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还是放弃了爱情选择了避风港(为了找避风港去谈恋爱的人)(1)

终究还是放弃了爱情选择了避风港(为了找避风港去谈恋爱的人)(2)

文小宁 ✑ 撰文

酒鬼 ✑ 编辑

最近我的一个好朋友结束了自己为期两周的恋爱。

在一起是她提出的,分手也是她说的。

她跟我吐槽的原话是,“真tm累。我本来就易燃易爆易丧,特别容易有情绪。本以为恋爱以后,就能有人倾听我的情绪,却没想到这男的也是个情绪化的小屁孩。谈恋爱真tm累。”

我祝她早日拥有稳定平静的情绪,她反驳我:“你应该祝我早日找到一个情绪稳定的男朋友。”

终究还是放弃了爱情选择了避风港(为了找避风港去谈恋爱的人)(3)

我发现周围很多人对恋爱、婚姻都抱有一种不合理期待:

期待找到一份爱情和婚姻成为自己的避风港,让自己的所有脆弱和情绪,都能在其中得到倾听和接纳。

可偏偏总会不巧的发现,对方居然抱着和你一样的想法。

于是你们相互期待着彼此成为彼此的避风港,然后发现ta不仅不能避风,反而比你还能兴风,你们看彼此一天比一天不顺眼,最终互相提交一份不及格的成绩单。

所以,爱情真的能成为你的避风港么?

终究还是放弃了爱情选择了避风港(为了找避风港去谈恋爱的人)(4)

什么样的爱情才能被称为“避风港”?

当你期望把一段恋爱当做避风港时,你期望的究竟是什么?

是受挫时的安慰,孤单时的陪伴,沮丧时的鼓励,悲伤时的共情?又或许还有更多?

英国拉夫堡大学的研究者 Cramer 提出的支持性伴侣(supportive partner),似乎正符合多数人想象中的“避风港”。

Cramer 主要调查了人们对于伴侣以下几个维度的评价:

此外还测量了这些人在恋爱中的冲突频率和激烈程度、对于恋爱关系的满意程度、生活的抑郁程度。

结果发现,确实存在一些伴侣,在这5个维度都能获取很高的分数,也就是成为伴侣的“避风港”。

这种“支持性伴侣”,能够让你在关系里有更少的冲突、更高的关系满意度、更低的抑郁程度。

具体来说:

除此之外,他们会有更强的包容性、更多的移情、更容易向你妥协、对你有更多的尊重……

真是非常理想,且美好了!

终究还是放弃了爱情选择了避风港(为了找避风港去谈恋爱的人)(5)

期待对方成为你的避风港,反而会失望

既然避风港型的恋人是真实存在的,为什么我们却似乎永远遇不上?

一个原因是:即使你遇到了,你也可能识别不出来。

支持性伴侣也并不完美,Ta 也会有自己的情绪和闹心的事情。Ta 不是不会发生冲突,Ta 只是更擅长解决冲突。

而你身边的Ta,很可能因为偶尔的一次情绪失控,就被你否定了“支持性伴侣”的身份,失去了成为避风港的资格。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悖论是:你越是期待恋人成为你的避风港,你可能越是会失望。

就像陈屿在《三十而已》里说:结婚就是图个安稳,本以为婚姻就是避风港,没想到那么糟心。

终究还是放弃了爱情选择了避风港(为了找避风港去谈恋爱的人)(6)

其实,不管是“图安稳”,还是把婚姻当避风港,这些都是亲密关系中的不合理期待。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John Gottman)曾经说过:“每段婚姻都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够保持不脱轨。”而不付出努力、只想获取,就是不合理期待,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关系脱轨。

换句话说,你喜欢和ta的花前月下,但你能接受和ta的柴米油盐吗?

就像《三十而已》中的陈屿,经历过很多童年创伤的他(包括但不限于:父亲离家出走、母亲对弟弟偏心、弟弟小时候对他的陷害、家境贫穷),似乎一直希望能得到一段稳定幸福的婚姻,作为自己人生的避风港。

于是他向往能够和一个单纯、不来事儿的女孩结婚,从而避免原生家庭的创伤重演。

也正是因为抱有这种期待,他才会一次次对婚姻和老婆失望、有怨气。

终究还是放弃了爱情选择了避风港(为了找避风港去谈恋爱的人)(7)

终究还是放弃了爱情选择了避风港(为了找避风港去谈恋爱的人)(8)

都想避风谁当港?避风和当港是相互的

遇到一个支持性伴侣很难,即使遇到了,你会发现Ta 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

心理学家 Dweck 在《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到了两种爱情中的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理解了这两种思维模式,也许就能帮助你得到更好的“避风港”。

固定型思维的人会觉得自己身上的特质、伴侣身上的特质、恋爱关系都是固定不变的。人和关系都只有“好”和“不好”两种分类。如果一段关系需要付出努力去改变,那么就说明这段关系是不好的,这个恋人是不合适的。

日剧《四重奏》里真纪的丈夫就是个有固定性思维的人——因为和妻子的兴趣爱好甚至作息都相差甚远,他选择了不辞而别。在这之前他甚至都没有跟妻子针对彼此的冲突差异有过任何沟通。似乎在他潜意识中,两个人不合适就是不合适,这是永远都无法改变的。

有固定型思维的人,往往是不愿意在亲密关系中努力的那个。

终究还是放弃了爱情选择了避风港(为了找避风港去谈恋爱的人)(9)

如果你发现自己完美符合了这种固定思维模式。也没关系,因为仅仅是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就能对你的恋爱关系有巨大的改变。

当你学会用动态的观点看待自己、恋人以及你们的关系,并且相信你们都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改变,那么你就拥有了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的人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更加聚焦于问题本身并且去探索可行的解决办法,而不是指责对方或是自我责备。在这种成长型思维模式里,你和伴侣都会成长为更好的人,你们的关系也会更加深刻稳定。

同样面对情绪化的恋人,固定型思维的人可能会因为受不了这种激烈的情绪而选择回避恋人的情绪甚至酝酿着分手。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即使也受不了恋人的激烈情绪,但他们会帮助恋人一起解决情绪问题,并相信恋人会逐渐成长,会变得情绪稳定。

但在这里也要强调一点:“认为伴侣是会改变的”和“认为伴侣一定会改变”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前者是相信伴侣有成长的潜力,后者则是一种非常被动的不合理期待。

童话故事《睡美人》里写:沉睡了100年的公主,什么也不用做,躺在那儿等着被王子亲醒,就能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现实却是,如果你就躺那儿什么都不做,根本就不会有王子来找你。

即使你费劲千辛万苦找到了王子,你也会发现他浑身上下都是贵族王子病等着你去治。

同样地,如果你抱着被治愈的期待去开启一段恋爱,并且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被治愈好,那么你也一定会失望离开。

黄维仁在《活在爱中的秘诀》中写道:

“如果一个人能出现持久的、发自内心的改变。至少需要有两个条件:

ta需要感受到爱;

ta需要有空间,有改变或者不改变的自由。”

如果你总想让对方改变,让对方做避风港,却一直都没有给予对方相应的爱和包容,那么你期待的改变恐怕永远都不会发生,ta 也很难成为你理想中的避风港。

改变是相互的,大风来了,也是要一起避的。

终究还是放弃了爱情选择了避风港(为了找避风港去谈恋爱的人)(10)

reference:

[1] Cramer, D. (2006). How a supportive partner may increase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34(1), 117-131.

[2] Cutrona, C. E. (1996). Social support as a determinant of marital quality. In Handbook of social support and the family (pp. 173-194). Springer, Boston, MA.

[3] Dweck, C. S. (2016).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New York: Ballantine.

[4] Vanover, B. (2016). Important Factors in Marital Success and Satisfaction: Marriage Counselors’ Perspectives.

[5] 黄维仁 (2010). 活在爱中的秘诀.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终究还是放弃了爱情选择了避风港(为了找避风港去谈恋爱的人)(11)

结婚焦虑 | 离婚建议 | 男性凝视

月经 | 抑郁 | 无性恋

阴暗面测试 | 微笑抑郁 | 识别PUA

终究还是放弃了爱情选择了避风港(为了找避风港去谈恋爱的人)(12)

终究还是放弃了爱情选择了避风港(为了找避风港去谈恋爱的人)(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