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振芳
“2015至2021年,学大主要精力是解决回A股的体制问题,控制权拿不回来,你也不可能成为第一梯队。”学大教育CEO金鑫对界面教育表示。
成立于2001年的学大教育(000526.SZ,下称学大),早期业务为线上家教网,2004年开设第一家学习中心。2010年登陆美国纽交所,股价持续在低位徘徊。2016年,银润投资以23亿元收购学大教育,后者从美股私有化退市,成为第一家通过并购回归A股的中概股。
由于23亿元认购资金全部源自紫光集团借款,学大实控权旁落第一大股东——紫光集团,学大教育由“银润投资”更名为“紫光学大”。2017年3月,金鑫辞去学大教育副董事长、总裁职务。彼时,金鑫未持有公司股份。
此后的四五年内,金鑫一直奔忙于拿回对学大的实控权。
2020年7月,金鑫实控的晋丰文化认购紫光学大新一轮定增募资额的10%-45%股份,其通过晋丰文化、天津安特、椰林湾三家公司,合计持有紫光学大20.73%-28.8%的股份,再度成为学大实际控制人。
重返学大不到一年,“双减”政策落地,公司再度来到生死攸关处。
学员退费、员工辞退、闭店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亟需解决。刚付完半年租金,花了几百万元装修的学校也要马上关停,闭店沉没成本巨大。
“原来占总营收40%的(K9)学科培训业务,在短时间内剥离,对一家公司来说非常危险。新东方、学而思都是上百亿的沉没成本,那些借债的(企业)肯定马上就‘死’了。”金鑫认为,“这对企业创始人、CEO的考验极大,是一个critical moment(关键时刻),甚至是至暗时刻。”
“公司不能关停,最重要的是找到业务新方向。”金鑫说。
据其透露,目前该公司确定了四大转型方向: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文化空间服务、教育信息化。
“文化空间和教育信息化业务还比较新,短时间内不会有爆发性增长和规模化收入,但它们是长期持续稳定的业务,也许能在将来某个时刻迎来拐点。”金鑫坦言。
“双减”一年后,界面教育和金鑫坐下来,聊了聊风暴中的学大教育,高中业务何去何从,东方甄选模式能否复制,为何选择切入职业教育和文化空间,学大的K12教培“基因”如何影响其业务转型。
以下对专访实录,刊发时有所删节整理
职业教育跟“双减”完全是冰火两重天
界面教育:“双减”对公司业务影响如何?
金鑫:“双减”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培训业务有限制。小学、初中培训占学大整体营收的40%,要在极短时间内清零或按下暂停键,冲击是巨大的。如果K9的比重是80%,那就是生死问题。在政策的实际执行过程中,非学科及高中培训多少也都受点影响。
界面教育:学大已经拿到学科培训的非营利机构牌照,招生情况如何?
金鑫:非营利性培训牌照不允许上市公司持有,学大已经重新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并剥离出去了。学大的非营利业务主要是素质教育,规模不大。
界面教育:学大教育的高中业务情况如何?针对高中培训的监管政策明朗吗?
金鑫:学大会保留一些高中阶段业务。去年高考复读的体量不算大,今年复读业务应该占整体营收的百分之十几。
针对高中培训的监管目前还比较清晰,但有几大前提:《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专门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培训必须是非营利,高中以及职业教育阶段可以营利,所以市场上还是有不少营利性高中。
“双减”政策提到(高中)参照执行,目前来看,如何参照、参照到何种程度,还没有具体文件作为指引。所以,各地方刚开始执行会比较盲从,一窝峰把高中也都限了,后来慢慢放开,变得比较模糊。
界面教育:“双减”之后,学大会往哪些方向转型?
金鑫:教育改革是趋势,学大转型的切入点是新高考,为学生做相应的学习、升学及专业规划。学大传统优势在于高考升学,我们也在着力拓展复读业务、专升本、考研等业务。
职业教育也是转型方向。过去几年,越来越重磅的(职业教育)政策陆续出台。尤其是去年十月,两办发布《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职业教育从以就业为重,转向以升学和就业并重,加上职业本科的扩招,打通职业升学体系。过去职教学历天花板基本是大专,现在职业本科要扩招不低于10%,应该是5-10倍升学本科的机会,这个巨大的变化让我们眼睛一亮。
界面教育:学大在职业教育中能做什么?
金鑫:第一,利用学大积累的平台、团队、管理等优势,赋能中等职业学校。因为中职学校是办学层次相对较低、办学质量较差的一个环节。
第二,帮助中职学生升学到职业本科,打通升学和就业并重、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
第三,联合产业上的公司,兴办职业学校。中职教育上,探索联合办学、托管办学、专业共建以及并购等模式。高等教育模块,主要兴办产业学院、校企合作等。
第四,围绕新职业技能提升和就业导向的培训,对接人才产业。
界面教育:职业学校的合作意愿强吗?
金鑫:民办或者职业学校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运作模式,容易谈合作。很多在香港上市的教育公司都是靠收并购,把企业规模拼起来。按国家要求,三年内,职业教育要形成肉眼可见的质量提升,单靠学校是很难的。政策推动下,他们(学校)希望能够跟比较有实力的上市公司合作。
界面教育:混改怎么改?
金鑫:混改是比较复杂且漫长的事,学大目前的困难是项目还不多,要走国资的程序和资产评估,还要提供混改方案。过程复杂之外,还要看学校的接受意愿,一些职业学校特别想寻求体制上的创新突破。毕竟在之前的框架下,还是行政指令更多,创新相对受限。
界面教育:据您观察,职校办学遇到哪些困难?
金鑫:第一,高职院校要招好学生是困难的。二是学校的专业设置。产业变化很快,很多专业可能两三年就被淘汰了,哪些专业能反映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能跟最新的产业接轨,还要提供这些专业的课程产品、师资、实训设备等。三要保证学生的高就业率和高起薪。
界面教育:在职校生的就业上,学大如何布局?
金鑫:我们的产教融合和社会化培训主要围绕就业展开,教育一定要跟产业需求对接,我们把产业岗位模型和人才技能要求,设立一个标准,再反推到学校,进行人才培养。
其次,围绕着社会职业技能提升,通过培训帮助人们快速掌握一种新的技能,加上人社部、教育部都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职业等级证书,企业也会认可。
卖咖啡?学大要做城市文化空间
界面教育:学大曾经说要跨界卖咖啡,现在怎么样?
金鑫: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全新的城市文化空间,空间内部有图书、咖啡以及简餐等,让人能深入阅读,为长期会员提供读书会、分享会、文化展览、演讲、家庭教育及职场提升讲座等,能跟我们的职业教育业务相结合。
该业务从去年开始筹备,今年元旦在深圳罗湖落地第一家句象书店,基本验证了其可行性。深圳第二家店正在筹备中。
学大在一线城市都会去做书店,未来,书店将形成一个矩阵,较大的是书店,小一点的是书房,再小一点的是针对儿童的绘本馆。我们把绘本馆单独作为独立的模型,北京已经开了一家,它在二三四线城市都是可以的。
界面教育:卖咖啡的核心就是建立文化空间吗?或者咖啡只是其中重要的元素?
金鑫:学大句象书店的定位既不是咖啡店,也不是书店。星巴克用咖啡打造“第三空间”,即在家庭、工作之外的第三个社交空间。我们挺认同星巴克的概念,但星巴克光有咖啡没“文化”,我们里面既有咖啡又有书,两者都是载体和媒介。
界面教育:学大做文化空间,有什么样的“基因”可以切入?会员体系会延伸到学大教育业务吗?
金鑫:我们经历过K12市场的激烈拼杀,运营精细化水平较高。书店一周至少有2-3场活动,假期和旺季可能每天都有,活动经营非常耗费精力,节奏非常快,这是教培熟悉的节奏。
文化空间将来可能会跟职业教育对接,书店还是比较独立的,我们现在不着急去做打通或者整合,它还比较新,仍处于不断迭代和试错的过程。在没有想好的时候,就先不着急做。
界面教育:很多教培公司都在转型直播,学大有这方面的考虑吗?如何看待东方甄选的成功?
金鑫:东方甄选不太能复制,它有各种因素的叠加,天时地利人和非常凑巧地集中在一起才爆发,不是每个企业都具备这样的要素,企业基因不同。比如学而思要靠产品,窦神(豆神教育CEO窦昕)用文史知识带货,脱离自己的现实和基因,你学别人就是“死”,所以得想清楚。
最重要的是,新东方从90年代创业开始,俞老师一个人就讲几千人的大课,后排学生只能通过电视屏幕实时看到老师,那不就是直播吗?
直播是一个方式,跟企业原来做品牌广告投放一样,过去是电视、报纸、户外等方式。新媒体形态下,企业要步入数字经济时代,直播是必须要做的事,最终是否变成商业模式,还需要验证和尝试。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特性去做直播。
界面教育:“双减”后,学大要如何实现盈利?
金鑫:第一,公司经营比较稳健,没有大规模的投资并购扩张,也没有到处撒钱。
第二,学大非义务教育阶段业务占比在60%左右,K9占比不是特别大,业务结构能抗冲击。K9业务要是特别大,可能这口气也喘不过来。我比较看好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营收占比可能会在一半以上。其他三块业务占剩下的50%。
第三,公司应对“双减”比较及时,包括快速关停门店和校区、客户投诉、退费处理。
第四,快速找到转型方向,集中资源拓展新业务。只要有新方向,团队就会稳。
另外,新冠疫情不容忽视,尤其今年的整体冲击挺大,线下学习中心不能开放,而学大线下学习基地很多,只能想办法克服,疫情第三年了,怎么处理都有经验了。
界面教育:预计转型什么时候见效?
金鑫:可能到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才能看到比较明显的规模效益。职业教育的见效非常缓慢,升学要经过一段时间,就业更漫长。
界面教育:现阶段公司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金鑫:经历过疫情和“双减”,对于还能活下来的公司来说,什么都不是危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