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已经毕业几年,还在社会辛苦打拼的女孩。

这天晚上,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她腰酸背痛、身心疲惫去了曾去过的面馆,习惯性的点了一碗牛肉面。

面上来了,她敏锐地发现,碗里的牛肉少了很多。

工作中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佣人,谁都能使唤她,谁都能欺负她,现在,就连吃碗面,老板也少给她牛肉。

她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委屈与愤懑,跟老板吵了起来。

老板说,现在什么都涨价,你付的钱就只有这点牛肉,想多要得加钱。

女孩再也忍不住,坐在那里嚎啕大哭起来。

旁边的好心人过去安慰女孩,劝她不值得为这点事哭。

女孩慢慢止住哭声说:“我并不是因为少加了牛肉而哭,而是因为自己都这么大了,还为碗里少了点牛肉而争吵,我觉得自己很失败,活得很可怜。”

这个女孩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人,觉得自己很失败,觉得自己很可怜,每天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着自己整日奔波忙碌,辛苦的生活着。

这样的人内心很彷徨、很压抑,心里总是充满着数不清的抱怨和无奈。

这都是由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反馈到内心情绪,他们自己很痛苦,觉得自己很可怜。

世界上一共有两种人,一种是随波逐流,被动做事的人。另一种是积极思考,主动做事的人。

有些人会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每天很忙碌,时间用的很充足,其实,很大程度这是一种假象。

我们生活中的事情主要分为“重要紧急的事”和“重要不紧急的事”。

关键在于两点:

1.重要不紧急的事最终会变成重要紧急的事。

2.主动做好重要不紧急的事,会大大减少将来做重要紧急的事所花的时间。

举个例子:

学生周末放假,周五放学前学校留的作业就是重要不紧急的事,因为下周一才交。

有的学生会在周六上午就完成作业,剩余的时间可以安心的复习,或去做其他自己喜欢的事情。

而有的学生会先玩,拖到周日吃完晚饭再去做作业,这时候作业就成了“重要紧急的事”,时间紧作业多怎么办?先对付上再说,作业一写就写到晚上十二点多。

由于写的太晚,作业错误率比较高,周一被老师批评了。学生自己也很委屈,明明辛辛苦苦熬夜到十二点,已经够努力了,为什么老师还要找自己的麻烦?为什么自己这么累?他最后得出结论:学习太难、太苦了。

我以学生写作业举例,而不以生活、工作举例的目的:一是,简单易懂,利害关系一目了然。二是,跳出读者目前的处境,这样看问题会更客观。

那么,现在再类比反思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时间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我们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

你随波逐流被“重要紧急的事”推着走,每天就会忙得不可开交。

而有的人主动提前做好“重要不紧急的事”,他们提前规划,提前做好准备,在事情没有变为紧急事情之前就安排妥当,这样他们相比随波追流的人,会节约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

所以,不要羡慕别人作业做得好,别人赚钱多,别人生活过得轻松,关键在于,谁更多的做好了重要不紧急的事,谁就有更多的自主的时间,而且收获还大。

不懂得提前规划的人最终会变为,被烦心事青睐的可怜之人。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要提前做好“重要不紧急的事”,就需要主动地“思考”和“行动”,二者缺一不可。

相反,“可怜的人”总是想法太多,行动力太差。而这想法也并不是真正的思考,更多偏于牢骚和抱怨。

逃避思考就只能面对一件件事情压过来,让自己应接不暇、喘不上气,并且会身体劳累、内心煎熬。

所以,可怜之人最大的可恨之处在于不尊重时间,不去做“重要不紧急的事”。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

所有的管理,其核心都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核心是时间管理。

而不懂时间管理的人会得到来自于生活的惩罚。

我们身边有太多浪费时间、不懂做好重要不紧急的事的人,你规劝也不管用,很让人着急,他们也许是你的伴侣、亲人、朋友,他们害怕思考。

这样的人最大的问题是思想上的依赖性,他们总攀比别人为什么过得很轻松,而自己却要很累,他们只看到了别人享受着果实,却没有看到别人背后的努力。

“要想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这是我大学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她的孩子是清华大学博士后。

我们总是被眼前的东西所蒙蔽,认为别人成功很简单,其实,任何人都不容易,只是每个人用的方法不同,取得结果的过程自然有难有易。

这是每个人认知的问题,很多人就是这样:如果不被生活狠狠的打击,根本就意识不到事情的重要性,只有付出高昂的“学费”,才会迷途知返、恍然大悟。但是很多事情已追悔莫及。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唯一的后悔药是提高认知,不做后悔的事。

你遇到那些不愿思考,行动力又差“可怜之人”怎么办?

他们满身负能量,不懂反省,依赖性强,你扶不起来他们,甚至会让你陷入与之的纷争。

《道德经》说:

不强生,不恶死。

意思是:不强制让其生长,不强制让其死亡,顺其自然,按照规律做事。

我们要有“不强生,不恶死”的心态,这样,当你遇到不知悔改的“可怜之人”,你的心态才会比较平稳,也不会徒增烦恼。生活会教会每一个人道理。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怜之人就一定有可恨之处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