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地,深耕,施足基肥

大薯的吸收须根水平伸长,多分布在土壤表层;块茎入土较深,有的超过2尺。故宜用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丰富、排灌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大署忌连作,特殊情况需连作的,必须施足有机肥料作基肥,尤其是要施足草木灰。

大薯可套种瓜、豆类蔬菜,苗期也可间种叶菜类蔬菜。土壤的翻耕应超过1尺。一般采用高垄栽培,相对提高耕作深度。地整平后打穴。垄宽3.5-4尺,双行植,穴距为1.2x 2尺,种型长大的可以适当放宽至2 X 3尺。穴深先打3尺,再填回松土0.5尺。

大薯的吸收根基本分布在表土层,故基肥无需深施,施到土层2-5寸间即可。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点施或撒施均可以。若以粪水作基肥,应充分腐熟,并在栽种前施于穴中,切勿在栽种时施用,以防种薯腐烂。

大薯的种植时间和方法(大薯主要栽培技术)(1)

二、种苗与栽种

大薯在大田栽培时,均采用无性繁殖法,种苗的来源有三个方面:

(1)零余子繁殖法零余子即生长在大薯叶腋的鳞茎状或块茎状的肉质芽,又称珠芽。此种繁殖法应在大薯收获期间,将长在蔓上的气生块茎(即零余子)摘下,晒干后贮藏于低温干燥处。翌年播种前,将零余子埋于湿沙,并置于20--30C的环境下,待有80%萌芽时,即可栽种。宜选择萌芽整齐、健壮的种苗;而萌芽较迟、生长较差的弱苗则淘汰。每穴一苗。这种繁殖法,可以节省大量种薯,也较省工,但如按此法连续多年栽培会导致种质退化。

大薯的种植时间和方法(大薯主要栽培技术)(2)

(2)薯块繁殖法在收获时,选择抗性较强、丰产性能高、品种纯正、个体端正的大块茎,晾干后贮藏于干燥阴凉处。翌年栽种前,将该薯切成小块,每块约重一两(薯块要切成方块,勿切成扁形或条形,一般无需按芽眼切,因块薯失去顶芽优势后,任一部位均可很快长出小芽)。然后将切成的小薯块涂.上草木灰,置于室内阴凉通风处,放置几天,待有80%小薯块萌芽后,选择萌芽整齐、健壮的种苗栽种。每穴一苗。这种繁殖法,多年栽种不易退化,而且选母薯等各项栽培措施抓得好,就有利于改良品种;但消耗的种薯比较多,费工花时亦大。

大薯的种植时间和方法(大薯主要栽培技术)(3)

(3)顶芽繁殖法 采收时,在每个薯上端的顶芽部位切下一小块(约一两)。切口处涂上草木灰,晾干后贮置于阴凉干燥处,待翌年栽种。这种方法具有萌芽快、幼苗壮健的优点,但工作量大,生产.上很难被菜农采纳。

目前也有人采用化学催芽法,即栽种前用1%硫脲溶液或0.4%氯化醇溶液喷洒种薯,再置于25C条件下,几天后就可萌芽。

一般3-4 月为大薯的适宜 栽种期。栽种时将种薯放入穴内后淋水(淋水量不宜太多),再填回松土至与畦面平或稍凹。畦面或穴面用稻草覆盖。

大薯的种植时间和方法(大薯主要栽培技术)(4)

三、田间管理

(1)科学淋水 栽种后1--2周出齐苗。苗期需水量少,出苗前无需淋水。苗期隔天或隔几天淋一次水,稍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生长中期叶面积大,且这时正遇上夏日高温季节,植株蒸腾量大,需淋足水。生长后期正处于秋季高温、干燥时节,植株需水量多,但此时又是块茎膨大期,既要有足够的水分,也要保持土壤中充足的空气,因此,每隔二天淋一次水比较适宜,但淋水要淋透。这样的淋水方法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硬度和透气性。若引水灌溉,每次灌水后,应排干溃水。淋水或灌水都应在早、晚进行。

大薯的种植时间和方法(大薯主要栽培技术)(5)

(2)合理施肥大薯的施肥主要在生长中、后期,前期的需肥量较少。出齐苗后,施一次薄肥,以后隔3-4周薄施-次追肥。植株现蕾时,表明此时块茎进入旺盛膨大期,须重施追肥。可用化肥、人粪尿、饼肥等结合施用,以后再视植株生长情况确定是否追肥,切勿过量施用氮肥,以防止地上部分徒长。

大薯的种植时间和方法(大薯主要栽培技术)(6)

(3)中耕除草 苗出齐后,一般只保留1一2个壮芽,其余摘除。苗高1尺时,应及时中耕除单,中耕松土宜浅,防止伤根,同时幼茎嫩胞,易折断,操作时要特别小心。(4)搭架引蔓 在中耕、松士的同时,要结合搭架、引蔓。搭人字架、骨架或篱式支架均可。到6-7月期间,如发现侧蔓过多,应及时摘除基部侧蔓。否则,营养生长过旺,植株荫蔽,通风透光性差,使叶片出现徒长现象,也会使零余子大量形成,过多地消耗养分,影响块茎膨大。此外,大薯的生长环境较干燥,病害很少。主要虫害是夜蛾科昆虫,发现后,即用50%敌敌畏乳油加水稀释600-800倍液和10%除虫精乳油加小稀释2200倍液喷杀。

大薯的种植时间和方法(大薯主要栽培技术)(7)

四、采收和贮放

大薯的种植时间和方法(大薯主要栽培技术)(8)

9月以后,当大树茎叶开始干枯时,便可以陆续采收。若是栽种在冬闲地,则在秋分至立春这段期间内,可以随时采收。一般不留至翌年立春后收获,因立春后地温回暖,降雨量增加,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增大,埋在土内的薯块开始分解体内贮藏的养分,萌发幼芽,以致降低薯块食用品质。挖大薯是一项费力而又讲究技术的工作。没有挖薯经验者,采挖不当,碎块很多,影响产量和品质。通常在挖薯时,用锄头在薯株两边,方向与畦向平行,挖开土,挖到20厘米深时,再挖薯株另一边,方向与畦向垂直。同样挖到20厘米深度(这样挖开了薯株三面的土,留下一面土不挖它,使它对薯块起保护作用,如果将四面都挖开,则易碰断薯块),然后用手匀力将薯体垂直向上拉,切勿左右摇摆。如果薯体很长,拔不起来,再继续深挖,这样可以保持薯体的完整。

采收后的种薯和需要贮放时间较长的商品薯,风干后贮放于阴凉通气处,用禾草或木板垫于底部,使薯块与地面隔开,并注意不要机械损伤薯块。

大薯的种植时间和方法(大薯主要栽培技术)(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