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对任何一座城市、一个地区,100年,不过是方志上薄薄的一个篇章,但它背后的承载,却饱满而厚重。值此建党百年之际,我们立足上海的每个区,向历史深处凝望,重温红色记忆、回溯发展之路、赓续精神血脉。这其中,有波澜壮阔,也有岁月静好;这其中,有许许多多人、事、物,历经岁月洗礼愈发清晰可见。它们见证了一个百年大党的生生不息,它们塑造了一座城市的绝代风华。
100年前,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一处典型的上海石库门建筑内,代表全国50多位党员的13位革命者齐聚于此,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年轻的革命者们兴奋不已,他们怀着一种共同的历史使命感——为人民谋福祉。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中国的面貌从此改变。
100年后,这座寄托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石库门,仍岿然屹立且历久弥新。
每年,数百万人来到位于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瞻仰与宣誓,他们走出一大会址,眼前是一片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新天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面貌百年之变迁,可在当下生动感知。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就在黄浦区。黄浦区牢记“走在前列、不辱门楣”的殷切嘱托,让红色基因深深根植于这座城区,以为人民谋福祉为最大追求,各项工作力争走在前列。
基因
红色基因浸润在黄浦的血脉中:这里有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重要活动地,上海解放的第一面红旗在此地冉冉升起,兴业路76号更是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
作为党的诞生地所在区,黄浦拥有光荣与骄傲,更有着特殊的使命与担当,而首要任务就是:守护好这片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让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传承与赓续。
时间拨回到1920年,南昌路100弄2号,一幢不起眼的石库门里弄内,漆黑的书桌上堆满了各类待编校的文章,伏案的陈独秀正忙着为即将付印的《新青年》杂志做最后的校改工作。那年夏天,就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正式成立,酝酿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00年后,南昌路100弄2号完成了修缮和布展工作,与世人见面。人们发现,老房子历经百年变迁,几代居民住过,但风骨犹存,保存尚好。原来,住在这里的居民,世世代代口口相传:这里是红色印记,要保护、要珍惜,万万不可擅动。
1927年3月21日,上海80万工人在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的领导下,发起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了胜利。在起义过程中,许多起义命令的起草和发布,起义前的许多重要会议和准备工作,都是在西门路(今自忠路)361号内进行的。
90多年后,红色遗迹犹在,红色故事仍在传颂。“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发布命令的地点,就在我们这条弄堂里。如果你时间来得及,前面还有渔阳里……”石库门小区西成里的党员居民余美宝,每每看到游客在弄堂内寻踪,便会主动介绍小区以及周边的红色旧址。生活在这片红色街区的居民,自制“红色地图”,向途经小区的市民游客宣传这些红色纪念地。
百年来,守护与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感,始终扎根在黄浦党员干部群众心中。
红色基因的赓续,亦让这片土地迸发出更多精神力量。
1949年5月,伴随着上海解放的隆隆炮声,前身为华东军区特务团辎重连的八连开进了上海,执勤于南京路的霓虹灯下。在灯红酒绿的繁华街头,八连官兵拒腐蚀、永不沾,树立起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辉旗帜。
70多年过去了,“好八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薪火相传。每月20日,“好八连”、武警执勤四支队十中队、消防车站中队、南京路上好军医—海军长征医院、南京路上的永安公司、张小泉剪刀等商铺以及来自上海各区的志愿服务团队,走上南京路,服务一方老百姓。
红色基因厚植于黄浦各项工作,特别在党建方面,黄浦努力成为党建工作的先进所在地。
位于金陵东路上的石库门小区宝兴里,如今因旧改已人去楼空;但沿着蜿蜒的弄堂小道往深处走,“宝兴里居民福利委员会旧址”的铭牌赫然呈现。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个居委会“宝兴居委会”在黄浦诞生。在党建引领下,宝兴里由昔日“垃圾弄堂”变成了居民群众的美好家园,宝兴居委会也为早期上海居委会治理探路。
“居民的事情,居民说了算”,在上海基层社区激发居民自治的理念,最早始于黄浦区五里桥街道。1999年,五里桥街道诞生了党建引领下实现社区共治自治的“三会制度”,引导居民开展听证会、协调会与评议会。“三会制度”在上海各个社区复制推广,2017年被写入《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
中共一大会址 海沙尔摄
中共一大纪念馆 海沙尔摄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个居委会“宝兴居委会”在黄浦诞生 黄浦区供图
福祉
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了人民的福祉,这是始终如一的使命与责任。黄浦的建设者、治理者将这份使命与责任涵养于心,内化为行动的自觉。正是有了这份自觉,让黄浦无论在任何年代,都能自然“生发”出排除万难的勇气。
100年前,打浦桥一带,棚户区沿浜而建,纺织工人、码头工人、农夫村民居住其中。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原因,大批危棚简屋及二级以下旧里在上海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打浦桥一带的棚户区内,居民生活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上世纪90年代前,上海旧改难以大踏步推进,根本原因就是资金短缺。1992年,黄浦在全国率先探索了“土地批租”模式,受让了打浦桥一带的“斜三地块”,解决资金短缺瓶颈。“斜三地块”顺利动迁,上千户家庭告别简屋陋室,住上了新房。“土地批租”模式在上海迅速复制,上海旧改走上了快车道。
进入21世纪,围绕着房屋面积与补偿安置,动迁居民与动迁主体的谈判博弈错综复杂,旧改一度成为“天下第一难”。
2002年,黄浦区一家大医院为建造门急诊大楼要对职工房进行动迁。征询会上,61户居民诉求多样,吵得不可开交。黄浦旧改干部向居民承诺:将把动迁的方案和标准和盘托出,不搞“先紧后松”的政策。最终使得动迁顺利推进。
这是上海“阳光动迁”的雏形,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公平公正公开”的旧改政策,成为推动旧改持续加速的基本制度保障。
近年来,黄浦旧改推进进入了“深水区”。凝聚全区共识、集合全区之力,黄浦誓要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在乔家路地块,黄浦率先探索“市区联动、政企合作”机制,破解了旧改资金瓶颈;在宝兴里旧改项目中,黄浦率先将党建旗帜插在了旧改基地,群策群力解决旧改推进中的难题……仅在2020年,黄浦旧改户数就达到了2.1万户,占上海旧改总户数的一半。到2022年,黄浦将全面完成二级以下成片旧房改造。
正因为时刻记挂着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面对再大的难题,黄浦的党员干部们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
改善老百姓居住环境,不只动拆迁一条路。黄浦综合运用拆落地重建、抽户改造、房屋修缮等方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对无卫生设施家庭进行马桶改造,增加抽水马桶、淋浴设施……让老城厢居民有实实在在获得感、幸福感。
海华花园以及周边的“斜三地块”,是上海旧区改造中的第一块土地批租项目。 黄浦区供图
宝兴里地块旧改居民喜庆搬家,奔向新生活。海沙尔摄
里弄小区顺天村经历大修与微更新,面貌焕然一新。黄浦区供图
传承
黄浦是上海开埠的起点,这里有着丰厚的“老家底”。“老家底”是财富,不能丢,但光靠着“家底”可不行,唯有走出“舒适圈”,才能谋求新发展。
多年来。基于自身的区位、功能、产业与底蕴优势,黄浦在增强内生动力上求突破,勇于走在前列,开创了更高的成就,让家底更厚、名片更亮。
南京东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百年来,这条“中华第一街”始终引领风潮:1982年,中国最早的一部自动扶梯在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修复启用;1999年,河南中路至西藏中路段的南京路改建为步行街,成为中国首条全天候步行街……
今天的南京东路,更加生机勃勃。2020年9月,南京路步行街东拓段亮相:原先到河南中路而止的步行街,向东延伸了约500米,连接上了外滩。步行街上,老店新开、首店与潮店林立,百年南京路焕发出新的活力。
人民广场,曾是上海的跑马地。100年前,环人民广场区域被誉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戏码头”,剧院云集。
今天的人民广场,周边文化氛围更浓郁。1.5平方公里区域内正常运营的剧场及展演空间21个,是全国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剧场群。在这方“演艺大世界”里,名家、名剧、名团纷至沓来,首映、首展、首秀频繁上演。
外滩,上海金融的发源地。100多年前,大量外国商品和资本涌入上海,外贸和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外滩金融业的崛起。林立而起的钱庄、银行,让外滩一跃成为中国最早的“金融街”、享有“远东华尔街”的美誉。
今天的外滩,更加流金淌银。外滩金融在中国金融资本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上海13家金融要素市场,黄浦区囊括了其中的6家,外滩便是主要承载地。
在金融业、商业、文化产业的强有力支撑下,2020年,黄浦经济密度达到129亿元/平方公里/年,成为上海经济密度最高的城区。
站在外滩,极目远眺。黄浦江水奔流不息,亦如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百年来一个个光辉历史瞬间、历史场景、历史人物,为黄浦人新征程上的接续奋斗提供着精神滋养。
回望历史,启迪当下。在使命的感召下,黄浦党员干部群众必将牢记使命,薪火相传,走在前列,不辱门楣。
外滩 黄浦区供图
南京路步行街 海沙尔摄
演艺大世界 黄浦区供图
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唐烨
来源:作者:唐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