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 岸,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也是世界上 唯一跨欧亚两大洲的城市

伊斯坦布尔城市起源(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1)

伊斯坦布尔城 区被博斯普鲁斯海峡分成东西两部分,全 长1560米的博斯普鲁斯吊桥宛如一根纽带 将欧亚两部分城区连结为一体。伊斯坦布 尔曾先后是罗马、拜占庭、奥斯曼三大帝 国的首都,是一座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世 界名城。

千年都城

公元前660年,希腊人在依山傍海的伊斯坦布尔建立城市。公元330 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进行重建,并将首都迁至这里,称其为君士坦 丁堡,意为“君士坦丁之都”。公元 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和 西罗马,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在其后的数百年间,一直是地中 海东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公元 7 世纪以后,东罗马帝国在国家和 社会发展上已同早期罗马帝国大不相同,因而历史上称为“拜占庭帝 国”,这里便成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1453 年,穆罕默德二世统兵攻占 这座设防坚固的古城,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声势显赫的奥斯曼帝 国,并定都于此,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城市起源(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2)

博斯普鲁斯海峡

博斯普鲁斯海峡又称伊斯坦布尔海峡。它北连黑海,南通马尔马拉海和地中海,把土耳其分隔成亚洲和欧洲两部分。海峡全长30.4千米,最宽处为3.6千米,最窄处708米,最深处为120米,最浅处只有27.5米。海峡两岸分属欧亚两洲,但景色十分相似:草地、树丛,片片翠绿;高楼、小屋,点点朱红。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遗留下来的巍峨王宫,傍水耸立,古堡残垣,矗立岸边。在海峡的中段,两岸各有一个公元 14~15 世纪的古堡,历史古迹与海峡的自然风光相映生辉。博斯普鲁斯海峡已成为伊斯坦布尔的 著名旅游景区之一。

伊斯坦布尔城市起源(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3)

朵马巴恰皇宫

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眺望朵马巴恰皇宫,很难不被它那壮丽的615米长的大理石立面所吸引。巴洛克风格的繁复加上东方线条,让朵马巴恰皇宫宛如“博斯普鲁斯海峡皇后”般尊荣,其内部装潢更丝毫不输给其他宫殿。公元19世纪中叶,当庞大的老皇宫托普卡帕宫费用过高、入不敷出,使用也不够现代化时,奥斯曼君王将原本是木质结构且面积又小的朵马巴恰皇宫,改建成富丽远超过欧洲任何一座皇宫的苏丹居所。新皇宫与近代土耳其历史的关系深远,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位总统凯末尔以此为官邸,并在此和许多国家领袖会谈新土耳其的建国方略和世界和平。这里也是他去世的地方,皇宫中的每一座时钟为此凝结了时间,定时在九点零五分。

伊斯坦布尔城市起源(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4)

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

在海峡南端的最窄处,飞架着世界第四大吊 桥、欧洲第一大吊桥──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它 气势雄伟,连接着欧、亚大陆。大桥于1970年动 工兴建,1973年建成。整座桥长1560米,桥面宽 33米,桥身高出水面64米,跨越水面1074米。桥 的两端各有一呈“门”字形的高达165米的桥塔。 水中没有大桥桥墩,整个桥身以两根巨大的钢索 牵引,支撑着整个桥面,整座大桥宛若一条长虹 飞架在海峡两岸,沟通了欧亚两洲的交通和运输, 方便了两大洲人民间的交流。

伊斯坦布尔城市起源(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5)

地下宫殿

地下宫殿并不是真正的宫殿,它是查丁尼大帝在公元532年建造的蓄水池。在 伊斯坦布尔有多处这样的蓄水池。这座地下的超级大宫殿长 140 米,宽 70 米,高 9 米,共有 300 根大石柱支撑起穹顶。石柱以 12 根排列,一根根从水底直升而起, 宛如一片柱林。如此多的石柱是为了减缓水压对宫殿的冲击。

地下宫殿引起世人注意的两个焦点是泪柱和两个被压在柱底的美杜莎头像。 泪柱上神秘的泪痕其实是树纹及孔雀眼的纹路。美杜莎是希腊神话中的魔女,地下 宫殿里两个不规则摆放的美杜莎头像据说是用来镇魔的。这为地下宫殿增添了神秘 的色彩。其实,柱底之所以有两个头像,是因为巨柱不够长,必须在柱底下再垫一 个支撑物。这就是柱底有两个头像的原因。另据考证,两尊美杜莎头像一倒一立的 放法则是随意而为之,而非故意的。

伊斯坦布尔城市起源(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6)

蓝色清真寺

蓝色清真寺又称苏丹·艾哈迈 德清真寺,建于公元 17 世纪。清真 寺的大圆顶直径达27.5米,另外还 有30个小圆顶,大圆小圆相互叠映, 煞是好看。蓝色清真寺的美主要表 现在其独特的内部装饰与光影在建 筑中的应用。整座清真寺内部装饰 着 2 万多块蓝色瓷砖,因此被称为

“蓝色清真寺”。釉面瓦组成的复合 蓝色有着无数不同的层次,如果仔 细观察,还能辨认出其他的颜色。清 真寺内铺满了厚厚的深红色地毯, 富于伊斯兰民族风格。阿拉伯书写 艺术在清真寺里也有着极好的体 现:支撑大圆顶的四根大柱直径 5 米,柱头上蓝底金字的阿拉伯文和 附在柱身的黑底金字的阿拉伯文, 美得像艺术花纹。清真寺的另一美 丽体现在:阳光穿过260个小窗,进 入宽敞的空间,融入呈圆型排列的 昏黄的玻璃灯光中,大大缓和了由 数万块蓝色瓷砖产生的炫目之感,令 整个室内看上去像是个虚拟的空间。

伊斯坦布尔城市起源(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7)

赛马场广场

在蓝色的清真寺旁、阿梅特公园的西侧,有块长型空地, 这就是赛马场广场。广场上的主要建筑有德国喷泉亭、三座纪 念碑及博物馆。过去这里是人兽相斗的竞技场,如今观光成了 它的主要用途。

伊斯坦布尔城市起源(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8)

广场上的三座纪念碑象征拜占庭帝国的隆盛武功。最靠近 喷泉亭的是“君士坦丁纪念柱”,碑上记录了君士坦丁大帝的丰 功伟业;位于广场中央的蛇柱纪念碑,半截在地底下,黑黝黝 的柱身上缠着一条九头蛇,是君士坦丁大帝从希腊德尔菲的阿 波罗神殿搬来的;最远处的方尖碑是拜占庭皇帝从埃及尼罗河 畔的卡纳克神殿搬来的,这根方尖碑一直被视为世界上最宝贵 的文化遗产之一。

伊斯坦布尔城市起源(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9)

苏雷曼尼亚清真寺

苏雷曼尼亚清真寺建于公元 16 世纪 中期,当时正是奥斯曼帝国国力最强盛的 苏雷曼大苏丹统治时期,所以苏雷曼尼亚 清真寺也可以说是奥斯曼建筑的最高代 表。清真寺大圆顶直径26.5米,由四根高 53米的粗大石柱支撑。整座清真寺位于一 个完整并相对封闭的空间内,但可以通过 数个开放式拱门和外界自由联系。清真寺 内部装饰采用对称细腻的手法,从而产生 出一种清亮的美。寺内的圆盘上都是当时 土耳其最伟大的书法家的作品,更增加了 清真寺艺术性的完整性。

苏雷曼尼亚清真寺风格不同于蓝色清 真寺。其取胜之处在于整个建筑到处散发 出崇高庄重感,它不以华丽取胜,而是谨 守传统的奥斯曼建筑风格,内部各空间紧 密有机地相结合,各种造型的玻璃窗和红 白砖拱的搭配也都协调而不夸张。

伊斯坦布尔城市起源(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10)

卡里耶博物馆

卡里耶博物馆其实是一处教堂,原名是柯拉修道院 教堂。建于公元 5 世纪的卡里耶修道院教堂在奥斯曼帝 国时代被改做清真寺,在苏丹的保护下,教堂墙上修筑 于公元 13~14 世纪绝美的马赛克镶嵌画作只被涂上灰 泥,并没有被挖除破坏。卡里耶博物馆的马赛克壁画叙 述了基督及圣母的一生,从天使报喜、基督诞生马槽、基 督行使神迹,到基督赐福、圣母的生与死及各位圣徒使 者,每一幅虽都略显残破,但色泽依然完整,人物表情 都栩栩如生,即使历经数百年的尘封,依旧具有高度的 艺术性。

伊斯坦布尔城市起源(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