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疯传一条帖子,文章说据北医三院院长郭明雄博士发表帖子内容显示:说美国正式规定:65岁以上标准血压150/90mmHg,80岁以上的正常老人,160甚至170也可以,血压计算方法可以采用吴氏计算法,即正常收缩压=吴氏计算收缩压=82 年龄,如75岁就是82 75=157,年龄大的老人血压不宜过低,否则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晕倒,收缩压保持在130-150mmHg较安全,宁可高一点,不能低。

很多看到此帖的朋友都纷纷打电话咨询我,问这个吴氏计算法是真的还是假的?根据指南,确实有个血压的达标范围,年龄大的人确实可以适当放宽血压标准,但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吴氏计算法,无论是指南,共识或者教科书,甚至文献,都没有这个新方法,因此这一计算法是谣言。

收缩压和舒张压大小及差值(根据吴氏计算法)(1)

吴氏血压计算法为什么不科学?

2017年11月,由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新版高血压指南全世界心血管学术界关注,来自全球的心血管领域专家们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这是14年后进行的更新,经过漫长的探讨和研究,指南更新变动颇大,重点突出“新定义、新降压门槛、降压新目标值和测量新方法”。

指南指出,美国对高血压的定义为≧130/80mmHg,特别是对于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纳入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强化降压治疗明显降低了心血管病的风险,但是没有增加跌倒和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

因此指南规定,对于自己能活动的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降压目标是130mmHg,但如果有多种疾病并存和预期寿命有限,则根据临床情况个体化制定降压目标。我们从指南中可以看出,美国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更加科学和人性化,同时体现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越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就越低。

指南提到的130mmHg与帖子中所说的吴氏血压计算法、高血压的定义和管理目标相差甚远,同样,其实我国的高血压指南对老年人血压的规定,也和所谓的吴氏血压计算法不同:根据2018版高血压防治指南,65-79岁老年人,如果血压高于150/90mmHg,应开始降压药物治疗。如果血压高于140/90mmHg,可考虑药物治疗。

因此所谓的吴氏血压计算法是不科学的。

收缩压和舒张压大小及差值(根据吴氏计算法)(2)

美国指南是否适合中国老年人?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加重,我国高血压老年病患者人数逐年增长,近些年,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防控成为了重要健康事业,因此在2019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专门针对老年高血压防治的指南《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

指南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制定了专业化的内容,包括血压测量、降压目标、用药和血压管理等,此指南和美国高血压指南不尽相同,中国指南规定高血压定义为≧140/90mmHg,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降压目标是140mmHg;年龄大于80岁的先降到150,如果耐受再降到140;经评估确定为衰弱的高龄患者降到150即可。总体原则是小剂量、长效、联合药物治疗,治疗要适度,个体化,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预防为主为理念。

收缩压和舒张压大小及差值(根据吴氏计算法)(3)

总结

无论是美国指南还是中国指南,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定义都没有所谓的吴氏计算公式,降压目标也是适度、个体化、尽量达标。指南核心宗旨都是预防为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辟谣# #五一小长假# @健康真相官 @头条辟谣 @头条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