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自然区划 陕西地域狭长,从北至南可以分为陕北黄土高原、中部关中平原和南部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陕西黄土高原图?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陕西黄土高原图(你知道黄土高原的黄土是怎样形成的吗)

陕西黄土高原图

三大自然区划

陕西地域狭长,从北至南可以分为陕北黄土高原、中部关中平原和南部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域。

陕北黄土高原面积约89000平方千米,占陕西总面积的43.2%,它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驰名于世。这里既有世界上新生代第四纪发育最完整、厚度最大、大面积连续分布的黄土地层及发育完整齐全的黄土塬、梁、峁、沟壑地貌,又有蕴藏量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相当数量的石油、天然气。它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量重化工基地,目标是打造成“现代科技 资源开发”型的中国“能源硅谷”。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草原沙漠化严重,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占黄河年输沙量的48%,给黄河下游带来严重的洪水威胁。2002年陕西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你知道吗?

你知道黄土高原的黄土是怎样形成的吗?关于这一点,中外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其中“风成说”为多数人所接受。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地区。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粗大的石块留在原地成为戈壁,细小的沙粒聚成沙漠,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1500米,黄土厚度50米~80米之间,最厚达到150米~180米。黄土高原气候较为干燥,植被稀疏、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关中平原是冲积平原,是陕西工农业最发达、人口分布最稠密、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介于陕北黄土高原和陕南秦巴山地之间,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界秦岭,北接渭河北山。西窄东宽,东西长约300千米,海拔400米,总面积39064.5平方千米。关中平原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机耕、灌溉条件很好,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这个名称从战国时期就有了,因为这块平原地带的东西南北有四座雄关,居于四座雄关包围之中,所以被称为关中。东边是函谷关,也就是历史故事中老子骑着青牛飘然而过的那个关;西边是大散关,古代文人用“金戈铁马”来形容这个关;南边是武关;北边是萧关。关中在中国最早被形容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金城千里”是指关中平原四周为山塬、河川所环抱,犹如一座规模庞大的天然城堡。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汉中。我们都知道“天府之国”是用来形容四川的,其实“天府”最早是关中。战国时期,苏秦向秦惠王称颂关中时说道,“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陕西南部是由秦岭、大巴山组成的秦巴山地,有两山夹一川的地势结构。秦岭山坡北陡南缓,山势巍峨壮丽,海拔1500米~3000米,由北至南山势渐低,至汉中盆地已成低山丘陵。山势形成许多峡谷,水资源丰富,为建设中小型水利工程提供条件。大巴山海拔1500米~2000米,上游是峡谷深涧,中下游迂回开阔,形成许多“坝子”农田、村镇较为集中。秦岭、巴山的西部有汉中盆地,东部有安康盆地,是陕西主要的农业区和亚热带资源宝库,是水稻和油菜的生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