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的温暖(新春走基层就地过年)(1)

新春走基层的温暖(新春走基层就地过年)(2)

留津过年的环卫工人一起包饺子

新春走基层的温暖(新春走基层就地过年)(3)

快递员春节不休息

新春走基层的温暖(新春走基层就地过年)(4)

电力员工坚守岗位

新春走基层的温暖(新春走基层就地过年)(5)

菜市场商户春节留津过年

“守护大家过好年 我们才安心”

“虽然今年不回家了,但在这儿和同事们一起过节,保障好家家户户在节日里的安全用电,心里感到很踏实,也很有意义。”节前,记者采访了国网天津城东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正值调控员马林,了解他们如何度过这个春节。

调控中心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调控员是保障区域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眼睛”和“大脑”。

开始采访时,这个今年刚满30岁的小伙子,眼睛便一直盯着屏幕上的数据,监测着电网运行情况。马林是调控中心党支部的青年党员,老家在河南,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他发扬模范带头作用,冲锋在前,近一年时间都坚守在调控运行岗位。而立之年,父母总是牵肠挂肚地惦念着他的婚事。他原计划去年劳动节假期带女朋友回家见家人,但由于防疫保电的责任搁浅了。而今年过年,他依旧要在岗上值守,父母的热切期盼又一次落空了。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也很严峻,党和政府倡导就地过节,我爸妈很理解,也嘱咐我不要想家,好好工作,得空儿多带着女朋友视频通话,让他们多看看。” 马林腼腆说着,不时地翻动着手中的资料。

“您稍等一下。”这时,调度室内的电话响起。“您好我是城东调度马林,好,立刻查找。”马林一边通话,一边飞速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这边电话刚刚放下,另一部电话又响起,他迅速拿起听筒,接听来电。4分钟后,一切安排妥当,他才抬起头来对记者说:“实在不好意思,刚才保电人员核实数据,让你久等了……”

据了解,为确保春节期间区域内安全可靠供电,城东公司调控中心全体留津人员主动备班。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战“疫”中的责任与担当,为万家幸福和团圆保驾护航,用心用情点亮璀璨夜空。(戚帅)

“过年都能买到鲜菜我就开心了”

“一定要保证每天的水果和蔬菜都是新鲜的,春节期间人流大,必须保证好蔬果上架,要咱老百姓都能买上放心食品。”梁文和小组的人说。

今年30岁的梁文是湖北武汉人,来津工作已经五六年了,作为人人乐超市津塘路店生鲜区的经理,这段日子忙碌的节奏越来越快。说起留津过年,梁文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了,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要坚守岗位。“今年不同于往年,留津过年的人多,所以我们今年特别忙。” 梁文告诉记者,今年公司给留津过年的人发了红包,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大家坐在一起包饺子,相信会特别开心,也一样有家的感觉。说起遗憾,梁文的表情有些凝重,“想家是肯定的,特别是长辈都在老家,岁数也大了,特别想念,但是疫情防控期间,咱干的还是服务工作,就不能有怨言了。”

像梁文这样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员工,你或许不会注意到他们,但正是他们保障了我们平安祥和的春节,温暖了这座城市。(戚帅)

过小年吃饺子 贴春联送祝福

“来来来,饺子出锅了,大家趁热吃”,随着一声吆喝,大家都坐到桌前,欢声笑语,好不热闹。2月4日是北方的小年,在河东区第二中心小学里,学校领导和响应就地过年的留津老师共聚一堂,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吃饺子、过小年。

几位留津过年的老师边吃饺子边为记者做起自我介绍,“我叫刘晴,老家在山东,前段时间我父母已经从老家过来了,今年我们打算在天津过年。”一旁来自河北省的胡亚琴说道:“我们这些父母在老家的,想了个好方法,‘云过年’,两边儿通过手机视频连线,一起吃年夜饭,一起看春晚。”

去年9月刚刚参加工作的石润泽也来自河北省,虽然回家的路途不远,但她仍然选择留津过年,她告诉记者,家里人都挺支持她的做法,让她等疫情平稳了,再回家好好团聚。

来自河南省的赵丹本来今年1月要举办婚礼,因为她和爱人都不是天津人,一个婚礼他们要往返三地。“我俩都觉得这样风险太大了,就决定把婚礼延后了,今年过年我俩一起在天津过。”赵丹笑着说。

有人心怀喜悦,也有人将哀伤化为动力。前不久,于娜娜的奶奶去世了,远在山东的父母决定丧事一切从简,也让她不用来回奔波。于娜娜说:“无论我身在何方,都会把奶奶对我的爱记在心里。”

第二中心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张蕾表示,学校根据区教育局下发的相关工作精神,精心组织关心关爱留津过年教职工活动,除过小年包饺子外,学校还有给留津过年教职工送春联贴吊钱等活动,向他们送上新年的祝福。(石晓钰)

内高班学生的多彩生活

在这个寒假,第七中学西藏内高班和第四十五中学新疆内高班的学生们需要留在天津过年,每逢佳节倍思亲,小小年纪的他们独自在外求学,学校为了让孩子们在津城开心过年、快乐过年,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第七中学,为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丰富学生文体活动,学校安排了有趣的学习和社团活动。每天上午,老师们为学生精心准备了复习课,安排好学生的学习内容。下午还有社团活动更能让学生们活跃起来,舞蹈社团让学生陶醉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舞”林深处;棋类社团的学生们在棋盘上排兵布阵,一较高下。学生斯朗拉珍说:“第一次在天津过春节,学校为我们安排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冲淡了大家想家的情绪。而且我们每天还可以跟家人视频聊天,说说每天的生活,说说这个难忘的春节。”

第四十五中学也为新疆内高班的学生安排了多彩的寒假生活,爱国教育活动、思政教育讲座让学生们通过聆听艰苦朴素的感人故事,激励学生要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学校还开设了书法、国画、篆刻、太极拳、足球篮球、编织、国旗护卫队、舞龙等20余门课程,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学生亚合尔亚·艾力说:“假期我参加了篮球社团和合唱社团,学习了不少新知识。学校还举办了春节联欢会,大家载歌载舞,特别开心。” (石晓钰 刘小萌)

老人院里过春节

春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节日,自今年1月起,区民政局组织各养老机构多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及时传达市民政局通知,调整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先后多次分组实地督导检查辖区内各养老机构疫情防控部署情况,在做好各项疫情防控的同时,指导养老机构加强老年人心理调节,引导老人保持正常作息、规律生活。老人院也从餐饮、文化活动等方面加强保障,积极响应就地过年,让老人院的春节更暖心。

日前,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住在椿萱茂(天津东站)老年公寓的唐锦荣奶奶,唐奶奶今年88岁,她和92岁的老伴黄克礼一起住在这里。唐奶奶说:“这儿每天给房间紫外线消毒,给我们测量体温,身体有什么不舒服也有医生和护士。在老年公寓住习惯了,我们也都不愿意来回跑动。现在快过年了,我们已经开始布置房间了。”

椿萱茂(天津东站)老年公寓总经理李丽表示,老年公寓从小年开始就有做糖瓜、包饺子、和家属视频连线等活动。过年期间的饮食菜单也都是根据年俗安排的,比如: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盒子……会尽力让老年公寓的春节更有年味儿。(石晓钰)

春节不回家 坚守岗位一线

随着春节的临近,人们回家团圆的心情愈加迫切,但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很多人选择留在天津过年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公安河东分局富民路派出所情报指挥室内的内勤民警王超就是其中的一员,王超的老家在内蒙古兴安盟,2018年研究生毕业后,王超考入富民路派出所,至今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了,严谨、细致、扎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是领导和同事口中对王超的一致评价。王超的丈夫也是公安系统的一名工作人员,有时候忙起来,两个人一个月也见不上几次面,全靠视频通话联络感情。去年年初,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王超将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女儿交给患病仍未痊愈的母亲照顾,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战“疫”一线,从没有一句怨言。王超说:“家里人都特别支持我的工作,为了让我安心工作,他们承担了很多、付出了很多,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了,但他们也表示很理解、很支持。”在富民路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后,王超还主动承担起所内情报指挥室内的指挥调度工作,带领情报指挥室多名同志轮值情报指挥室内全天24小时的勤务。王超告诉记者,“虽然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过年,但坚守在自己的第二故乡天津,跟同事们在一起,依旧是个团圆年。”(赵文君 王巍)

春节不回家 卖菜生意忙

菜市场是最能体现出年味儿的地方,春节前,大家都忙着采买新鲜蔬菜。在向阳楼菜市场张淑梅的菜摊前,挤满了来买菜的市民,大家都在为除夕的年夜饭做好准备工作。在张淑梅家的菜摊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蔬菜,菜品全、价位合理,微信群买菜、送货上门也是她家的一大特点。

张淑梅是河南人,六年前跟着丈夫来到天津,租了市场里的一个摊位做起了卖菜的生意。“来天津这几年,每年过年都回老家,今年春节我们决定不回老家了,我俩计划着除夕、春节这两天早收会儿摊,早点儿回家,跟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视频聊聊天,毕竟这一年到头的都是凌晨三四点钟就起来上菜,挺辛苦的,过年也给自己放两天假。”张淑梅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要说不回老家过年,心里确实有点儿遗憾,毕竟父母和孩子都在老家呢,挺想他们的。不过,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咱可不能给大家添乱。”在向阳楼菜市场,像张淑梅这样春节不回家的商户还有很多,大家说这是用实际行动真正做到“帮忙不添乱”。(赵文君)

就地过年也有家的感觉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而对于环卫工人来说,春节意味着忙碌。作为城市美容师,他们全年无休每天坚守岗位,默默奋战在第一线,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今年,为了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越来越多的环卫工人选择了就地过年、坚守岗位。

河东区大王庄环境卫生队站区分队21名环卫工人全部选择了留守天津。来自河北的杜书英,今年是她来天津的第5个年头。原本打算今年回家团聚的她,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留在天津。“我们这个行业,一到过年就特别忙。今年是我第一次不回家过年,说不想家那是假的,最惦记的还是我那一双儿女。”谈起儿女,杜书英难掩内心的愧疚之情。“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得有人坚守。大家都聚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样,挺好的。”

杜书英只是今年留津环卫工中的一员。来自山西临汾的姚五生,已经连续9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作为退伍老兵,为积极响应就地过年倡议,今年姚五生仍然选择坚守岗位。“环卫过年是最忙的时候,我每年过年都不回家,都等别人都回来了我再回去。我是个当兵的,受过党的教育,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先大家,后小家;不管什么事儿,都是先别人,后自己。”

就地过年,年味儿不减。为了让环卫工人安心留在天津过年,河东区城管委工会也为环卫工人送出“大礼包”和“安心过年礼”,让环卫工人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安心、暖心在天津过好这个春节。(彭娜)

春节快递不打烊

今年春节期间网购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各大快递公司纷纷发布公告表示,今年春节期间快递不打烊,提前储备运力,让快递平稳运转。

许多快递员都选择了留津坚守岗位。中国邮政的快递员王学平来自河北省保定,去年来到天津做快递员,今年第一年不和家人过春节。他告诉记者,接近春节,快递比较多,平均一天送四五百件快递。“今年春节快递不打烊,除夕我们也不休息,我们会尽快把快递送到居民家中,不耽误大家过年穿新衣服,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是能为大家服务我也挺自豪的。”(潘莹)

来源: 天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