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核工业一路走来,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其间既饱含创业艰难百战多的坎坷,又不乏令人荡气回肠的激情时刻,既洋溢着自强奋发的主旋律,又体现着海纳百川的博大精深。自今日起,本栏目每日对核工业史上的1件大事进行回放和述说。尽管远不足以反映全貌,却可管窥中国核工业的成长历程。

01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在听取了李四光、刘杰、钱三强关于铀矿资源和原子能科学研究基本情况的汇报后,作出发展中国原子能工业的战略决策。

中日思考方式的不同(中南海里的一锤定音)(1)

1955年1月14日,周恩来写给毛泽东为发展原子能事业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的信

中南海里的一锤定音

中南海,这个在国人眼中颇具神秘色彩的地方,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知酝酿产生过多少影响共和国发展命运和走向的大政方针。然而,1955年1月15日下午3时许,从其中一间房间传出的阵阵笑声以及夹杂在其中的某个装置发出的“嘎嘎”声,却令人难以想象这是一个决定军国大事的场所。

这一天,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在这里召开,除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书记处成员外,彭真、彭德怀、邓小平、李富春、薄一波、刘杰等也参加了会议。而会议的重头戏,就是请地质学家李四光和核物理学家钱三强介绍与原子能发展息息相关的情况。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就发展原子能有关问题,请你们来上一课。”

当李四光介绍了铀矿资源勘查与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密切关系、分析了中国有利于铀矿成矿的地质条件并对中国铀矿资源前景作了预测之后,刘杰又补充介绍了在广西地区发现铀矿的情况。而后用于测量放射性的盖革计数器在测量从广西采来的矿石标本时不断地发出 “嘎嘎”声响,颇感新奇的各位领导人都高兴地笑了起来。

随后,钱三强介绍了世界上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原子能发展的概况和国内几年来开展原子能科学研究,聚集、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情况。他尤其谈到,在原子能科学技术方面,目前我们虽然还很落后,但是有党和国家的支持和强有力的领导,有苏联的援助,我们有决心和信心赶上去。

对于这些不久前刚刚从战火纷飞的硝烟岁月中走过来的共和国开国元勋们来说,原子武器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想当年,美国先后投放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两颗原子弹,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者之一。而在此前不久结束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使用原子弹也曾一度成为美国某些高层人士发出的威胁,以至于作为美国最忠实盟友的英国首相为此不得不紧急飞往美国进行规劝。

“你们要反对原子弹,你们必须要有原子弹。”国际著名和平人士、法国著名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对中国的告诫言犹在耳。

“我们只要有人,又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在征得大家的一致同意后,毛泽东一锤定音的话语宣示了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必胜信念。中国核工业从此起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核集团,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 010-65367827,邮箱 hz@people-energy.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