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电影《胭脂扣》吗?

这部称得上香港电影史上经典的片子,梅艳芳饰演的名妓如花因被张国荣饰演的太子爷十二少的父母不接纳,而与他相约殉情自尽。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1)

然而十二少被抢救回来了,如花在阴间苦等53年,始终未能等到3811的十二少,最后终于在报馆记者(万梓良饰演)的帮助下,找到了贫穷潦倒的十二少。面对十二少的懦弱,如花将他当年赠予自己的胭脂扣归还,心死流泪离开了不属于她的人世间。

这是一部剧情片,电影中的时间穿越五十年,而影片中将这时间连起来的是一辆电车。如花与记者在电车上相遇,他们阴阳相隔却同处一部电车内,观看着窗外的城市,如花说,“我最熟悉的也只是电车”。

电车车厢的空间带有一种“景物依旧”的感觉,而车厢外的空间已是“人面全非”的事实,两者结合起来,正好道出了“时间流逝”的定律。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2)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3)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4)

除了《胭脂扣》以电车用作时间空间的表现外,香港也有不少电影场面配有电车的镜头。

比如李修贤追贼追上电车的《喋血双雄》、谢霆锋爬上电车追捕疑犯的《男儿本色》,比如陈冠希在电车上对钟欣桐表白的《新扎师兄》,比如张曼玉与刘德华沿电车路轨漫步营造浪漫气氛的《阿飞正传》,又比如汤镇业与夏文汐在电车里亲热的《烈火青春》,被喻为香港新浪潮电影史上最大胆的性爱场面,成为最经典的电车场面。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5)

《喋血双雄》剧照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6)

《烈火青春》剧照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7)

《阿飞正传》剧照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8)

《新扎师兄》剧照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9)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10)

电影《男儿本色》剧照

电车带有浓浓的香港味,不仅是港产电影的常客,成为了香港电影一道独特的风景;同时,又是一种廉价的交通工具,见证了香港百年的沧海桑田。

电车历史

在港岛行走的电车于1904年投入服务,跨越多个行政区域,称得上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陆上交通工具之一,见证城市的百年转变。

一、第一代电车(1904年)

香港的第一代电车全都是单层设计。当时电车有等级制,分成两类:头等电车及三等电车。

头等电车车厢有密闭空间,较为舒适;三等电车则乘客自由上落。两者车资相差一倍。一百多年前,乘坐电车是富有人家的专利。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11)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12)

头等电车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13)

三等电车

二、第二代电车(1912年)

第二代电车在1912年投入运营,仍是单层设计,但在车顶上加上公园式座椅。

此时,电车不再分开头等跟三等两种,变成一辆电车同时分设头等及三等座席。上层无瓦遮头,日晒雨淋,却是头等车厢。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14)

第二代电车

三、第三代电车(1920年)

1913年,第三代电车上路,除了在上层加上帆布帐蓬之外,与第二代没有太大分别。换句话说,第一至三代电车都是单层式电车,只是加建了上层座椅。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15)

第三代电车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16)

四、第四代电车(1925年)

1920年代中期,第四代电车投入服务,是现代电车初型。由于当时有轨电车在世界各地被淘汰,零部件生产商逐一倒闭,第四代电车从车身到大多数零部件都是“香港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据香港电车公司资料,在日本占领香港的当时,只有12辆电车仍可运作,运行路线也缩短至上环街市至铜锣湾之间。

而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电车成为了日本当局政治宣传的工具。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17)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18)

第四代电车

五、第五代电车(1950年)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香港重光。由于电车车体均为木制,维修受战火破坏的电车成本很高,因此电车公司索性重新设计及制造新电车。

现在,车队编号120的电车是唯一一辆仍然恒昌载客的第五代电车。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19)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20)

1960年代,香港人口剧增,为了短期内提升载客数量,双层电车陆续加挂一辆“拖卡”。

这些拖车是从英国一家客车厂定制车体等零部件,再由电车公司自行组装,只提供头等座席。

由于当时仍由售票员卖票,主电车下层三等、上层和拖车头等各需一人执勤,一列电车售票员连司机就需要四个人,运作成本不低。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21)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22)

六、第六代电车(1986年)

1980年代,第六代电车诞生。它与上一代电车外观没太大分别,不过绝大多数座椅由塑料取代木制椅子;钨丝灯泡以光管代替。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23)

第六代电车

七、第七代电车(2011年)

2009年,法国运输业巨头威立雅(Veolia)陆续收购香港电车股份后,最新一代电车于2011年面世,预计2021年全面取代第六代电车。

第七代电车告别木制部件,车架使用铝合金制造,马达也采用了新颖的省电设计。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24)

第七代电车

八、游览电车

除了提供日常载客服务,香港电车在1990年代还推出了专为游客或私人租用而设的旅游电车。如今市民或旅游团可以包租这些电车开派对或举办其他活动。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25)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26)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27)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28)

一百多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的发展,电车行经的区域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变的是,大部分电车仍然保持着没有空调的车厢,只装置有基本装饰的扶手、台阶、硬座椅,以及保留开放式的车窗设计,无论是晴天还是风雨天,每天都谨守岗位,尽其所能地服务市民。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29)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30)

电车车厢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31)

电车历史

电车路线

这支全球规模最大的双层电车车队,提供六条主要路线,行走坚尼地城至筲箕湾的一段长13公里的双程路轨,以及环绕跑马地的一段长约三公里的单程路轨。

电车公司旗下共有电车167辆,包括一辆游览电车、两辆供游客和私人租用的开蓬古董电车,以及三辆特别维修电车。

据统计,2015年,电车平均每天载客18万人次,在主要干道上,平均相距两百五十米便有一个电车站。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32)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33)

紫色路线:坚尼地城往返筲箕湾 (最远路线)

蓝色路线:坚尼地城往返跑马地

橘色路线:石塘咀往返铜锣湾

深绿路线:石塘咀往返北角

浅绿路线:上环(西港城)往返筲箕湾

红色路线:跑马地往返筲箕湾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34)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35)

​跳上二十年代风格的开篷电车,开始一个穿越香港的迷人旅程。你会遇到繁华街道,超现代城市景观及有历史意义的热点,电车线联系了香港丰富多彩的历史和现代文化,透过“电车全景游”发现香港活历史。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36)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37)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38)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39)

电车车费:

成人车费为2.30元,12岁以下小童为1.20元和年满65岁长者的车费则为1.10元。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40)

借着电车说爱你

如果你来香港,我会带你去坐电车。

我想带你感受慢生活的香港。我想带你体味文艺的香港。我想带你看看与以往印象所不同的香港。

坚尼地城

由东行线的起点站坚尼地城开始,带你游览香港历史最久远的大学——香港大学。

建于1910年殖民地时期,现已被列为香港的法定古迹。其最古老及极具代表性的建筑为本部大楼,采用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的花岗石柱支撑,顶部竖立钟楼,在棕榈树的映衬下,富有复雅气息。

我会为你在本部大楼拍张照片,因为这不仅是学生拍摄毕业照的指定景点,更是许多港产片的取景场地。比如电影《色戒》中学生们演戏的剧场取景地,便是本部大楼的陆佑堂。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41)

香港大学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42)

《色戒》剧照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43)

《玻璃之城》剧照

你还记得那篇讲述香港殖民地时期最神秘部门的文章吗?

对,就是那个简称SB的Special Branch政治部。如果你看过那文章,那你一定记得“白屋”这个名字。

在坚尼地城总站,有一座小山叫摩星岭,这里曾经是驻港英军的军事重地,“白屋”便在这里,它的前身是域多利拘留所。

殖民地时期,这里曾残害过多少爱国华人,如今虽然铁门深锁,但透过监狱高墙向内望去,依然会让人想起当年被迫害的烈士。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44)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45)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46)

深入摩星岭炮台(银禧炮台),可以看到这个曾经保卫香港的军事要塞和历史见证。

西环、上环、中环

一路向东,经过西环码头,这里有最美的日落。当斜阳的金光照到海面,海浪泛起耀眼的鳞光,再衬托船只的剪影,整个画面勾勒出优美的线条。

你若是想观赏,可以在黄昏时再回到西营盘这里,静静地捕捉这个绝美景致。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47)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48)

中上环不仅是香港商业核心地带,也是一个云集中、西经典建筑、怀旧茶居和小档的地区,以缓慢的步伐穿越大街小巷,感受休闲的香港。

这里有建于1906年被列为法定古迹的香港医学博物馆,采用英国爱德华式建筑风格,红砖外墙设计典雅,内部设有11间展览厅和草药园,展示上世纪的医学展品,珍贵且具有历史价值。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49)

来到中环,就必须走一走那条很有古老香港风味的石板街,这可是一级历史建筑,真正的街名叫做砵典乍街(Pottinger Street),是以第一任港督的姓来命名的。

由于往半山走的道路徒直,于是特意用石板铺设路面以方便行走,整个石板街的阶梯高度并不高,石板有新有旧,两边有很多铁皮屋摊档,售卖传统日常用品,也有补鞋和维修小档;

往上走,则是街头艺术之地,墙上绘画了七彩缤纷的涂鸦,电灯柱和扶手都是可爱的针织涂鸦(Knitffiti)。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50)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51)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52)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53)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54)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55)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56)

虽然石板街的阶梯高度不高,但始终是上坡路,走起来还是会有点累的,幸好有全球最长户外有盖行人扶手电梯,连接港岛中环商业区与半山区的行人交通系统——

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手电梯系统(Central-Mid-Levels Escalator and Walkway System,简称半山电梯)。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57)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58)

《重庆森林》剧照

启用于 1993 年,由有盖行人道、16 条可转换方向的单向自动扶梯和 3 条可转换方向的单向自动行人道组成,耗资2.4亿元兴建,全长800米,垂直差距为135米。

以德辅道中与皇后大道中之间的前中环街市为起点,贯穿多条狭窄的街道至干德道止;根据《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完成整个旅程约需时24分钟,而由干德道步行至皇后大道中行人天桥,共有782级楼梯。

每天,下行方向运行时间为上午 6:00 至上午 10:00 ,上行方向运行时间为上午 10:00 至午夜。

半山电梯附近还有不少景点,包括酒吧餐厅林立的苏豪区、百年历史的法定古迹旧中区警署建筑群与孙中山纪念馆、活化成元创方的三级历史建筑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等。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59)

旧中区警署建筑群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60)

孙中山纪念馆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61)

苏豪区

“天荒地老留恋在摩天轮”陈奕迅的这首《幸福摩天轮》你肯定也有听过,坐在高60公尺(大约楼层20层)的中环海滨摩天轮车厢环回饱覧香港维多利亚景致,无论日或夜或黄昏,都是一种浪漫的体验。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62)

如果在摩天轮上看香港的景色不满足,那么我们便到太平山顶去观赏全景观。

坐着山顶缆车穿梭过山林小径,登上山顶凌霄阁摩天台428,在位于海拔396米高的观景台向远望去,脚下的唐楼田土自然散落、远处的高楼大厦若隐若现,大自然的美景与巧夺天工的城市天际线无缝结合,无论日与夜,都可以感受繁华璀璨的东方之珠。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63)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64)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65)

​我特别喜欢那座圆拱门的建筑,所以,我一定要带你走一圈。那是建于1912年的终审法院大楼,其前身是最高法院大楼。

建筑风格呈现新古典主义,揉合了远东的建筑特色,大楼上蒙上双眼的泰美斯女神像右手持天秤、左手持剑,代表大公无私;大楼外部于1984年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66)

为什么喜欢呢?缘于那部浪漫的电影《人鱼传说》。钟丽缇与郑伊健被警察追的时候跑着跑着便跑到了这里。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67)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68)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69)

《人鱼传说》

湾仔

电车驶经庄士敦道,在那里有一幢楼高四层的建筑物,过往,它是一间名为和昌大押(The Pawn)的老当铺,现在变成了一所集展览、休闲娱乐的湾仔新地标。

踏上那条宽阔的阳台长廊,感受老香港的情怀,或者坐在餐厅里,边吃边欣赏窗外电车缓缓驶过。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70)

​蓝屋建筑群是湾仔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包括三座相连的历史建筑,分别为蓝屋、黄屋及橙屋。经活化的蓝屋建筑群,在2017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最高级别的卓越奖项,成为香港首个卓越奖项得主。

蓝屋

楼高四层的蓝屋,具岭南建筑特色,是目前香港少数还有露台的唐楼。

在历史上,蓝屋内曾经有一间二次世界大战前湾仔区内唯一的英文学校「一中书院」、一所为小孩提供免费教育的「镜涵义学」,还有一所由黄飞鸿徒弟林世荣的侄儿林祖开办的武馆。

蓝屋内的「香港故事馆」便讲述了香港小区的历史故事。

黄屋

黄屋建于1920年代,楼高三层。除了欣赏鲜黄色的建筑外墙外,黄屋内的「香港故事馆」讲述的是蓝屋建筑群的历史及建筑特色。

橙屋

建于1950年代的钢筋水泥建筑,曾用作贮木场。橙屋外墙是耀眼的橙色,整体建筑则展示了香港上世纪六十年代唐楼典型的实用主义风格。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71)

铜锣湾

电车在东行,会经过鹅颈桥街市。光听到“街市”二字,我想你肯定不会感兴趣,但是,如果我告诉你,这里可是香港很地道的生活文化——打小人的地点,你会想去看看吗?

铜锣湾的鹅颈桥底,这里面对三岔路口,是最佳的「三煞位」,也是最理想的打小人地点。

打小人时,老婆婆会燃点香烛、摆出木椅,筑成一个小小的摊子,然后祭出剪纸白虎,拿出拖鞋口中念念有词:“打你个死人头,打到你有气无得透!打你个小人脚,打到你无鞋挽屐走!”

(意:打你个死人头,打到你无法呼吸!打你的小人脚,打到你转身就得逃。)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72)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73)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74)

如果你在中秋节的前后来到香港,那么我会带你去大坑,你会发现在一片锣鼓声中,村民们从拥有逾150年历史的莲花宫出发,舞动着火龙在街道上穿梭,平日宁静的小巷因而变得火光闪烁。

舞火龙的传统源于19世纪,居民为求消除瘟疫而起,如今成了香特的风俗,2011年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火龙长达67公尺,光是龙头就有48公斤重!在一连三天的活动里,有近300人舞动火龙,每晚用上超过24000枝线香。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75)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76)

北角

号称小福建的春秧街,电车在市集里行走,是这条街的一大特色,电车的北角总站正处于春秧街街市的核心地带,所以走进这里,你会不时听到“叮叮”声。

由于附近有很多福建人聚居,因此有不少福建店家售卖地道食材和酱料,如自家制福建丸子、福建芋粿、家乡五香鸡卷等;又临近北角码头,街市不乏新鲜海鲜,新鲜蚝仔特别肥美,制作蚝饼味道一流。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77)

电车东行线的终点站筲箕湾,东大街有「食街」之称,大大小小的食店、小档多达数十间,无论早午晚或假日,经常挤满前来「扫街」的食客,是港岛区非常热闹的食街之一。

来到这里,鸡蛋仔、格仔饼、串烧、鱼肉烧卖、饺子锅贴、炸鸡等风味小吃的香味已扑鼻而来,叫人忍不住停下来要满足味蕾,那些港式小吃更令人勾起儿时回忆。

还有各式馆子,如家常小菜、人气鱼蛋粉、车仔面、米芝莲印度咖喱、煲仔饭、中式糖水、新派甜品等,选择多元化,准能把你喂饱。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78)

​如果你对海事有兴趣,那么海防博物馆应该适合你。

香港海防博物馆是由前身鲤鱼门炮台改建,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鲤鱼门扼守香港东面的海道,在军事战略上占了重要地位,例如在19世纪时抵挡由水道入侵的外敌、1941年曾保卫香港。

海防博物馆主要分为接待区、堡垒和古迹径。

堡垒是当年的核心防御地带,曾经共有18间相连的地下室,包括英军营房、弹药库和炮弹装配室等,现在这区主要展示由明、清两代、英治时期、抗日战争至今600年的香港海防历史,和400多件历史文物。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79)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80)

​鲤鱼门炮台于1887年由英军建成,依山而建,居高临下可以俯瞰鲤鱼门的狭窄水道。

由香港海防博物馆沿着古迹径步行,便是炮台,摆放着数樽大炮,包括1880年代的10英吋后装大炮、1890年代6英吋隐没式后装大炮、1870年代的5英吋第一型后装大炮及9英吋第一型前装线膛大炮等,最重型的10英吋后装大炮重达32,513公斤,可发射重226公斤的炮弹。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81)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82)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83)

电车沿线

虽然过去香港被殖民,但是别忘了这片土地上居住的始终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

在薄扶林道有一些拥有百多年历史的古迹建筑,如环境清幽的平台和青莲台,便是以往富裕华人聚居的地方之一。

建于1884年(清光绪10年)的鲁班先师庙便位于青莲台,是由当时的三行(木工、油漆、泥水)师傅兴建,供奉“百匠之师”鲁班,很多建筑业善信来此祈求工作平安顺利。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84)

​电车沿线的景点还有“舞照跳、马照跑”的跑马地马场(又名快活谷马场),铜锣湾的维多利亚公园、中央图书馆、避风塘,北角的新光戏院,现存最古老的庙宇之一、被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的谭公庙,“香港二级历史建筑”的天后古庙,“香港三级级历史建筑”的城隍庙等。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85)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86)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87)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88)

​香港人注重饮食调养,讲究平衡养生,中式保健食品如中药、人参、海味和燕窝等十分风行。

参茸海味店及中药店遍布各区,售卖全球精选的参茸海味,中药、燕窝、人参、干鲍鱼、干贝及海参等。

而上环因有多条干货及中药的批发街道而成为最实在的购买地,行走在永乐街(参茸燕窝街)、德辅道西(海味街),以及高升街(中药街),随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香港叮叮车湾仔站(香港你知道什么是)(89)

​中学时期读过作家小思的《电车》,文中这一段话印象深刻:

​“好容易捱到抗战结束,逃难时,爸妈都在战火中死去,我背着小包袱辗转回到香港来,上岸看见从小见惯的电车,再听到几下熟悉的铃声,忽然莫名的悲痛起来,也没想过男人站在街上哭有什么后果,便鸣鸣的哭起来。八年杂乱,亲人一个个死去,也只咬着牙,不流一滴泪。想不到,听见几下电车铃声,就哭得那么惨,真不明白什么原因。”

这是小思忆述自己的老师因抗日战争失去了家人,战后他返回香港时看到熟悉的电车,于是悲从中来,感触落泪。景物依旧,人事却全非,电车成了人们回忆的载体。

“看尽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這正是香港电车的写照。电车伴随着香港社会共同成长,它的故事,不只是香港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

(作者:曦念芃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指尖传递温暖力量,阳光照进网络空间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指尖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