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言:“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的光阴,我们虽同处一个世界舞台,但每个人的境遇,却都有着极大的差异譬如有人一生过得极为潇洒安逸,而有些人则时常处在痛苦煎熬中,其实造成此因的,不外乎是财色名利等身外之物细想我们此生,绝大数时候都在被贪嗔痴等欲念,裹挟着前行,而我们往往沉浸其中而不自知,不懂得积善修德之理,反而造作了诸多的恶业,实在是枉为此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易经中的十大人生哲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易经中的十大人生哲理(读懂这两句人生箴言)

易经中的十大人生哲理

佛家言:“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的光阴,我们虽同处一个世界舞台,但每个人的境遇,却都有着极大的差异。譬如有人一生过得极为潇洒安逸,而有些人则时常处在痛苦煎熬中,其实造成此因的,不外乎是财色名利等身外之物。细想我们此生,绝大数时候都在被贪嗔痴等欲念,裹挟着前行,而我们往往沉浸其中而不自知,不懂得积善修德之理,反而造作了诸多的恶业,实在是枉为此生。

曾经有位贤者,这样诠释何为“圆满的人生”?即“若能至诚孝养父母、慈心于物、明识因果,时刻都将在平安喜乐中。”同样的,在《大学》中,其开篇也为我们指明了安身立命之道,“明明德、亲于民、止于至善”,只有彻底扫除内心的贪嗔污秽,方能在为人处世中彰显品德,至诚至善的拥抱人生。

《易经》中言:“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君子以正位凝命。”亦是将为人的道义法则,做出了极好的阐述,而且其中更深层次的天地人变迁规律,我们若能彻悟,是可以趋吉避凶,让福运常来的。如下,是我对这两句人生箴言的解读,希望大家都能从中有所领域,并知行合一、落实于身,这样人生必然会越来越有福!

一、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大畜卦)

释义:做人应勤于内省自身的言行,且善于学习别人的品德,用于培养和丰富自己的道德修养。

此句语出《易经》中的大畜卦,其卦象是下天上山,即阳光映照于山中,有贤人养德而远害之意。一个人若要在正道中直行,而为祸患所不侵,必须要有深厚的德行才能谨守正位,其中品德的培养,唯有靠勤学自励,及效仿前人的嘉言懿行,才能于自身中成就。

张载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人德行的浅厚,往往从其做事的发心,便可见一斑。真正有贤德的人,即便有卓绝的才能,也依然是低调内敛,时时不忘反躬内省,而不敢有所放逸,正所谓:“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虽在物质上看似清贫,但内心却是无比的富足。而德行浅薄的人,则是一味地追逐物欲感官的享受,在刺激中寻找虚妄的欢愉,虽能享一时之乐,但必然不会长久,将来所要面临的,则是更多的空虚和祸患。

《战国策》中有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过往之事亦有价值,可以为我们古镜今鉴,避免许多往后的过失。我们在研习先贤的教诲时,要越是学习,感到自身愈是浅薄,从中虚心恭敬的求教,时时检视自身的不足,如此修身蓄德,才能有所获,有所成。

二、君子以正位凝命。(鼎卦)

释义:做人应行动有恒,且守正自己的位置,如此事业才能兴旺,人生始终获得吉祥。

此句是出自鼎卦,鼎,于人以厚重、大公无私之感,可以承载起万物,而“鼎”在这句话的象征就是“有恒、守正”。曾国藩言:“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恒心可谓是事业有成的不二法门,若是人懈怠放逸,总是偷工以清闲,必然是讨人不喜的,不下一番苦功夫,却想着功成名就光耀门楣,只能算是痴心妄想罢了。

而说及“守正”,其在人生道途中,往往有着扭转命运的效用。很多人在贫困时,尚还能守正,不敢逾越心中的底线,可是一旦显贵发达,若没有深厚的德行作为依撑,就很容易蠢蠢欲动,造出恶业来。那些过恶很重的人,往往在忏悔时,往往都会说:“一时被欲望冲昏了头脑”,究其根本原因都是德不配位,难以守正。

《易经》:“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时时谨守住内心的原则,无论是在何等错综复杂的局面,都不可有丝毫放逸的想法,如此为善于世,必有厚福降临。最后,愿大家都坚贞自守,止恶扬善,收获幸福圆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