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出荀子《劝学篇》其大意为,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那么,作为党员干部无论是理想有多么远大,都得坚定的脚踏实地,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依法行政,坚持问题导向,沉住气、不浮躁,在工作中不贪图享受、不贪占便宜,坚决摒弃眼高手低心态,才能努力做一名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跬步无以至千里什么意思?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跬步无以至千里什么意思(积跬步以至千里)

跬步无以至千里什么意思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出荀子《劝学篇》。其大意为,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那么,作为党员干部无论是理想有多么远大,都得坚定的脚踏实地,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依法行政,坚持问题导向,沉住气、不浮躁,在工作中不贪图享受、不贪占便宜,坚决摒弃眼高手低心态,才能努力做一名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其从小爱好绘画,父亲便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同理,党员干部在处理日常的工作事务时,亦要有“画蛋”精神,需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通过不懈努力,让群众满意。

  成就与汗水往往是成正比例的。从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到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再到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等等如是。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总是抱怨组织“不公”,或是“大材小用”,却从来未尝从自身出发查找原因,想自己是否业精于勤,是否益加勤勉、谨保终始。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毋庸置疑,现实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面对“问题”,采取“老办法”,不注重总结经验、举一反三,就算是有所“变数”,也是“穿新鞋走老路”,结果让问题处理越变越复杂、应对失当;或是对于新的知识、技能,缺乏学习提高意识,片面的满足于当好“二传手”,把好政策的经给念歪,说到底就是“本领恐慌”。为此,唯有具备“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一刻不停地学习,一刻不停地提升本领,学到底、悟到位、抓落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从而炼就过硬的本领。

  法国作家福楼拜,他的窗口面对塞纳河,由于他经常勤奋钻研,通宵达旦,夜间航船的人们常把它当作航标灯。他的学生莫泊桑,从20岁开始写作,到30岁才写出第一篇短篇小说《羊脂球》,在他的房间里可以看到草稿纸已有书桌那么高了。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财。”数学家陈景润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沉浸在数学中,常常废寝忘食。那么,作为党员干部,就得善于学习与思考,使思想、能力、行动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实则,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人只有在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后,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才能不断取得进步。而作为党员干部而言,要志存高远,做一个勤劳有志之人,锤炼好自身的党性修养,不断提升自我的精神世界。

  作者:余志勇

编辑:杨婧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