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3日讯(胡春风 郝政焱 记者 迟亦达 郑通 印蕾)在哈尔滨地图的东北方向,有这样一个地方被群山簇拥,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在此聚首相逢;有这样一个地方被绿水环绕,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于此不期而遇。三山对峙,四水交汇,历史悠久,这就是哈尔滨市依兰县。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盛夏的依兰,阳光明媚,草长莺飞。近日,记者驱车前往依兰县。沿途乡镇所过之处,不时看到吊塔繁忙施工,运输车辆穿梭,让人感受到发展的活力。

穿过群众休闲广场,来到县委办公楼,记者在此见到了正在忙碌的依兰县委书记尹承云。

今年6月,在依兰构建的哈尔滨化工产业园区获得正式批复,备受各界瞩目。园区如何定位?发展方向又在哪里?尹承云接受了东北网记者的专访,揭晓谜底。

哈尔滨化工产业(何须谈化工色变)(1)

依兰县委书记尹承云接受东北网记者专访。东北网记者 迟亦达 摄

A两个机遇 六个优势及时启动哈尔滨化工产业园区

为什么要建这样一个园区?“我们看到了两个机遇,还有六个优势”,尹承云开门见山,“一个是国家出台了《关于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省市也相继提出落实举措,要求化工产业由城区向园区集聚;一个是当前最严格的环保政策落实,逼迫化工项目和企业加快向园区转移”。

哈尔滨化工产业(何须谈化工色变)(2)

远眺依兰县城。图片由依兰县委宣传部提供

依兰还有自身的优势,尹承云为记者一一细数:产业基础优势。依兰经济开发区骨干企业中煤黑龙江煤炭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993年建成投产,当时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煤气化工程。企业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化工技术力量,是园区煤炭工业和化工产业领头羊,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经验。园区区位优势。园区所在的达连河镇,是三江平原通向松辽平原的咽喉,距我省东部煤城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均在200公里左右,在两小时经济圈内;水路有沙河子港,松花江明水期可以通航。今年8月,哈佳高铁即将通车,给园区发展和产品外运打开重要通道。要素配套优势。园区当前可以借助中煤龙化化工公司原有配套优势,8万吨的工业供水厂解决化工项目大吨位用水的要求。正在加速规划建设的危废处理站和固废处理站各1座,确保园区污染物排放达标。同时正在完善中的园区供电、供气、燃气和供热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生产需求。资源富集优势。辖区内资源丰富,经勘探煤炭储量可达4.2亿吨,远景储量预计可达6.89亿吨。一年后煤炭产能实现每年400万吨。油母页岩储量1亿吨,矸石2亿吨,是发展煤炭工业、煤化工、精细化工和新型建材重要资源保障。安全监管优势。园区南卧张广才岭脚下,北依松花江,成为园区天然安全屏障。园区现有化工专业消防队1座,设备齐全,队伍专业,是全市三支企业专业消防力量之一,为化工企业生产运行和危化品防控提供重要安全保障。人才队伍优势。开发区内拥有国内煤化工行业科技研发、中试、工业性试验中心,中煤龙化更是中煤系统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培养的技术人才在各地化工行业担当要职。

哈尔滨化工产业(何须谈化工色变)(3)

建设中的哈尔滨化工产业园。东北网记者 迟亦达 摄

“正是基于以上内、外部条件,我们及时启动在依兰经济开发区基础上构建哈尔滨化工产业园区,得到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上半年推进情况看,各项规划、建设和招商等工作进展顺利,相继有全国各地30多家投资企业前来洽谈,其中有6个化工项目实现合作签约,特别是哈工大中乌纳米技术化工研究院的入驻,对园区下步发展意义重大。”尹承云告诉记者。

园区如何定位,确定发展方向?“我们专门聘请国内最高水平的专业机构组织编制《哈尔滨化工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对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给出最专业、最前瞻、最切实的产业定位,即煤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和化学新材料,重点发展那些资源能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化工产品和项目。园区按照‘安全化、环保化、循环化、低耗化、集约化、智慧化、国际化’的要求,着力推进实施统一规划、合理安排、集中建设、周边辐射、多元投资、滚动发展。实施创新驱动,以重点项目带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尹承云给出了答案。

“坚持把大化工和石油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排除在外,严守国家环保政策,严把准入条件,重点加强监管,落实达标排放,守住环保红线。”尹承云话语中透着坚定。

哈尔滨化工产业(何须谈化工色变)(4)

建设中的哈尔滨化工产业园。

B 激活源头加快生成实施产业项目建设攻坚战

7月5日,依兰县五国城宾馆内客商云集。在这里举行的产业招商项目签约仪式上,12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超过了74亿元。

从上任伊始,依兰县新一届县委班子就始终把工作的兴奋点和着力点用在实现县域经济振兴发展上,县委十六次党代会上确立了“产业强县、园区兴县、环境靓县、民生安县”的发展战略。

“把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产业项目建设攻坚战,作为实现依兰振兴发展的突破口,集中力量,狠抓落实。”尹承云告诉记者,通过采取全员招商、专业招商、定向招商等有力措施,激活产业项目建设源头。一年多来,共储备项目54个,列入推进项目37个,重点跟踪项目20个,实现签约项目15个,签约额86亿元。加快产业项目生成落地,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创新方法,精谋深做,推进依镁生物甘露醇(木糖醇、维生素D3)、中药巴布剂、中药仓储物流及提纯、万寿菊二期、中燃LNG\CNG等项目落地建设,加速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产业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实施产业提速工程,育壮主导产业。在捕捉产业增量的同时,把工作重点聚焦在盘活存量上,抓好既有企业扩规升级。大力推进煤炭产能接续项目,“240项目”复工在即,露天采煤治理项目已经启动。支持华润雪花啤酒市场拓展,扶持民营企业改造提质,推进产业链条延伸,实施技改扩产,完善要素配套。化工、食品、新能源等重点产业焕发出新鲜活力,北药、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呈现强劲势头,对县域经济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哈尔滨化工产业(何须谈化工色变)(5)

尹承云在依兰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体验办事流程。图片由依兰县委宣传部提供

C “只能跑一次”创全省发展环境最优县

平台有了,客商来了,如何保证项目落地、有效运转?尹承云到任不久就大胆提出,要创建全省发展环境最优县。

怎么打造最优县?尹承云告诉记者,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增强行政效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做到放得开、管得住、服得好。要创新流程再造。移植成熟经验,复制先进标准,推行“马上办、一次办”,实现全县上下同事项同流程,简政放权、提速增效。秉承“为投资者着想,帮投资者解忧,促投资者成功”的宗旨,严格做到“只能跑一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跟踪服务,严格落实领办、代办等机制,坚决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不勒不卡,即亲又清”。让投资方在依兰投资兴业,切身感受到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回报最快、信誉最好、环境最优,实现合作共赢。

实施专项整治。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在自省中找准问题、精准发力,着重开展好政府失信违诺、司法环境、不作为乱作为等5个方面的专项清理整顿工作,以此促进政治生态修复,尽快实现全县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的根本好转。

增强本领担当。围绕岗位应知应会的内容组织开展业务理论、业务知识、业务技能技术培训,使干部真正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强化责任落实。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要持续不断的抓,切实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各级党组织要落实主体责任,结合各自特点找准突出问题,明确整顿重点,确保抓出成效。

道别之前,记者注意到尹承云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依兰县地图,透过它,让人仿佛看到了依兰美丽的山,奔腾的水,曾经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透过它,更让人感受到了今天的依兰日新月异的澎湃律动和跨越发展的勃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