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国男神,最近频频刷屏。

他就是「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一边是《奇异博士2》最新预告释出。

短短两分钟,信息量爆炸!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1)

各种造型的奇异博士,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又是要席卷全球票房的节奏。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2)

而另一边,本尼主演的《犬之力》拿到奥斯卡12项提名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3)

他在片中全裸、爆粗、毁形象,演技登上新高峰。

再次向奥斯卡影帝发起冲击。

今天,鱼叔就来聊一聊——

《犬之力》

The Power of the Dog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4)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5)

故事发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西部。

摄影师阿丽·维格纳镜头下的西部景致,如诗如画。

飞扬的尘土,轰鸣的牛群,不羁的牛仔。

以及远处起伏的山峦,好似人体的曲线。

然而美景之下,却酝酿着一场罪恶。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6)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7)

本尼饰演的牛仔菲尔,在当地很不受待见。

他总是蓬头垢面,不修边幅。

待人冷酷无情,刻薄粗鲁。

菲尔和弟弟一同经营着家族的牧场。

却经常取笑弟弟,用「胖子」的称呼羞辱他。

对方的反应大多是保持沉默,无可奈何,或许是早已习惯了这般嘲弄。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8)

一次,他们来到一家旅店歇脚用餐,老板娘是个带儿子的寡妇。

菲尔一进店就流露本性,企图让店里所有人屈服于他的淫威。

他出言不逊,嘲笑老板娘儿子折纸花。

还变本加厉地拿纸花点烟。

惹得儿子当场自闭,老板娘委屈大哭。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9)

待菲尔离开后,他弟弟前去安慰老板娘。

两人一见钟情,坠入爱河。

没过多久,弟弟就把她娶回了家。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10)

本是好事一桩,菲尔却怒不可遏,甚至对着马厩里的马出气。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11)

于他而言,突然闯入的弟媳像是一种莫名的威胁

因为她代表着陌生,异性,不可控。

菲尔始终不待见她,只将其视作贪图钱财的小人。

一有机会就奚落她,使她痛苦不堪。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12)

最过分的一次,弟媳正准备在大厅里弹钢琴。

菲尔却在楼上弹拨班卓琴,故意扰乱她。

两种声音交织,班卓琴的声音逐渐盖过钢琴声。

就像一股锯齿状的暗流,无形之中将弟媳推向崩溃边缘。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13)

假期到来,弟媳的儿子彼得从学校回到牧场。

他身穿白色运动鞋,衬衫,黑色休闲裤。

与周围粗狂的牛仔们格格不入,所以时常遭到捉弄。

菲尔也对彼得流露出一种生理上的鄙夷。

认为他过于柔弱,缺少男子气概。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14)

可不久后,菲尔在彼得身上看到了某种相似性:

异类的孤独

只不过,彼得在现实中是受排挤的那一个。

而菲尔高高在上,旁人难以接近,实则只为尽力掩饰内心的孤独。

菲尔总是习惯性远离人群,独自到河里裸泳

其实,这也隐晦地交代了菲尔的性取向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15)

在菲尔眼中,彼得像是一只温顺的猎物。

所以他开始主动接近彼得。

教他骑马,答应用兽皮为他编一条绳子。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16)

而彼得则无意中知晓了菲尔的性取向秘密。

他没有急于戳破,反而想办法利用这个秘密。

一步步策划复仇计划,他要替母亲除掉菲尔。

直到菲尔入套,彼得的计划得逞。

所有人的生活,也将就此发生改变。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17)

这部电影的剧情直接,人物少,关系也简单。

那么它靠什么留住观众两个小时呢?

贯穿始终的冲突

影片中的三位男主角,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质。

三方之间互相形成制约。

蒙大拿广阔无垠的平原,就像一个围栏的兽圈。

他们身处其中,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角力。

菲尔,是狂野西部的化身。

他不爱洗澡,宰牛时不戴手套。

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是对特权生活的反抗。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18)

而弟弟早已对「斯巴达式」的生活感到厌倦。

他渴望回归家庭,寻求安定。

结婚后,他设宴邀请父母以及上流社会的人。

他对菲尔提出的唯一要求是:梳洗后才能上桌吃饭。

可菲尔拒绝了。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19)

这就是兄弟间的冲突。

它在电影中被巧妙地类比成西部荒原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

这也暗合了故事的时代背景。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社会正在转型。

灯红酒绿的城市文明,冲击着原始的游牧生活。

电影的另一层冲突,在菲尔和彼得之间。

他们的冲突意味着对权力的争夺,也是西部永恒的话题。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20)

显而易见,在电影前半段,菲尔牢牢把持着主动权。

毕竟两人第一次见面,菲尔就烧毁了彼得心爱的纸花。

他处处展现居高临下的男子气概,唯独在面对彼得时,显得有些无力抵抗。

而彼得看上去弱不禁风,人畜无害,却暗藏邪恶的意图和残忍的手段。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21)

在后续的相处过程中,两人渐渐完成了权力的更迭。

其中最明显的一次场景,发生在山脉前。

菲尔指着远处的山脉,问彼得看到了什么。

这原本是一次刁难式的发问。

因为就连菲尔也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出来。

怎料彼得脱口而出:「一条狂吠的狗。」

菲尔大吃一惊,他难以相信彼得竟能一眼看穿。

彼得接着补充说,其实早在他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就发现了。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22)

那时起,在两人的关系中,彼得已逐渐占据上风。

后来,彼得可以从容地在菲尔面前点起一支烟。

然后缓缓递到菲尔的嘴边。

那一刻,正式完成了权力的交接。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23)

直到电影结尾,最「阴柔」的彼得,杀死了最「阳刚」的菲尔。

事成之后,彼得站在窗口向下望。

他看着母亲和继父拥抱在一起,露出满意的笑容。

因为他知道,这个家庭内再也不会有人能威胁到他们。

而菲尔弟弟对此似乎也很满意。

他不用亲自动手,也能就此摆脱兄长的压制。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24)

《犬之力》中存在大量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这些冲突不是正面交锋,也不够跌宕起伏。

相反地,都被包装成了一种克制冷静的情感

以极其古典,庄严,优雅的方式呈现出来。

真正彰显了大师风范。

就好像犬形的山的影子,不动声色,藏刃于心,杀人无形。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25)

最后,说回电影有些拗口的名字——

犬之力」(power of the dog)。

它出自《圣经·旧约·诗篇》:

「救我的灵魂脱离刀剑,救我的生命脱离犬类。」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26)

其中,「」指代一个人最本真,最诚实的特质;

刀剑」指代足以摧毁自我的力量;

犬类」指代通过摧毁他人而汲取养分的邪恶势力。

那么,这些在电影中又分别是什么呢?

要找出对应的关系,先要找出电影的主题。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27)

尽管《犬之力》是一部西部片,但却充满了修正主义

它反英雄主义,解构牛仔神话。

片中没有西部片常见的酒吧恶棍,左轮手枪,子弹横飞。

因为在《犬之力》中最残酷的还远不是这些。

而是生活中的偏见和迫害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28)

所以,电影中的「我」就是菲尔和彼得。

「刀剑」是直接导致菲尔死亡的炭疽病。

而真正可怕的是「犬类」,即「犬之力」——

有毒的男子气概」(toxic masculinity)。

《犬之力》最终要讲述的是,「有毒的男子气概」如何摧毁一个人。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29)

正如坎皮恩挑选了本尼来扮演菲尔这个角色。

他的身材修长,面容瘦削。

无法直接从外形上感受到牛仔的气势。

所以他不断给自己「加戏」,迎合西部约定俗成的「牛仔风范」。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30)

其实菲尔本可以不必这么做。

毕竟他是耶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学的是古典专业。

随口一说,引用的都是神话故事。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31)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32)

可身处西部,菲尔不得不跟从,不得不强硬

以便证明他是这片土地最优秀的牛仔。

从而给自己的性取向作掩护。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33)

这个一百年前的故事之于当下,同样有着强烈的警示意义。

因为这种「有毒的男子气概」,随时可能被替换成其他观念

这些观念可以是结婚生子,是容貌焦虑……

它们都是「犬之力」。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34)

就拿最简单的「阳刚之气」来说。

许多男性在成长过程中接受过这样的规训:

男性以强硬为豪,以勇猛为傲,不可以柔弱,不可以哭泣。

许多人强迫自己向着这些所谓的「标准」靠近。

而那些与之相悖的表现,往往会视作异类,被迫害,被边缘化。

但。

又是谁规定男性就不可以柔弱,不可以哭泣呢?

卷福是英国人(英国男神卷福两次刷屏全球)(35)

《犬之力》所要反思的就是:

一味地屈从或迎合于某种社会偏见,会使人迷失自我,变得脆弱。

每一种偏见,每一种强加的限制,都是「犬之力」。

我们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沦为「犬之力」的猎物。

所以。

要么冲破偏见,要么被偏见裹挟至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