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最鼎盛的时候(从贾爷的生活空间)(1)

中国网6月17日讯 但凡怀着寻求养生之道的人们来到武当,都会听到一个名字,贾爷。 武当山上有一百多道士,姓贾的有三位,但能叫贾爷的只有太子洞的他,另外两个,一个是紫霄宫的坤道,另一个是金顶的年轻道人。

武当最鼎盛的时候(从贾爷的生活空间)(2)

贾爷身上有着种种传说。多年未出过山洞、养着一窝能听懂人话的蜜蜂、真实年龄永远是个谜。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总是觉得深山里的生活更接近人类的极限,而当山中的每个人提到贾爷时都带着尊崇和骄傲时,你就会真的觉得,这是一个神奇遥远的人物。

武当最鼎盛的时候(从贾爷的生活空间)(3)

武当山作为明朝的皇室家庙,现存的很多建筑多为明代所建,主要以描写真武大帝(明朝皇帝朱棣自称是真武大帝的化身)从出生到修行,最后得道飞升的故事为主线,在方圆八百里的武当山脉,修见了多座庙观,在众多的古建筑群中,有这样一个不被人们注意的景点----紫霄宫后山坡上的“太子洞”,而守护这个山洞的唯一一位道长就是贾爷。

武当最鼎盛的时候(从贾爷的生活空间)(4)

太子洞是一个天然洞穴,洞高约10米,宽约15米,深约12米,相传是“净乐国”太子---“真武”少年修真的地方。这里没有豪华的石雕,没有宽敞的明堂,更没有气势宏伟的殿堂。太子洞中寒气逼人,真不知道这位古稀老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如何守候了20多年。在这里,他的工作是维持太子洞内的石殿香火,这座石殿同样供奉真武大帝,始建于元朝。时光流逝,石殿因为山洞的保护而完整无缺,而太子岩的山门外,记载历史的石碑却已经风化模糊。在武当,这样的古迹多不胜数,随手也许就能触到。

太子洞里放置的是一尊元代的小石殿,殿内供奉的是真武大帝青年时代的塑像,洞前的下坡有两处平缓的地方,是当年张三丰练功使用过的八卦形石台,武功弟子们经常会到这里来练功,或许为的是感受一下张三丰的气场吧。

武当最鼎盛的时候(从贾爷的生活空间)(5)

这里没有水,石井早已干涸,井里的水是每天“信士”和紫霄宫的道长帮忙担上来的,所以贾爷很珍惜用水,吃完饭的碗,从来就不刷,用一片菜叶子擦干净,然后再把菜叶子吃掉。

贾爷住在洞里,旁边是石殿,每天就是上香、上供、打坐。除此之外他可以听广播,也可以看报纸,他订了很多报纸,有《环球时报》、《老年报》、《半月谈》、《半月谈(内部版)》。有很多人来看他,跟他聊天,因此他觉得不寂寞,一点也不寂寞。

武当最鼎盛的时候(从贾爷的生活空间)(6)

贾爷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平常感冒是不会吃药的。他曾对人讲到,感冒好治,只要会打天盘,感冒好治得很。如果感冒了,出定的时候就用双手手心的劳宫穴摩擦脚底的涌泉穴,一百次。摩擦热了,病就好了。如果没法打天盘,可以用手心摩擦小腿迎面骨上的足三里,也是一百次。然后把手心搓热之后,揉脚趾头,五个脚趾头是连着五脏的。最后再把脸揉热,把耳朵搓热,也是一百次。耳朵是通全身的,耳朵热了,全身就都热了。用这种方法在山洞里面住,因此也不怎么怕冷了。

“道不言寿”,住在洞里十多年的贾爷至少也有七十多岁,却称自己还是个孩子,他的养生秘方更是简单:就是自然,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日子。不要日夜颠倒,不要胡吃海喝,要谦虚,不要生气。(张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