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日,外出,远望四野苍茫,未至极寒,仍是凉意浸人。
飘冒着的烟雾,看起来暖洋洋的,忍不住想去靠近。天寒地冻,谈点吃的,似乎最合时宜。因为体瘦的缘故,曾被人打趣说我“需要储备足够的脂肪过冬”。在中国的饮食习惯里,丰富的油脂,好像给人更多的温暖。
那是个清寒早晨,类同今日,呼出的是一道道白气,街面上行人寥寥。同事说,走,今天带你去喝糁,尝尝临沂街边的正宗特产,别处没有的! “啥?”是什么?忍不住问他,如今什么时代,秀才不出门知晓天下事呢,这倒勾人的兴致。于是一行人四人兴冲冲去到临沂街头去喝糁汤。
在沿街的门口很不显眼,铺面很小,食桌只有三四张。除了卖糁汤,还有粥、包子和油条,夫妻两人自然而然地忙,客人点餐之后自取自用。实在没有位置,就端了汤坐在车里吃。 乍一看,糁和河南的胡辣汤有几分相似,昨夜梦还沉着,看着浓汤,上浮着切得薄薄透明的牛肉数片,再难消受重口味的吃食,顿时生出抗拒的心。
可能看出我的排斥,再三劝说我就喝一点。小试一口,并不咸腥,又学别人的样子沾新出锅的油条吃,确实不错。半碗下去,浑身热络起来,鼻尖上渗出密密细细的汗。
正专心吃着,听见熟悉的声音,是另一个同事。喝一碗糁,如同在武汉过早的街头烫一碗热干面,再寻常不过。听说小店的夫妇并不靠卖糁汤赚钱,熬制糁汤多用牛肉和麦仁、面粉、葱、姜、盐、胡椒粉、香油等原料,经多道工序制成。所需原料均需提前备下,为不熬糊需得时时在旁提防,花费人力也大,多有无法维持店家早改做其他,不过是为了这寻常百姓的交口喜欢才坚持着。
关于糁,有好几个传说,一说乾隆帝微服私访至沂州府,厌倦宫中膳食,召本地老厨做得这道鲜汤,问起汤“这是啥(糁)”而得名,我不敢苟同,古人不是问“此是何物”更为真实?心里自然倾向了另一版故事。 东晋时,一对外地夫妇逃荒来到临沂,穷困潦倒,看着可怜非常,王羲之于心不忍,常相接济。夫妇二人感动却无能为报。一天王羲之病倒了,二人觉得报恩的机会来了,磨刀霍霍将家里唯一的母鸡杀掉,准备煲锅养生汤给恩人,并在汤里加了一些普通的驱寒中草药。 本想把鸡煮得烂一些,可看火的丈夫睡着了,不想汤就煮了一整夜。第二天,看着煮得黑糊糊的鸡汤,妻子很生气,可家里又没有其它东西,只好把煮“糊”的鸡汤送给了王羲之。再说王羲之本来卧病在床,吃了中药病也略有起色,但口干舌苦,没有食欲,看着送来的鸡汤,又不好意思拂了人家的一番好意,就盛上一碗尝了尝,没想到这一喝,顿时神清气爽,病好了大半,一时兴起,随手提笔写下“米参”二字,意思是米中人参。后来,人们就把它称做糁。
这个故事被有心的店家贴在墙面上,我便从这里得知。小的店面,多是本地人居多,说起民间传说哪一人不是顺手拈来?当时还思忖是否是墙面太过斑驳无法示人以此掩盖,如今倒叫我惊讶,或许是对于一种美味记忆,故而有此温柔之情,或是说对这样一种美食的信心,才使他们如此坚定:会有一个不知道这个故事的人经过,然后看到这个故事,记住这一美食!
人间美味纷繁,何此一种罢了。寒夜漫漫,只此一种使我馋念,所有原料在慢火的熬煮过程中,没有一种出挑,却又缺一不可,融合得恰到好处。
有些事,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总叫人念念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