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到了县委书记岗位上,想的是反正干不长,不如弄点大动静出来,也好显示自己的能耐和政绩,为自己晋升提拔铺路这样的观点要不得一个县里,规划几年一变,蓝图几年一画,干不成什么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功成不必在我下一句是啥?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功成不必在我下一句是啥(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下一句是啥

有的人到了县委书记岗位上,想的是反正干不长,不如弄点大动静出来,也好显示自己的能耐和政绩,为自己晋升提拔铺路。这样的观点要不得。一个县里,规划几年一变,蓝图几年一画,干不成什么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

——2015年1月12日,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

出处

出自近代·胡适《独立评论》第7号(1932年致毕业生)。

原文: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释义

功绩事业的成功,并不是一个人取得的。所有的成功和努力,都是不会白白付出的。

启悟

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对工作业绩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指出,“什么叫政绩?顾名思义,就是为政之绩,即为政的成绩、功绩、实绩。我们做事情、干工作,如果做到了上有利于国家、下有利于人民;既符合国家和人民眼前利益的要求,又符合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要求;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那就作出了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政绩。”

树立正确政绩观,通过积极作为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是我们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沈浩、廖俊波等让人久念不忘,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秉持并践行了亲民爱民、科学求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政绩观。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自己当成人民的勤务员,殚精竭虑、夙夜在公,不慕形式主义的华丽和耀眼,不求个人主义的功名和擢升,将重心放在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上,尽心尽责干事,创造出无愧于时代、人民和历史的政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