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刷到几篇写荣国府嬷嬷的文章和视频,无一例外地把李嬷嬷视为反面,言辞中都是鄙夷。作者曹雪芹先生在第一回和第五回,分别通过甄士隐和贾宝玉的梦告诉我们,此书有一大主旨:“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那些一眼看上去就让我们产生好恶感受的,往往是虚幻的假象,真相就藏在这些假相后面,不过需要细细阅读和思考才能领悟。
李嬷嬷是宝玉的乳母,她每次出场,都是极其不讨喜的形象,令书里书外的人都心生厌恶。与之相对应的赖嬷嬷和赵嬷嬷,因情商高而得到了主子的喜爱,也受到了读者的喜爱。
这一切,其实都是表面现象,不讨喜的李嬷嬷,才是作者曹雪芹先生要称颂的对象。
赖嬷嬷和赵嬷嬷都巧于言色,但自私且对主子不忠。做嬷嬷,赖嬷嬷做得最成功。这个成功,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即名利双收,权势地位都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真可谓人生赢家。
但是,她的成功,并不值得称颂和效仿,作者用春秋笔法,给她的孙子命名为“赖尚荣”(赖上荣国府)予以针贬。
赖嬷嬷的成功是怎么来的?来自她的高情商。她非常清楚贾母喜欢什么,她就投其所好。比如知道贾母喜欢漂亮伶俐的丫头,她就把晴雯送给了贾母;知道贾母爱听奉承话,她就把感恩挂在嘴上,把话说得非常漂亮:“虽然是人家的奴才,一落娘胎胞,主子恩典,放你出来,上托着主子的洪福,下托着你老子娘……到二十岁上,又蒙主子的恩典,许你捐个前程在身上。”左一个“主子恩典”,右一个“托主子洪福”,这已经是她的语言风格,所以很受贾母喜爱。贾母连王子腾的生日宴都不肯去,却愿意为赖尚荣的升官宴捧场。
表面上看,贾母是主子,赖嬷嬷是奴才,实际上,贾母被赖嬷嬷给算计了,成了被赖嬷嬷奴役的人。赖嬷嬷用她的巧言令色,把贾府变成了赖家。她的两个儿子,分别是宁国府和荣国府的大管家。主子沉湎于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实权就到了管家手里。所以,贾府名义上姓贾,实际上姓赖。贾府办的学堂,也像是专为赖家所办,赖家的孙子赖尚荣,靠着这个学堂,脱了奴籍,读书谋前程。贾府的人脉,也成了赖家的人脉,赖尚荣轻而易举地捐了个有实权的州官。
贾府越来越穷时,赖家越来越富;贾府要借典当度日时,赖家已经成了资产丰厚的大财主。这一切,都是赖嬷嬷那讨人喜欢的巧嘴所造成的。
赵嬷嬷是贾琏的乳母,有一对不争气的儿子。她应该是看到了赖嬷嬷的成功,于是准备效仿赖嬷嬷。当然,以她的资质,她和贾母说不上话,于是把目标投向王熙凤。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年赖嬷嬷把两个儿子推上管家的位置,也如现在的赵嬷嬷一样,走的夫人路线。赖嬷嬷通过贾母把儿子扶上去,赵嬷嬷通过王熙凤把儿子扶上去,因为贾母和王熙凤都是手握实权的内当家。
贾母和王熙凤有一个很大的共性,都爱听奉承话。贾芸想跟贾琏谋一个差事,一直不成功,最终是靠奉承王熙凤才实现的。贾琏其实是个唯才是用的管理者,他没有重用两个奶哥哥,因为他知道这两个奶哥哥名为栋梁,实则不堪重用。也正因为如此,赵嬷嬷才不得不通过奉承王熙凤来达到目的。
注意,贾芸奉承王熙凤,和赵嬷嬷奉承王熙凤不一样。贾芸是有能力没机会,因为贾琏想给他机会,却被王熙凤截胡了。赵家兄弟是没能力,所以贾琏不想给机会,但因赵嬷嬷对王熙凤的奉承,便得到了机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赵嬷嬷和赖嬷嬷一样,扶儿子上位,都不是因为举贤不避亲,而是出于自私,想挖主子的墙角。
所以,她们的成功不但不应该被赞美,反而应该予以批驳。
李嬷嬷情商低讨人嫌,但她是真的疼爱宝玉忠于贾母。三个嬷嬷中,李嬷嬷的戏份最多,但她的每一次出场,都给人留下了讨人嫌的印象。她强行阻止宝玉喝酒,与黛玉闹矛盾;她倚老卖老夺走宝玉留给晴雯和袭人的食物,引得宝玉大发雷霆,连累了茜雪被赶出去;她指责袭人收买人心,“妆狐媚子哄宝玉,哄得宝玉不理我”。
是的,和赖嬷嬷赵嬷嬷相比,李嬷嬷不但不会做人,还不会说话,喜欢倚老卖老,所以处处讨人嫌。
然而,如果愿意用心去体会李嬷嬷的心思,就能发现,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她太过疼爱宝玉,对宝玉的感情太深,就像母亲对儿子的情感依赖。
她强行阻止宝玉喝酒,因为贾母交代过不能让宝玉多喝。她忠于贾母,忠于职责,只是她不懂得把话说漂亮一点,只会直来直去,因此不但得罪了宝玉,还得罪了黛玉。
她倚老卖老,也是因为她在心理上无法接受宝玉已不再亲近她。这就像太爱孩子的母亲,没有学会体面地退出孩子的世界。
是的,李嬷嬷一切不讨喜的行为,都是因为她太爱宝玉了。在心理上,她早已把宝玉当成自己的孩子。所以,当宝玉被紫鹃吓得人事不知时,李嬷嬷痛不欲生,“放声大哭”,“捶床捣枕”地说:“这可不中用了!我白操了一世心了!”
再看李嬷嬷的儿子李贵,服侍宝玉上学,可谓尽职尽责。尤其是在处理“顽童闹学堂”事件时所体现出来的能力,表明他是个成熟稳重却又不奉承谄媚之人,和一心迎合宝玉、仗势欺人的茗烟完全不同。由此可见,即使他是凭借母亲的关系才谋到这样的美差,但凭他的能力,他完全能胜任这个职位。
最重要的是,这对母子,都不以奉承主子的方式来谋取私利,即使到达了一定的高位,他们也保留着一颗忠诚之心,这在贾府是极为难得的。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个人如果喜欢说漂亮话以奉承他人,那么他一定缺少仁爱之心,其目的很不单纯。作者正是用不会说话总得罪人的李嬷嬷来和高情商的赖赵两位嬷嬷对比,告诉我们:“假作真时真亦假”,我们不要被巧言令色所迷惑。李嬷嬷虽然看上去很不讨喜,但她身为乳母,对宝玉的疼爱是发自内心的,她的忠于职守也是值得称颂的。贾母和宝玉一样,都被巧言令色所迷惑,看不清真假善恶,活成了糊涂虫,落得家财被掏空的下场。
相关阅读:
《红楼梦》| 听不到真话,看不到真相,贾母和宝玉是同款糊涂蛋
《红楼梦》 | 李嬷嬷卖老,由黛玉迁怒引发的一场蝴蝶效应
《红楼梦》| 王熙凤的人生悲剧,是从她不守规矩开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