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多年前,唐代大文豪韩愈宦游这里,留下了“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800多年前,宋代理学宗师朱熹途经这里,发出了“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的赞叹,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富硒温汤小镇?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富硒温汤小镇(做特色小镇的样板)

富硒温汤小镇

1200多年前,唐代大文豪韩愈宦游这里,留下了“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800多年前,宋代理学宗师朱熹途经这里,发出了“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的赞叹。

这里,是江西省宜春市。从宜春城区沿西南方向驱车约15公里,便来到融山、石、林、泉、瀑、湖、竹海为一体,集雄、奇、幽、险、秀于一身的明月山。明月山下,有一座以“温汤”命名的小镇。多年来,温汤镇坚持生态保护,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路子,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乡镇”“全国美丽宜居百强小镇”“中国最佳旅游休闲目的地”“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国家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傍晚的温汤镇,中心广场灯光璀璨,成群的人或打着太极拳,或跳着广场舞,更有不少人拎着水桶从温汤古井中打上温泉后露天泡脚。温汤镇得名于温泉,获益于温泉,这里温泉日流量达10000多吨,一年四季不绝,平均水温常年保持在68℃-72℃,富含硒、偏硅酸等20多种矿物质元素,属国内外罕见富硒温泉。

温汤镇上有许多因温泉而到此定居的外地人。2017年1月,上海的朱吉英退休后来到温汤购房定居,并成为居民们自发组织的具有公益性质的老年大学管理人员。她说:“现在我已经是温汤人了,希望能为建设一个更加完美的温汤尽一份力。”像朱吉英这样从外地前来定居养老的新温汤居民有18000多人,大多来自江浙沪,他们见证也助力了温汤镇的发展繁荣。

然而在多年前,温汤镇只是个“藏在深山人不知”的偏远山乡。易祖恩是地道的老温汤人,他1979年参加工作,2016年退休。易祖恩介绍,20世纪70年代,温汤山民们家里都很穷,从1984年到1990年,农民生活有了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2005年,明月山管委会成立后发展加快,从之前的几十栋烂瓦房发展到现在的秀美小城镇。

温汤镇的发展繁荣,既在于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更在于这里的干部群众对资源的有效保护、善加利用。宜春爱惜温汤温泉,建立温汤温泉水供应总量控制和用水指标动态管理机制,出台《明月山风景区古井温泉水使用管理规定》《明月山风景区温泉水资源保护方案》,采取温泉供水总量控制、限额配水、有偿用水等措施,杜绝随意取水用水的浪费现象。对经营性用水企业用水指标实行动态管理,督促用水企业加强精细化、科学化管理,避免粗放经营和浪费。“我们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温汤古井和温泉水水源地。”宜春市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党工委委员袁成宇说。

依托富硒温泉、富硒土壤资源,温汤镇着力打造“富硒 大健康”“富硒 旅游”的双产业发展体系。“近年来,我们在规划建设管理、丰富产业形态、创建宜居环境、深耕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7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17年,实现财政收入1.7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8万元。”镇党委书记杨文刚说,温汤镇的做法一是培植富硒温泉产业,逐步形成“浴、饮、疗、食、美容”全方位的硒泉康养产业链;二是培植富硒有机农业,采取“公司 农户 基地”发展模式,开发富硒大米、富硒菊花、富硒石斛、富硒盐皮蛋、富硒果蔬、富硒大闸蟹等有机农业产品,形成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旅游开发为一体的富硒农业产业链;三是培植旅游服务业,逐步形成以富硒温泉旅游为核心,以旅游与农业、乡村、健康、科技、教育等有机结合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全镇旅游接待床位达10000张,可同时容纳10000人用餐,足以满足游客的不同层次需求。

“我们将以特色产业和环境资源为基础,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以产城人文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以旅游为引擎与目标归宿,以产业链开发为盈利核心,进一步提升明月山国家5A级景区品质,将温汤打造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温泉旅游名镇、世界一流温泉健康名镇和全国特色小镇的样板。”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雷恩奇说。(记者 胡晓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