民游客提供清爽的游玩环境。

延伸

在文明创建中当先锋、作表率,思明区市政园林局以“片长制” “双报到”,聚合市政园林系统红色先锋力量,让党员发挥最大作用。在市政、绿化、环卫的各个专项行动中,局领导在一线协调解决存在的卫生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比如,在清理海岸线行动中,要求管养单位加大作业频次,采取人工作业联合机械化转运方式快速清理,全力保障厦门最美风景线岸清水净。

最美橙

清路修路,环卫市政工人忙不停

大街小巷最常见的一抹“橙色”,是城市里最美的风景线之一。他们就是勤劳的环卫工人和市政工人。文明创建热潮下,他们的付出,我们有的看得见,有的却看不见。

镜头1 凌晨四点出门 扫好背街小巷

干净整洁的四仙街小巷里,手拿扫把和畚斗的何两生一路扫扫停停,藏在砖缝间的纸屑都逃不过他的眼睛。8月27日上午8时,记者采访时,环卫工人何两生已经记不得自己扫了几遍街巷。

当天凌晨4:20,他和妻子就来到这里,将负责的桥亭街、四仙街、释仔街和边上支巷的各个角落都打扫了一遍,还用刷子、拖把擦洗污渍。不仅是地面垃圾,雨披上的垃圾、墙上乱张贴的小广告也都是他们清理的对象。

此时,中华环卫所社区组管理员孙莲瑛刚好巡查到这里。现场,看见两三辆运沙的手推车来来回回,她迎上前和施工人员说:“你好,请配合下,沙子不要装太满,不然会撒在路面上。”随后,孙莲瑛又拍下照片发给仁安社区工作人员。她说,这里店面多,经常修修补补,施工给卫生保洁带来一定影响。他们和社区配合一起劝导监督,必要时还会让城管来处理。

中华环卫所所长阮聪辉说,“做好背街小巷卫生保洁,中华环卫所和辖内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全力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镜头2 头戴两顶帽遮阳,抢在开学前改造好路

西照下的东明路槟榔小学段人行道上,15位施工人员分散在200多米长的施工现场,在不同的工序阶段忙碌着:铺设透水砖、铺装平沿石、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做找平层……8月26日下午3时许,记者采访时,该段人行道维护项目正在火热施工中。

施工单位思建市政项目负责人汤汉波介绍,施工也是流水线作业,合理安排就能提高施工效率。该项目将赶在开学前完成,把普通砖面换成透水砖,让孩子们行走更舒心。

为了避开高峰期,他们充分利用时间,下午2点就施工。天气很热,不少工人却只能全副武装,长袖长裤、戴帽戴手套。除了施工需要,也是防止晒伤。有的工人不仅戴安全帽,还多戴了顶草帽遮挡太阳。班组长肖建正忙着和工友铺装平沿石,晒得黝黑的他朴实地说道,“今年特别热,大家都晒得黑黝黝的,不过我们的工作能让厦门更美丽,做完很有成就感。”

延伸

思明老城区背街小巷多、人流量大,是卫生保洁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思明城建集团思环公司加强重点区域、道路的保洁力量,延长作业时间,增加保洁频次。思明区环卫中心取消休假增加巡查人数、频次,并加大夜间和周末巡查力度。思明区市政中心增加市政设施巡查频次,对重点区域市政道路做到一天一巡,加快整改速度,提高整改质量,以更大力度保障市政设施完好无损。

养护绿

修树管公园,园林绿化部门有一套

城市公园和绿化养护是展现城市文明面貌、体现城市品位的重要窗口,思明区园林绿化中心发挥专业优势,在高效管养的同时,更在管理中注入文明因子,为城市增颜值提气质。

镜头1 爬上爬下修树,浇灌边角绿地

园林养护工人手握5米长的高枝剪,对着凤凰木树上的挂枝、下垂枝、内樘枝陆续“下手”,原本“披头散发”的树形变得整洁通透又美观。8月26日下午4:20,莲花北路莲花二村路段,一场修剪树木的行动已经接近尾声。

现场十来位工人,修剪、锯木,最后装车,配合高效。下午2点就开始修剪的他们,为的就是赶在5点前完工,避免影响交通。思明城建集团莲花片区绿化管理人员陈佳榕介绍,凤凰木是速生树种,长得很快,枝干又比较脆,8月中旬的台风加上最近下雨、风力也大,导致不少挂枝和断枝,这段时间60多位作业人员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加速逐一排查修剪,晚上再来清运垃圾。

指着附近路口的一块边角绿地,现场养护作业负责人成建生介绍,这种边角绿地附近一般都没有水源,都是用水车浇水。虽然辛苦,但是他们都会精心呵护,“多一块绿地,多一份美丽,居民也多了一个休闲的空间。”

镜头2 公园管理人性化,居民主动收桌椅

小孩在儿童区开心地挖沙,老人小孩在健身区休闲运动,还有不少人在草坪上玩耍。每天下午4:30,莲花公园里便十分热闹。作为最早一批的居住区配套公园,莲花公园在园林部门的精心管理下,不仅设施维护得当,管理上也不断创新,公园内充盈着和谐文明气息。

在公园后门的广场上,休闲打牌的居民不少。大家用的都是统一的桌椅,每个人打牌时都尽量压低声音。下午5时,准备回家忙碌的居民纷纷主动收起桌椅,往便民服务点走去。社区居民罗光璧边收桌椅边说:“桌椅借用管理很人性化,我们也积极配合主动归还。”正在公园巡查的值勤人员吴知华说,“桌椅是公园免费借给居民使用的,居民用完就主动收回去,整齐放好。”

公园管理负责人谢瑞霞介绍,公园老人小孩最多,他们也在不断思考如何服务好这两个群体,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如今桌椅的统一使用和管理已经形成良性循环,工作人员也会定期检修,每收一次就用消毒液擦洗。公园已经计划再增设母婴室,预计国庆节前可以使用。

延伸

增设公益景观小品、“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广告牌引导市民自觉维持公共秩序;全面推行使用“园林绿化综合监管与考评信息化平台”,公园管理员在公园景区巡查发现病虫害、设施破损等问题及时图文上传平台,让管养单位及时维护解决问题;绿化养护工人做好辖区绿地日常修剪、裸露地块补植补种等。思明区园林绿化中心强化公园、景区、绿地等重点区域场所监管,实现公园管理精细化,提供更人性化的文明游园服务。

7月垃圾分类月考

思明排名第一

垃圾分类工作传来好消息:在7月垃圾分类月考中,思明区夺得第一。

取得好成绩的背后,不得不提到三个创新,首先是打造绿色思明的环保新地标——思明区垃圾分类科普中心,这是思明区打造的全省首个垃圾分类区级科普中心,已经成为强化全民环保意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的教育基地。其次,今年6月,思明区垃分办还联合嘉莲街道率先全市多领域试点精细化垃圾分类,助力垃圾分类再提升。还有就是试点定时定点投放工作。

同步

精心谋划

项目加速推进

以项目为抓手,思明区市政园林局在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水环境治理上体现中心城区的责任和担当,助力文明创建,助推高颜值厦门建设。

以2022年底前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为目标,思明区全面铺开污水处理设施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开展全区建成区约55.02平方公里范围内雨污管网溯源排查,并逐年分片区进行排水管网正本清源改造。

作为项目主管单位,思明区市政园林局精心谋划,高站位推进,目前溯源排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排查检测管网长度约3350公里。同时已策划生成5个正本清源改造项目,重点对环筼筜湖、鼓浪屿和沿海区域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破损修复等改造。当前已着手实施官任试点片区排水管网改造,本年度还将开展辖区39个入海排放口改造,有效遏制生活污水入海,改善近海水质。

多方携手

呵护琴岛颜值

“换工具。”站在十五六米高的古树枝干上,系着安全带的高空作业人员方家翔小心翼翼地将油锯绑在绳子上,然后往树下喊道。8月25日,方家翔和同事轮流爬上爬下,在笔架山忙碌整整一天,总算将这里的7棵古树修剪完毕。

思明城资公司绿化项目主管陈神波介绍说,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一直在高空修剪大树乔木类的断枝、挂枝,排查处理安全隐患,目前已经处理了400多棵,基本进入尾声。笔架山人比较少,所以安排在后期。

这只是台风“米克拉”给鼓浪屿造成的影响之一。受台风影响,鼓浪屿树木倒伏不少,不少树木有断枝,路面绿化垃圾骤增,更有海边沙滩的飞沙流向人行道和绿化带,局部达到50厘米厚。被海水浸泡的绿地,苗木有的枯黄有的死亡。

台风登陆后,一场“颜值修复”行动就高效运转起来。思明城资公司联动鼓浪屿各单位共同为美丽琴岛出力。台风过后当天,大家奋战10小时以上,铲除1000多立方米的路面沙土,保障道路的基本通行。后续三天又将绿化带沙土铲除,持续对被海水破坏的苗木进行修剪养护。公司还第一时间清理、清运海漂垃圾。

转运垃圾也是考验。面对缺乏大型垃圾清运设备和绿化垃圾清运力量,思明城资公司让机动车、木板车、手推车等齐上阵,同时召集公司员工利用周末时间参与,以最快速度转运垃圾,恢复园林绿化景观,恢复旅游秩序,确保园林旅游环境公共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