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1)

"Put some joy into the world let it marinate."

你眼中圆的代表物是什么?

说起圆,首先想到的是太阳,再一想,发现所有月亮是圆的,地球也是圆的,圆还是少女眼中篮球场上的球。还是美食爱好者眼前的碗,打工人每天早上的包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好像没有一天过着没有圆的日子。

在中国人眼里,圆除了是个图形,还寓意最典型的代表——团圆美满,春节的年夜饭是圆的、元宵节汤圆是圆的、中秋节是圆的,结婚要用到圆的戒指、喜字,人死也要烧圆的纸钱,南方园林古建筑的廊门是圆的,甚至为人处世中的圆滑也是佼佼者的代名词。

大概是因为宇宙中的星体都是圆,很多生物体内的细胞是圆的,这么看来圆大概是最自然的图形。因为太过习以为常,也就不足为奇了。可有位画家并未对圆熟视无睹,反而用圆“浇灌”了她所有的艺术作品,在她的笔下,我们人都是宇宙中的微型圆点,圆点就是我们的生命本身。圆甚至成为她的生命生命救赎。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2)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3)

/

90多岁的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Yayoi Kusama, 1929-至今)出生于富士山脚下的松本市,母亲家境富裕,但家中没有儿子,父亲入赘改姓。本应是富贵之家,然而,却是她痛苦的深渊。

父亲的花心,母的敏感易怒,彼此不断的争吵,成为她不幸的间接来源;母亲不支持她绘画,加上她在10岁时被诊断为为神经性视听障碍疾病,成为她痛苦的直接来源。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4)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5)

草间弥生10岁照片

在这样的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下,本就敏感内向的她,变得更加封闭、孤僻,于是所有未得到抚慰和交流的情感全部都转移到了绘画上。

但母亲在家里全权掌握一切,想让她“成为一个富有的新娘,而不是画家”

加上视听障碍让她出现幻听、幻视,世界在她看来,永远被一层斑点笼罩。同时与母亲的对抗让她难免受到挨打。

“她那敏感易怒的母亲经常打她,给她留下无数圆点的淤伤。圆点的起源就来自于此,草间弥生跟我提及过两次。”

她的创作风格由此奠定基础。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6)

10岁的草间用波点画的母亲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7)

1956年,27岁的草间弥生看到欧姬芙(Georgia O'Keefe,被称为美国的毕加索)的作品之后,她仿若看到了自己的同类,并开始成为狂热崇拜者。于是,这给她逃离深渊提供了一个出口,她写信给欧姬芙,令她狂喜的是欧姬芙给她回信并鼓励她去美国,提出帮她推荐她的作品给感兴趣的人。

与此同时,她的行为也彻底激怒了母亲,要么在无人支持的情况下去美国,要么留在家里等着嫁人,她毫不犹豫的选择孤身前往美国纽约。临走前,她将数千幅画作拖到河堤,全部烧掉。“我要和当下告别,并且激励自己,一定要画出更好的作品。”她背水一战、不留退路。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8)

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纽约的艺术圈由男性主导,经常是她有作品却没有人愿意帮她展出,她的创意也被各种剽窃,为了谋生她甚至需要在艺术展门外以两美元每件自己的艺术作品。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9)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10)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11)

1966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展厅外

面对困境,她有过绝望,尝试过死亡,自杀未遂反而促成了她的勇敢。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12)

可能一个人连死都不怕的时候,也就没有什么是放不开的。也是因为这些特殊经历促成的契机,她成了美国行为主义活动的先驱,她本人也成为“前卫主义者”的代名词。

从1967年开始,草间弥生开始尝试当下流行的偶发艺术。她的第一次表演于1968 年10月15 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举行。

这部作品的特色是裸体表演者以邦戈鼓的节奏跳舞,而草间弥生自称“女祭司”,在裸体的身上画蓝点,并主持活动。

表演主题是反对越南战争,并以一份新闻稿开头,该新闻称“用这种股票赚钱使得战争继续下去。我们抗议战争建立在残酷,贪婪的工具之上。”

15分钟后,警察来了,为了配合这一事件,草间弥生还给尼克松发公开信写道:“我们的地球就像一个小圆点,在数以百万计的其他天体中,一个充满仇恨和冲突的球体,在和平,无声的领域中。让我们改变这一切……你不能通过使用更多暴力来消除暴力。”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13)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裸奔、人体绘画这些这些大胆的行为行为还是更少的,更何况还是一个亚洲女性,这对她直接的好处就是她自己成为新闻主角,这帮她夺得了很多人的眼球,大大提高她的了曝光率。

但代价是,在行为表演中,她疯狂而投入的行为让她的亲朋好友开始远离她,认为她为求成名已经开始放荡形骸、没有底线了。

也许她明白了,当她还是个nobody的时候,无论她的作品有多好也只能被剽窃创意,成为别人的嫁衣,于是她开始有意无意的开始在有热点场所制造新闻,但是她的所作所为从未背离她的原则:倡导导和平和批评当下的艺术体制。

好在求仁得仁也是一种满足。三十岁左右,她在纽约已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前卫艺术家。

所谓前卫,就是怀着对未来的巨大希望来面对现实问题。

此后她与美国艺术家经历了一段柏拉图之爱,随后爱人早逝,她在纽约艺术圈也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1973年回到日本却并不受待见,因为之前过于“前卫”的行为并不被大众理解。此时她也抑郁严重,主动搬进精神病院,以免自己​自杀。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14)

之后16年,草间弥生消失,直到1989年,60岁的草间弥生在纽约举办个人作品回顾展,​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草间弥生开始了「无限镜屋」的系列创造,用圆和以镜子为全部墙体的房间创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创造了20个不同的房间。每个无限镜屋由一个完全搭建在镜子里的暗室构成。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15)

该系列于1965年11月在纽约卡斯特兰美术馆开幕

1966年,她在作品《无限的爱》中使用了小圈灯泡大面镜反射无限的空间装置,形成了充满视觉迷幻的作品,这也成了草间弥生的成名作。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16)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17)

在她2013年的作品《数百万光年外的灵魂》中传播的理念是: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圆点,星星是圆点,我们都是圆点,你是一个点,我也是一个点。

如果你去过一些星空艺术展你会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空间,仿佛置自己也是一个点,世界将变得好大,然而我们将变得渺小,这也反映出草间弥生“自我消融“的理念。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18)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19)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20)

——

上海很多这样的星空艺术馆,应该得都来源于「无限镜屋」系列

下面晒几张2019.7月份我去上海外滩星空艺术馆的打卡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21)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22)

强烈的现代主义科幻痕迹——进入屋内令人目眩的有限与无限,空间视觉上神秘的延伸,自己与他人之界限的混淆,是光影与镜面交织形成的盗梦也是空间现实世界里的宇宙体验馆,这种人造的错觉令人震撼。

///

从上世纪90九十年代开始,开始创作南瓜,她的南瓜不同于其他南瓜的是所有南瓜的表面都充满无数大大小小的圆点。

以濑户内海作为背景,草间弥生创作的南瓜,被称为“世界尽头的南瓜”,与濑户内海和谐的交融在一起,繁杂的波点图案赋予了南瓜们跳脱的真实感,让人充分感受到草间弥生的现实主义色彩。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23)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24)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25)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26)

“南瓜就是我哦,是我的自画像”,她说。

为什么说南瓜是自画像呢?南瓜胖胖的,很可爱,草间也是胖胖的,也有着天真烂漫的少女的可爱。同时南瓜身上有深深的凹陷,有巨大的存在感,可以说是既可爱又不失威严。这也是草间对自己的描绘。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27)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28)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29)

绘画《南瓜》2003

在上海展览的大门外面,也有一个巨大的南瓜。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30)

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元素——“圆”,她收割波点女王/前卫艺术家/等诸多称号,她本人也因为从事艺术工作得到救赎。

如果不是艺术,我早就死了。

////

还有另外一个我之前关注的一个小众艺术家——会飞,她用点点和线条在黑白之上创作一切画作。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31)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32)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33)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34)

以上图片均来自会飞公众号:会飞

圆、点、线条都是非常简单的元素,都可以轻松一笔完成,但是有幻想力的人可以由此创作出纷繁复杂的艺术作品,展现不一样的美,这也许就是《道德经》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之理的一种提现。

/////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做人应当如铜钱——外圆内方。方是原则、底线,圆是变通、灵活。

对于人际关系里面的“圆”我没有发言权,因为自己对于人际从来都是笨拙,要不太方,伤人,要不太怂,伤己。

不过仔细观察圆,我们能看到圆是弧线,没有角,应该是既不伤人,也不自伤的,所以和一般所说的完全利己主义的的“圆滑”并不相等。我们也并不喜欢那些只圆不方的圆滑之人,不是吗?

写到这里,我觉得草间弥生的处事原则是内方外圆的,草间弥生通过圆来表达自己对艺术的永恒之爱,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管做什么,无论是家人反对,还是市场不认可,她不放弃艺术,尽管童年不幸,青年穷困,中年才有成果,却经历亲友不解,爱人离世,晚年不得不住进精神病院自保,直到今年已经92岁,也始终没有放弃艺术。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35)

爱是永恒的,如果不是,那就不是爱。

尽管这世界老是想磨平我们的棱角,但草间弥生用艺术包裹自己保护住了棱角,所以有了越老越可爱的草间弥生。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36)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37)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38)

“我始终前卫,我跟别的老人不一样,我从几十年前就是前卫艺术家,现在我还是,也一直都会是。其他人要不是死了,要不是老了,但我永远是前卫艺术家,我是最有才华的,而且我一心工作。你记住啊!我不是波普艺术家,我是前卫艺术家,这个不能再写错了。”

这是日本女艺术家草间弥生在89岁时说的话。

通过重新认识圆,我也认识到,如果前进道路上阻碍是必然的,那么只有变成一个圆,才能增加一点滚过坎坷的动力。要么在世界面前削砍自己,要么努力吸收外物包裹让自己有能力滚过前面这道坎。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39)

END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40)

作者 | 一个喜欢美学的治愈系爱好者

更新时间 | 每周一

要捡六便士,也要看看月亮 ☽

欣赏草间弥生作品的感受 从草间弥生的眼里重新认识图形(41)

让看不见的被重新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