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是不少民众餐桌必不可少的美食。但是随着消费需求的攀升不少消费者发现海鲜消费的“坑”很多,但是有些“坑”您真是冤枉这些海鲜了。今天带您填一些“坑”,也教您避开一些“坑”。

为增产给养殖水产投避孕药?

这些年人们听得最多的谣言莫过于为了增产,一些水产喂避孕药长大,被抹黑的水产包括小龙虾、大闸蟹、甲鱼、黄鳝等等,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小龙虾增产?徒增成本!

专家表示,用避孕药养小龙虾这种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1)

首先,小龙虾的生长周期很短,一般3个月左右就可以上市,而其性成熟期一般为8—10个月,养殖户用避孕药养虾只能徒增成本。

其次,小龙虾属于低等无脊椎动物,高等脊椎动物的避孕药对其根本没有效果。

而且,如果大量使用激素,还会增加小龙虾的脱壳频率,使其生长速度变慢,反而延长了小龙虾的生长周期,所以养殖户是不会这么做的。

大闸蟹“难产”而死

对于大闸蟹来说,螃蟹一生需要脱壳19—21次,才能长大,大量实验显示,使用避孕药或激素,打乱了螃蟹的脱壳秩序,会导致其因“难产”而大批死亡,更可能引发绿藻繁殖,从而破坏湖中的生物链,造成更大损失。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2)

很多消费者吃蟹就是冲着蟹膏、蟹黄来的,如果蟹吃了避孕药,就会抑制性腺的成长、成熟。没了蟹黄或蟹膏的大闸蟹美味将大打折扣。

黄鳝育肥?死亡率增高

黄鳝是一种罕见的具有性逆转特性的鱼类,幼龄时期全是雌性,产卵后部分黄鳝会逐步过渡为雄性。

由于雌鳝要在繁殖环节消耗大量体能,生长速度受到一定影响,雄鳝少了这一环节的耗能,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体型上也比雌鳝偏大。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3)

事实上,之前已有水产养殖专家针对激素喂养鳝鱼进行过科学实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激素的黄鳝一个月内的生长速度比不用激素的黄鳝快约10%,但却引发了大批死亡:激素剂量越高,死亡率也越高。

皮皮虾注胶?

每到鲜美的皮皮虾上市,总会有消费者发现,虾体内有胶状物,也会投诉黑心商贩打了胶水增重。而煮熟的皮皮虾,会有白色或黄色的胶状体。

对此,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副会长、高级水产工程师杨维龙表示那根本不是什么‘人为注胶’,而是皮皮虾的生殖腺,也称虾黄、虾膏。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4)

皮皮虾正式名为虾蛄,有很多种,其中口虾蛄是最常见的一种,每年4月左右是皮皮虾的生殖季。其发育未彻底成熟前,虾体内会出现胶状物,母虾的胶状物最终会长成一粒粒的卵,集中在胸至尾的位置,呈黄或红色,公虾的则呈白色,大可不必担忧。

其实消费者更青睐鲜活的皮皮虾,活虾没有必要注胶,一旦注入胶质水产很快就会死亡,得不偿失。

大闸蟹注水?

往螃蟹体内注入液体后,环境渗透压会产生剧变,螃蟹的脏器要么失水要么吸水,都会导致其迅速死亡。

那么,有民众反映从买来的螃蟹身上确实发现了针孔,这孔又是从何而来呢?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5)

螃蟹身上的壳非常坚硬,一般的注射器根本扎不进去。梭子蟹身上的孔,可能是因为商贩将其放在一起装筐,螃蟹腿或身上的尖刺,相互碰撞挤压,会在身上刺出洞。

同时蟹类甲壳内的组织吸水性很差,如果注入液体,液体会从螃蟹的身体缝隙中流出,起不到增重的效果。

以上这些现象大家不用担心,但是下面这些现象尤其针对海水中捕捞的海鲜是实实在在的“坑”,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

注水不怕,“吸水”很可怕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6)

这些吸水能“长胖”的大多数是海虾、海蟹等这些产自海中的产品。有实验结果显示采用9‰低盐度水浸泡七小时之后的蛏子和鲍鱼分别比浸泡前增重29%和34%。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7)

我们常吃的海鲜都生活在盐浓度高的海水中,细胞盐度较高。当暂养环境降低盐度或换成淡水,外界盐度低于细胞盐度时,细胞会吸水,海鲜重量因而增加。

海鲜“注水”现象消费者比较难把控,而且只有少数海鲜吸水后外观发生明显变化。仔细观察才能看出其中端倪。加拿大龙虾是变化比较明显的一种海鲜,虚胖的龙虾肚子会很胀,背后的肉会露出来。对于鲍鱼来说低盐度水浸泡之后,活力会降低,肉会变软,没有Q弹感。蛏子泡低盐度水之后,身体会缩到甲壳内,不舒展,肉会变软而且用手摸会有软绵绵的触感。

对于较高档的进口海鲜来说,盐度的调低,不仅会使产品增重在重量上欺骗消费者,而且也会大大降低海鲜的活度和口感。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8)

海鲜产品注水与肉制品注水不同。因为由于海鲜对于海水浓度非常敏感,浓度过低时会通过大量吸入海水平衡体内盐度,同时也会吸收水份而增加自身重量,对海鲜寿命是极大的考验。

海鲜养殖在低盐度水中的时间越长,重量会逐渐增加,口感也会变得干柴、无味,而且比正常海鲜更容易死亡。

重甲下的“小虾仁”——海鲜包冰过度

除了活海鲜外,在购买带鱼、鱿鱼、基围虾、小黄鱼、虾仁等冰鲜时也要注意冰衣是否超量。农业部的冻熟行业标准,明确规定冰衣重量应≤20%,但目前市场上冰衣超重情况仍然屡禁不止。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9)

包冰主要还是用于保鲜,尤其 冻品海鲜在化冻后有水是正常现象,但是一般的冰鲜、冷冻产品不会加特别多的冰,尤其是进口海鲜。

因为在运输过程中,航班承重以及运输车的车载重量都是有限的,供应商会根据经验、季节、出口地等各项因素,加最适量的冰,避免出现发货量低而运费高的尴尬。

因此如果遇到过度包冰的产品需注意,尽管单价便宜但化冻后最终还是会吃亏的。

除了海产品原材料,一些海鲜加工品也非常容易以次充好。

低档海鲜冒充高档海鲜问题不仅在中国存在,而且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同样有,全球水产和海鲜造假欺诈情况各地都有。

由于很多鱼肉的外观、口感、味道非常接近,加工、烹饪甚至做成鱼泥、鱼丸后就更难识别,因此也成为水产欺诈的重灾区。

屡上热搜的银鳕鱼

银鳕鱼是中国消费者最喜爱的高档深海鱼类,价格昂贵,利益驱使下,部分商家多用其它“面相”相似的鱼类来冒充,这之间的零售价差能达到百元以上。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10)

巴塔哥尼亚犬牙鱼(银鳕鱼的一种)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11)

油鱼

银鳕鱼是中国消费者最喜爱的高档深海鱼类,价格昂贵,利益驱使下,部分商家多用其它“面相”相似的鱼类来冒充,这之间的零售价差能达到百元以上。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12)

银鳕鱼片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13)

油鱼鱼片

银鳕鱼皮发白或灰白,鳞片锋利、横切面较大,切面颜色洁白,无暗色线条。真鳕鱼肉纤维紧致,肉色较白,摸起来肉质很细腻。油鱼鱼肉纤维较粗、肉色暗淡,摸起来较粗糙,横切面较小,切面有淡红色或黄色线条。

巴沙和龙利

同样无刺无鳞,口感软嫩,使得本不相干的两种鱼在中国市场被混为一谈。龙利鱼为舌鳎,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的鱼类,主要生长在太平洋西部、中国近海海区,但市面上龙利鱼多为进口。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14)

龙利鱼柳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15)

巴沙鱼柳

前者为海鱼,后者为淡水养殖。可以通过查看肉质区分,龙利鱼的鱼柳非常薄,因为龙利鱼本身就很薄,切出来柳叶不会很厚,且颜色渐进,有花纹。巴沙鱼肉质厚实且多为冷冻出售,颜色发白。

由于龙利鱼是海鱼,因此鱼肉经过烹调,有正常的海鲜鲜香。近年来巴沙鱼凭借美味和性价比在中国市场逐渐畅销,反倒盖过龙利鱼的风头。但是两种鱼价格差异也很大,龙利鱼价格较高。

鲷鱼和罗非鱼

鲷鱼有很多种,一般市场鲷鱼多指真鲷又俗称加吉鱼、嘉腊、红加吉。真鲷的肌肉主要由快肌纤维组成,并且慢肌细胞的肌红蛋白含量也偏低,鱼肉颜色白皙通透,味道清淡优雅,口感十分坚韧,细细咀嚼方能感受到那种内敛的甘甜滋味。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16)

鲷鱼片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17)

罗非鱼片

而罗非鱼产肉率高,虽然有时略带土腥味但总体口感尚可,但是由于罗非鱼为淡水养殖,因此不建议被当做鲷鱼来吃鱼生。

买海鲜你要注意这些事

挑鱼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18)

a:看鱼眼,眼膜健全透亮的是鲜鱼,不新鲜的鱼一般眼膜有血丝,眼珠开始凹陷。

b:新鲜鱼的鳃是鲜红的,若鳃发白、有许多黏液,说明鱼已经死很久了。

c:用手指按压鱼肉,鱼肉凹陷迟迟不反弹的就是不新鲜。

挑虾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19)

a:新鲜的雄虾呈淡黄色、雌虾呈青白色。

b:虾壳越硬越光亮,肉质就越新鲜。

c:虾壳与虾肉越紧密难剥虾越新鲜。

d:闻味道,虾有腥味,越腥越新鲜,不新鲜的虾有一股霉味,像腐烂的肉...

挑蟹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20)

a:掂重量,相同的个头,较重的那个肉比较多

b:用大拇指按腹壳,硬的说明肉质肥厚

c:看翻身,把蟹翻过去,翻身越快的越鲜活

挑贝类

挑选哪种海鲜比较好(盘点这些年总是被黑)(21)

从气味上分辨:新鲜的会发出一种鲜味,如果不新鲜会有一股腥味。

从声音上分辨:用手捧住贝类轻轻摇晃,如果听到啪啪的声音说明有空壳或者沙子,这种的不要购买。

从形态上分辨:通常出售中的贝壳类海鲜都是放在水里卖的。这些贝类海鲜在水里,体内一部分会露在壳外面,而且很敏感,一触摸会闭紧贝壳或缩回体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