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班的学生,近四成眼睛存在屈光问题,近视的更超出6个百分点近日,东莞光明眼科医院为莞城某小学一年级全体新生进行眼健康检查,数据让家长和老师都担忧了医生提醒,为了避免孩子早早就成为“小眼镜”,需要增加孩子户外活动和锻炼,保障孩子睡眠和营养,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用眼行为,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孩子在户外玩会缓解近视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孩子在户外玩会缓解近视吗(让孩子多到户外玩吧)

孩子在户外玩会缓解近视吗

10个班的学生,近四成眼睛存在屈光问题,近视的更超出6个百分点。近日,东莞光明眼科医院为莞城某小学一年级全体新生进行眼健康检查,数据让家长和老师都担忧了。医生提醒,为了避免孩子早早就成为“小眼镜”,需要增加孩子户外活动和锻炼,保障孩子睡眠和营养,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用眼行为。

三年级之后,每年有10%学生近视

这次检查的数据显示,莞城该小学一年级10个班学生一共409人,36.65%的孩子存在屈光问题,其中近视人数(包括假性近视)6.67%,散光人数27%,远视人数2%,长眼轴0.98%。医生表示,散光及长眼轴的学生,后期近视的可能性比较大。

检查发现,有27%的学生存在散光问题。东莞光明眼科医院视觉训练专科主任刘祥开医生解释,轻度的散光是生理性的,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生理性散光可能会有轻度的增长。散光度数较大者,多为先天性的,后天的常为角膜疾病(如圆锥角膜)引起。轻度的散光问题不大,但是,散光的后期更容易近视,更加需要早期干预及长期监测眼部情况。检查中有4个学生尚未近视,但是眼轴比较长,他们接下来也非常容易近视。

单纯从视力角度看,普查的一年级的孩子,视力大部分都在1.0以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正常视力范围。刘祥开医生表示,但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发现,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年大约有10%的学生成为近视眼。所以,一年级没有近视,家长也不可放松警惕。

“远视储备”很重要

对于还没有近视的孩子,“远视储备”非常重要,决定着孩子日后近视的几率。刘祥开医生介绍,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眼轴也会不断增长,才从远视逐渐趋于正视化。如果小孩子“远视储备”不够,太早正视,则随着身体及眼球的发育,孩子很可能更早近视。所以,如果远视储备下降,正是近视出现的早期信号。

刘祥开说,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再加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过早的透支孩子的“远视储备”,负债后就成了“近视”,孩子视力下降就发生得更早了。

孩子近视,很多时候跟家长也有关系。刘祥开说,现在的家长都过分依赖孩子主动报告或者是免费的视力体检。实际上,如果孩子一直都生活在模糊状态下,从来没有体验过所谓的“正常视力”,他是不会主动和家长说“看不清的”。等到孩子自己说看不清了,基本上都是真性近视了。所以,家长应该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意识,在入学前、入学后每年至少做一次专业的眼健康检查。一旦发现孩子看电视坐得越来越靠前,孩子有皱着眉头、眯着眼睛或者斜着看东西的举动,那么,很可能是孩子有些看不清,需要尽快做检查已做防控。

提醒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容易导致近视

如何及早发现孩子的近视状况呢?首先,需要强化“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刘祥开医生建议,家长和学生都应该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孩子入学前、入学后后每年到眼专科医生处检查眼睛健康一次。

为了做好近视的防控,需要增加孩子户外活动和锻炼,减轻孩子课外学习负担,保障孩子睡眠和营养,纠正孩子不良用眼行为,掌握孩子视力健康状况,发觉其视力异常时,及时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

医生也建议建议学校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按规定配备教室照明,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调整桌椅高度,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运动,科学使用电子产品,每学期至少做一次视力监测。

最后,孩子每年要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至少一次的视力普查,建立眼健康档案。

【记者】欧雅琴

【作者】 欧雅琴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南方号~东莞市~健康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