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与常识㊴六(真相与常识㊴六)(1)

有关“六安”读音的争议终于暂告段落。近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回应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20》中,六安市拼音为‘Lu'an Shi’。”

但这个答案不能解开所有疑问:“六安”中的“六”读作“lù”,真的是普通话对方言妥协?作为权威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又为何取消“lù”的读音?

其实“六”读作“lù”,不止是方言问题。《唐韵》《集韵》《韵会》等古代韵书所注“六”的反切均为力竹切,且并不分地名和数字两种情况。根据音韵学标准,“六”的古音符合通摄合口三等入声韵,与“陆”“绿”“录”的古音同音或近音。简单来说,在古代,“六”只能读作入声“lu”,它不止存在于“六安”这个地名,更不限于六安这个地方。

那么普通话中的“liù”从何而来?我们今天为何不再念“l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刘祥柏指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要追溯到汉字音韵的整体流变。中古汉语的四声分别是“平”、“上”、“去”、“入”,而普通话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成为了历史,化入其他三声。

据《中原音韵》介绍,部分通摄入声字的韵母分别读鱼模韵和尤侯韵。“六”的古音符合通摄入声的条件,其韵母演变为鱼模韵“u”和尤侯韵“iou”。至此,“六”的读音正式分为文言音“lù”和白话音“liù”。类似的情况还有古音中和“六”同音的“绿”,其文言音为“lù”(如“鸭绿江”“绿林”),白话音为“lǜ”。

此后的读音发展史,符合了多数人的认知:文言音“lù”式微,白话音“liù”流行,语言的天平逐渐倒向了后者。在1936年初版、1947年重版的《国语辞典》中,“lù”和“liù”两种读音的“六”均可用于组词,且既用于地名,也用作数字。此后出版的字典中,由“六”(“lù”)组成的普通词越来越少,而“六安”“六合”两个地名始终保留,直到《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将其删除。对此,刘祥柏认为,既然“lù”在普通语词中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地名的普通话读音仍然沿用文言音就失去了实际语音根据和支撑,这正是权威工具书取消“lù”的原因。

工具书取消了“lù”,标准读音却仍是“lù”,这中间的矛盾并非一个答案所能解决。“六”字的规范读音究竟该如何认定?除“六安”外,是否还存在类似的地名读音矛盾?这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进一步详细梳理,才能给出更圆满的答案。

作者:孙欣祺

编辑:孙欣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