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东吴证券 黄细里 杨惠冰)

1 历史回顾

1.1 销量&营收复盘:合资量减营收承压

上汽通用:17年发布三缸机,消费者接受度不高&整体车市下行,上汽通用2017-2020年销量GAGR为-9.8%。20年逐步弃用三缸机,芯片短缺&电动化转型步伐较慢,销量持续下滑。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1)

上汽大众:19年底碰撞测试事件&20年疫情影响 21年MEB平台车型销量表现低于预期&行业缺芯,上汽大众2019-2021三年销量GAGR为-21.2%。

上汽乘用车:①轿车车型竞争力持续(21年荣威i5和MG5为荣威和名爵销量首位);②MG出海顺利(中国第一);③新能源车科莱威、Ei5等表现良好,弥补了SUV爆款RX5由于竞争加剧带来的销量骤降,上汽自主销量占比稳定增长。

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超级爆款,稳定21年销量。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2)

1.2 盈利能力复盘:自主减亏通用改善

销量增长&产品结构改善,自2018年以来上汽自主稳定减亏(集团归母净利润-主要子公司归母净利润近似计算);上汽通用重点车型GL8/CT5等车型销量占比提高,产品结构改善下上汽通用整体盈利能力改善。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3)

1.3 出口复盘:上汽集团出口总量持续领先,MG为主力

总量层面:上汽集团连续7年年出口销量排在中国车企出口销量首位,发力海外抢滩国际市场。

2021年海外销量69.7万辆,同比 78.9%,在欧洲、澳新、美洲、中东、东盟、南亚市场销量均突破5万辆。MG品牌连续4年排名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第一,在中东、智利销量进入行业前五,在印度、泰国、澳新、墨西哥、菲律宾、埃及销量为行业前十。

2022年上汽集团整体的海外销量目标将为80万辆,MG品牌力争实现50万-6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结构层面:车型维度来看自主车型逐步提升,海外销量中自主品牌占比已提升至67%。上汽集团2019年上半年之前出口车型以合资车型上汽通用昂科威 新赛欧为主,2019年下半年以来自主品牌名爵 上汽通用五菱宝骏530系列出口份额占比持续攀升,自主品牌持续发力。

分能源类型来看,1-6月自主品牌出口电动车约4万辆,同比 110%。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4)

2 组织变革维度:全方位提升组织活力

2.1 定位用户型高科技企业,分拆上市 激励机制改革

分拆上市提升子公司发展创新能力,激发团队活力。上汽集团拟推动旗下14家科创型子公司上市,通过分拆上市,公司将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同时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可加大各创新业务的研发投入,提升子公司治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其中捷氢科技上市预案已于2021年11月公告,上市进程推进顺利。

推动管理层激励市场化变革。上汽将深化国企改革,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全面强化干部队伍的激励约束退出机制,干部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可浮动的激励薪酬;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干部将被“末位淘汰”。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5)

2.2 设立创新研究开发总院,提升研发层面效率

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定位上汽集团乘用车自主品牌整车层面的研发平台。

2022年3月上汽宣布成立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全面整合旗下五大信息技术中心(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乘用车技术中心、海外创新中心(英国、以色列、北美)等优势资源,调动子公司研发能力,组建超万人规模自主研发人才队伍。

研发总院推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落地,面向未来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1)整合研发资源,推动架构及共性高价值模块统一开发:上汽集团及下属企业众多创新业务、资源将被“联结”成生态闭环,形成合力推动基础技术、整车架构(包括软件、硬件)、共性高价值模块、前瞻技术的研发。

2)支持各品牌个性化需求:研究院可根据智己、飞凡、荣威、MG等自主品牌以及海外业务的特点和需求,将多种创新技术快速有效“嫁接”到不同的产品上,强力推动整车产品差异化研发和创新技术产业化落地。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6)

研发总院管理制度及研发制度:独立&扁平组织架构,研发实行强项目管理制度。

研发总院具有独立的财务和人事体系,并探索构建更灵活高效、更贴近市场的“扁平化”组织体系,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兼任研发总院院长,上汽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芦勇任研发总院常务副院长。同时人才激励方案也在研究推进中。

在具体项目中,实行强项目管理制度,由各品牌牵头设立跨部门的强项目组,依照统一的gvdp流程对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负总责,研发总院派出相应人员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2.3 核心子公司员工持股,激发创新活力

从股权结构上构建起核心员工与用户的“双轮驱动”,全面推动用户型企业的创新建设。截止2022年7月,

1)智己汽车:上汽集团(持股54%)、张江高科(18%)和阿里巴巴(18%)共同持股,ESOP(核心员工持股5.1%) CSOP(用户权益持股4.9%),坚定“用户企业”定位。

2)零束科技:上汽集团持股93.24%,员工持股平台零升科技持股6.76%。提升对软件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全价值链赋能公司自主品牌建设。(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3 技术研发维度:电动自研合作并驱,智能核心推动架构自研

技术层面战略:培育子公司掌握核心技术(核心自主可控) 产业投资赋能技术创新(广撒网掌握前沿) 合作商业伙伴(生态共建)。

1)上汽共布局14家掌握核心技术的科创型企业,重视电动智能化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2)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战略领域展开广泛产业投资;

3)积极与腾讯、阿里等跨界伙伴开展紧密合作,推动生态共建。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7)

推动七大技术底座落地,全方位涵盖电动智能技术创新。

2022年5月上汽首次公布围绕新智能电动车打造“七大技术底座”,上汽七大技术底座包含“上汽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上汽珠峰”油电一体化整车架构、“上汽星河”氢能源专属架构等三大整车技术底座,以及蓝芯动力总成系统、平台化魔方电池系统、绿芯电驱动系统、“银河”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等四大关键系统技术底座,基本涵盖上汽在燃油纯电动、油电混动、氢能、电池、电驱、智能驾驶等各领域的布局。

3.1 SIGMA架构:上汽智能全球模块化架构

上汽将SIGMA架构定位为“内燃机时代终极高度”,覆盖MG和荣威品牌。

上汽智能全球模块化架构SIGMA为上汽第二代整车架构,于2015年启动研发,2021年9月正式发布。

架构轴距范围为2600~3050mm,轮距范围1550~1700mm,可以覆盖从A级到D级的车型级别,覆盖SUV、轿车、MPV等5大品类,实现紧凑级到中高端级的全覆盖。

同时兼顾海外市场,架构预研阶段充分考虑国际法规标准。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8)

3.2 电动化:三电系统研发自主掌握,同步发力氢燃料电池

3.2.1 积极布局混动技术,不断推动迭代发展

2022年5月上汽公开EDU G2 混动系统,预计于2022年中搭载至第三代荣威eRX5,与竞品车型相比加速性能较佳;EDU G3双电机PHEV系统已启动平台化开发,将在2023年量产。上汽首款HEV车型荣威龙猫也于2022年5月正式发布,完善上汽自主混动系统布局。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9)

3.2.2 三电系统不断迭代,性能持续提升

上汽三电系统研发主要由子公司上汽捷能完成。

上汽捷能成立于2009年,为上汽集团全资子公司,聚焦新能源车三电系统研发集成,总经理为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朱军。制造体系为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的上汽时代以及和A123公司合资成立的捷新动力。

目前上汽自主新能源三电系统已迭代发展至第三代,动力性能/安全性能逐代提升。

E0阶段采用尺寸不一的电池包,整体方案不统一,同时电机采用普通的绕组电机;E1阶段标准化与体系化程度提高,电池包尺寸统一,通过采用大模组设计思路,电池包体积能量密度提升34%。

电机方面,E1采用8层Hair-Pin扁铜线技术,电机功率密度由E0的1.1kW/kg提升至E1的1.97kW/kg;E2阶段采用完全自研的新一代纯电架构,回归平行轴布局,最大化的发挥出新一代电驱动系统小体积、高性能的优势。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10)

3.2.3 具备氢燃料电池研发量产能力

捷氢科技为上汽集团氢战略核心载体,已启动独立上市进程。

2020年,上汽集团宣布了中国汽车行业首个氢战略,根据规划,在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

作为战略实现的核心载体捷氢科技成立于2018年,截至2022年4月,上汽集团合计持持有捷氢科技68.31%的股份,2022年5月上汽董事会通过捷氢科技分拆至科创板上市议案。

捷氢科技已具备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与系统设计开发和量产能力及燃料电池整车动力系统集成与整车适配开发能力。

捷氢科技专注于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工程技术服务。

2021年10月,捷氢科技发布首个燃料电池电堆平台M4,并同步推出基于该平台的首款燃料电池电堆捷氢启源M4H,以及燃料电池系统捷氢启源P4H、P4L。

基于全新M4电堆平台所打造的燃料电池产品,功率范围将全面覆盖30kW-230kW,拥有超过15,000hrs的超长寿命,额定功率密度达4.2kW/L,峰值功率密度达5.1kW/L。同时捷氢科技实现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膜电极的自研自制。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11)

3.3 智能化:核心推动架构自研,部分硬件自研自产

3.3.1 软件层面:核心推动架构自研

零束科技为上汽“软件定义汽车”的主要载体。

零束科技定位于平台型软件科技公司,聚焦研发智能车高附加值产品模块,为整车企业提供全栈或平台解决方案。零束银河全栈解决方案1.0于2022年在智己汽车和飞凡汽车的高端智能电动产品上落地。零束银河全栈解决方案3.0于2021年7月启动研发,实现各域和中央计算单元融合集中,全面支撑L4以上智能驾驶。

相关成果将于2024年搭载于高端智能车型。同时2022年4月零束科技与高通技术公司正式签署第4代骁龙座舱平台开发合同,搭载高通SA8295大算力芯片的计算平台将于2023年年底实现量产。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12)

上汽子公司中海庭专注高精地图研发应用。

中海庭为高精度地图全产业链服务供应商,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获取合规高精度地图全要素审图编号的甲级导航电子地图企业,创立于2016年,2017年上汽投资1.46亿元持股中海庭51%股份。

2021年6月,中海庭“全国高速公路高精度电子地图”数据产品正式下线,已完成30多万公里的国内高速公路“全覆盖”。搭载公司产品的上汽智能重卡成功实现在港区特定场景下的L4级自动驾驶、精确停车(±3cm)、与自动化港机设备交互等,已于2021年启动准商业化运营。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13)

3.3.2 硬件层面:部分硬件自研自产,产业资本参控股核心硬件供应商

联创汽车电子为上汽汽车智能网联控制系统核心子公司。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总经理为上汽乘用车内外饰部总监邱国华。

目前公司已形成以智能转向系统iEPS、智能制动系统iBS、智能驾驶决策控制系统iECU(2019年5月批产)、智能车载网联终端系统iBOX(2021年5月批产)、智能轮胎安全系统iWS、智能控制系统iCS 为核心的六大产品线。

公司客户除上汽各品牌外,还包括理想汽车、哪吒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等26家整车厂及零部件企业。2021年ABS ESC产品完成交付50万台套。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14)

合资公司上汽英飞凌保证IGBT功率模块供应安全。2018年公司与英飞凌成立合资企业,上汽集团持股51%,英飞凌持股49%。从事车规级IGBT功率模块封装。2021年上汽英飞凌IGBT产品市占率约为25%(不含进口产品),稳居中国新能源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第一位。产能方面2022年3月第二条产线正式开建,产能60万 ,预计2022年6月全线达产,届时其在中国大陆的IGBT模块产能将达到120万 。(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4 供应链维度:核心部件自主可控,研发生产全球布局

4.1 核心部件自主可控,积极合作外部供应商

电动化方面,三电系统开发&燃料电池开发生产子公司供应,锂电池与宁德成立合资公司供应;智能化方面,软件层面全域核心软件自研,加强对等智能汽车的“大脑和灵魂”的自主掌控。硬件层面部分硬件自研自产,产业资本参控股核心硬件供应商。

其余零部件供应链:子公司华域汽车核心供应,积极合作外部供应商。上汽核心供应商华域汽车供应汽车内外饰件、金属成型和模具、功能件、电子电器件、热加工件、新能源等零部件,除体系内供应商外,上汽同时引入海内外知名供应商保障供应链安全。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15)

4.2 研发生产国际化布局

深耕海外市场,研发生产销售全面布局,打开海外销量空间。上汽集团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研发生产销售等层面建立完整配套体系,产品与服务已进入80余个国家和地区。

1)研发层面:上汽集团在全球布局研发设计中心。

上汽海外研发中心包括:美国硅谷创新中心(新能源、互联互通、智能驾驶等领域)、英国伦敦技术设计中心(负责自主品牌产品前期概念设计开发)、以色列特拉维夫创新中心(网络安全、软件算法、物联网等领域布局)。

2)生产层面:整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全面布局。

截至2021年底,上汽在全球布局三个海外生产基地和一个KD生产工厂,集中在东南亚区域;布局100个零部件海外生产研发基地。

3)营销服务层面:截至2021年底上汽海外营销服务网点达1800家。

5 上汽自主:多品牌全价位覆盖,智己 飞凡赋能品牌向上

燃油车领域以荣威 名爵品牌为核心,主攻20万元以下中低端市场。

荣威:定位国民车,2021年推出ME系列向个性化转型;名爵:全球化品牌定位运动时尚,海外市场销售主力。新能源车领域荣威/名爵 飞凡 智己形成阶梯全价位覆盖,智己飞凡承担品牌向上重任。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16)

荣威/名爵:布局20万以下纯电/混动市场;飞凡汽车:布局20-30万元纯电市场,定位科技 高端;智己品牌:定位30万元以上高端豪华纯电市场。

就上汽目前新能源车销售结构而言,定价为6万元的A00级纯电车科莱威占比较多,智己与飞凡承担上汽集团品牌向上重任。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17)

5.1 荣威:定位国民车,探索个性化转型

轿车起家,互联网汽车先锋。2008年荣威品牌首款轿车750上市,后陆续推出550/350等轿车,18年推出i5,价格亲民产品力出色,销量持续领先;2016年与阿里合作推出首款互联网SUV—荣威RX5,迅速成为爆款,17年销量达24万,后续又陆续推出RX8\RX3等,产品谱系完善。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18)

2021年发布ME系列,国民车荣威年轻化个性化转型。

2021年4月荣威发布全新ME系列,在国民车基础上满足个性化需求,赋予产品年轻化、个性化、智能化基因,打造满足新生代人群喜好的车型。荣威鲸于2022年5月上市,智能化水平领先。

ME系列旗下的首款SUV荣威鲸于2021年4月全球首发亮相,于2022年5月20日正式上市。

荣威鲸的能源类型为燃油车,外观设计方面,荣威鲸采用动感溜背造型配合向前俯冲的车头,营造极强动势。

与竞品车型相比,荣威鲸在空间、智能化方面领先,搭载斑马智行天瀑AI平台。荣威龙猫目标群体为职场独立女性,于2022年5月发布,为荣威旗下首款智能HEV车型。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19)

5.2 名爵:定位运动市场,出口核心品牌

名爵定位年轻时尚车型,出口占比持续提升。名爵为英国运动汽车品牌,成立于1924年,2007年起被上汽集团收购,定位年轻化。基于名爵品牌背景及海外完善经销网络和供应体系,出口持续增长,为中国海外市场单一品牌销量冠军。据公司预计2022年MG品牌要力争实现50万-60万辆的海外销量目标。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20)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21)

5.3 飞凡:定位中高端纯电智能移动空间

飞凡主打中高端新能源车市场,强调智能化与科技感。

2020年5月上汽荣威发布R品牌,2020年8月首款车型纯电轿车ER6上市,2021年2月纯电SUV MARVEL R正式上市,2021年10月上汽设立飞凡汽车子公司,并将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的R品牌独立出来由飞凡汽车以轻资产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22)

组织架构方面强调共创,全面提升开发效率,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飞凡汽车与上汽旗下核心业务单元都设置了共创中心。上汽设计部门参与飞凡设计过程;上汽技术中心智驾团队和上汽软件公司零束分别有共创团队参与飞凡汽车的研发;飞凡使用位于上海临港的智能制造基地进行生产;上汽创新研究开发总院与飞凡汽车共建飞凡设计共创中心和飞凡智驾共创中心。

产品规划方面,2022-2025每年至少一款新车型。飞凡汽车规划在2022-2025年期间,每年至少推出一款全新车型,产品覆盖轿车、SUV及MPV在内的细分市场。飞凡R7将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交付,2022年还将发布一款全新车型。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23)

飞凡R7为飞凡独立后的首款车型,对于飞凡品牌形象建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产品力强劲。将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交付。

智能座舱方面,飞凡R7采用TRINITY多维感官交互系统,配备横贯座舱43英寸真彩三联屏;搭载全球首发量产的华为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

动力方面,飞凡R7将推出单电机和双电机四驱版,其中四驱版的最高峰值功率达400kW,最高峰值扭矩达700N·m,续航里程也在600公里以上,同时支持换电模式。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24)

智能驾驶方面, PP-CEM方案配置层面领先,与一线新势力品牌看齐。

量产版飞凡R7将搭载飞凡汽车全栈自研的高阶智驾方案PP-CEM™,即点云融合的超级环境模型算法,配备33个感知硬件。

全球率先量产应用LUMINAR高规激光雷达,标配Premium 4D成像雷达,配合英伟达Orin超算力智驾芯片,增强版远距点云角雷达,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高精地图等全球顶尖智驾配置,实现更精准的多场景物体识别。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25)

5.4 智己:定位用户型高端纯电品牌

智己汽车成立于2020年12月,是由共同打造的用户型汽车品牌。2022年4月首款车型高端纯电轿车智己L7上市,预计2022年还将推出高端纯电SUV车型LS7。

智己L7动力新能、智驾配置、内外饰设计等方面全面发力,有望打开高端轿车市场空间。智己L7于2022年4月正式上市,售价36.88万元-40.88万元。

1)动力及续航性能方面,智己L7的双电机动力系统综合功率为400kW,峰值扭矩可达700N·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3.9秒;标配93kw电池,续航里程达615km。

2)智驾方面,智己汽车IM AD智能驾驶系统应用SOA原子化软件架构,采用域融合中央计算数字架构。感知层面未配置激光雷达,所使用芯片为英伟达Xavier,实现L2 级别自动驾驶。预设英伟达Orin和三颗激光雷达的升级能力。

3)内饰方面,智己L7配备了39英寸可升降超大组合屏幕,同时还有12.8英寸超算中枢屏。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26)

6 渠道维度:新品牌采用合作共赢模式迅速实现扩张

智己渠道方面:合作运营体验交付中心。

2021年9月智己首家汽车品牌体验中心落地上海,2021年年内建成13家品牌体验中心,截至2022年4月,智己汽车与100家体验及交付服务中心正式签约,网点迅速覆盖全国省会城市及重点城市,具备交付全国用户的能力,其中已落地的为56家。根据规划,智己汽车将在2022年底前完成110家以上体验及交付服务中心的落地。

飞凡渠道方面:搭建集体验中心、交付中心、服务中心“三维一体式”布局。

截至2022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布局160家用户体验中心,预计到2022年年底布局200家用户体验中心。此外,在出行的充能领域飞凡汽车累计接入40万公共充电桩,并在全国21座城市投入运营了100座品牌充电站。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27)

7 合资品牌:电动智能化转型积极,静待改善

7.1 上汽大众:电动智能转型坚定

燃油车持续改款迭代。轿车市场,Polo及桑塔纳占据入门级轿车市场 ,朗逸及凌渡布局7-15万市场区间、帕萨特布局20-30万市场区间,辉昂布局30-50万市场区间;SUV市场途岳、途观、途昂实现15-40万市场区间全覆盖。电动车方面大众ID系列已推出三款车型。

ID.3偏向年轻、潮玩、性能,更适合年轻一代使用;ID.4 X贴合追求科技体验的消费者;高端的ID.6 X更适合商务人士或者对空间有更高要求的消费人群。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28)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29)

2025年为大众电动智能化布局关键之年。

电动化布局:车型基于模块化平台(MEB-PPE-SSP)开发,电池业务外供与自投并重,并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技术。

智能化布局:推动集团汽车软件公司CARIAD的发展,自动驾驶业务投资Argo AI公司。2025年,基于SSP平台、搭载E³ 2.0电子电气架构、预装VW.OS、支持L4自动驾驶技术首批车型将要量产。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30)

电动化平台不断迭代发展,大众坚定全面电动化转型。

大众集团基于模块化平台(MEB-PPE-SSP)开发纯电产品,整体电动化转型思路坚定,在电池业务、能源解决方案等方面积极投入。

1)MEB平台:2019年正式推出的纯电动车模块化平台,覆盖奥迪、大众、斯柯达和西雅特品牌的各类车型,产品将分两批在中国、美国和欧洲三地上市。上汽大众MEB平台年产能30万辆,已于2020年10月投产。

2)PPE平台:定位中大型纯电动高性能平台。由奥迪与保时捷联合研发,将覆盖宾利、 奥迪和保时捷的轿车、旅行车、SUV 等多种车型,定位中大型纯电动高性能平台,首款车型将于2024 年正式投产。

3)SSP平台:新平台在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电子化方面提供更优质体验,并将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2035年后SSP将成集团唯一架构,SSP首批车型的量产时间将在2025年。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31)

投资QuantumSpace,锁定下一代固态电池技术。大众集团在2018年向固态电池初创企业Quantum Scape投资1亿美元,持有5%的股份。2020年大众集团增加对该公司的投资2亿美元。大众集团希望凭借高密度电池来实现更长的续航、以及更短的充电等待时间,以期在未来的电动汽车市场中获得领先优势。

积极投入电池自产。2019年9月大众集团和瑞典电池公司Northvolt 达成合作,获得其 20%股权。2021年大众继续增资5亿欧元支持其扩大生产。同时大众集团控股中国电池厂商国轩高科,成为首家控股中国电池厂商的外资汽车企业。国轩高科在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方面均有覆盖,2020 年其动力电池出货量为 3GWh,位居全球第8。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32)

软件公司CARIAD推动软件平台研发,并于各代纯电车型平台适配。CARIAD开发的核心技术包括电子电气架构、汽车软件操作系统VW.OS以及一些关键的软件应用,如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到2030年,将实现CARIAD 研发的技术栈在全球4000多万辆大众集团汽车上运行。

2022年4月28日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成立中国子公司,推动面向中国消费者的软件产品的开发。CARIAD 在中国共有 600 多名员工,预计于 2023 年底前实现人数翻番,其中 90% 以上将是本土软件人才,中国团队将主导与参与涉及全新软件平台技术栈和产品线70%的研发工作,包括本土研发和适配。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33)

大众电子电气架构不断进化。E³ 1.1 版本目前已经投产,其搭载车型包括大众 ID.4、CUPRA Born(ID.3的同胞兄弟)等车型上。E³ 1.2 版本将在2023年推出,搭载基于 Android 的车机娱乐系统;2025年推出的E³ 2.0 版本,将搭载VW.OS。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34)

投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Argo AI。2020年大众和福特达成协议,二者都与自动驾驶科技公司Argo AI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大众共投资约166亿元人民币于Argo AI公司。Argo公司创始人Bryan Salesky和Peter Rander此前曾是Uber和谷歌无人驾驶技术的负责人。Argo AI的自动驾驶系统将用于新款的ID.BUZZ,在2025年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前装量产。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35)

7.1 上汽通用:发布纯电平台,电动智能转型积极

上汽通用按品牌价值对其子品牌进行定位:

1)雪佛兰:主打低端大众市场,科沃兹布局10万以下轿车市场、科沃兹布局20万以下SUV市场;

2)别克:主打中端市场,贡献上汽通用主要销量。GL6、GL8布局30万以下MPV市场,昂科威布局20万以下SUV市场,英朗、君威、君越布局6-25万区间轿车市场;

3)凯迪拉克:主打高端市场,CT系列轿车布局25万以上市场,XT5布局20万以上SUV市场。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36)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37)

别克GL8为MPV市场明星车型,销量稳定向上。

别克GL8上市后凭借精准定位中高端商务车型市场,兼具出众的内外饰设计及动力水平,成为商务MPV车型首选,随着后续车型配置的不断扩充,销量持续上升。

与竞品车型相比,GL8在车身尺寸及轴距在同级别MPV占优;动力充沛,带来良好的驾乘体验;售价区间广,可满足多种配置需求。

凭借出色产品力及多年在MPV市场的口碑积累和品牌效应,我们预计GL8销量将持续稳定向上。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38)

通用汽车于2020年发布奥特能(Ultium)纯电平台,电动化转型规划明确。

2021年9月正式向中国市场推出,未来通用旗下的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均使用该电动平台打造纯电新车。其主要特点包括:

1)高度灵活的技术方案。该平台兼容轿车、SUV、MPV、皮卡等不同尺寸和轴距的车型,也可以支持不同的电池类型和驱动组合通过动力电池和电驱系统的搭配组合。

2)智能化:在量产电动车上采用WBMS无线电池管理系统,即使用无线通去协同管理电芯和电池模组。配合通用汽车全新一代的VIP智能电子架构,该电池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OTA迭代升级。

3)安全性:满足ASIL-D级别的系统功能安全要求。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39)

上汽通用电动智能化转型积极,纯电工厂已投产。

上汽通用发布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战略,将在2025年前投资500亿人民币,用于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最新技术的落地,并支持在2025年前推出超过10款基于奥特能平台的全新电动车产品。

2021年10月上汽通用Ultium奥特能超级工厂宣布正式投产,上汽通用电动智能化转型持续深入。

基于通用汽车UItium平台打造的凯迪拉克智能纯电车型锐歌LYRIQ于2021年11月正式发布,预售价格为 43.97 万元,预计在2022年Q3开启交付。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40)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基于以下核心假设,对上汽集团2022-2024年盈利进行预测。

我们预计2022-2024年上汽集团:

1)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4.68%/4.85%/5.40%。

2)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2.1%/12.3%/12.6%。

3)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5%/3.5%/3.5%;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0%/2.1%/2.2%;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2%/4.2%/4.2%。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41)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8163.41/8559.67/9021.6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61.89/272.58/302.71亿元,对应EPS为2.24/2.33/2.59元,对应PE为7.22 /6.94/6.25倍。

我们选取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广汽集团、比亚迪、长城汽车五家国内传统车企作为上汽集团可比公司,五家公司估值均值为34/23/17倍。

鉴于上汽集团核心技术新能源三电系统 智能化软硬件全栈布局,飞凡 智己推动自主品牌高端化,合资电动智能变革起步,有望实现销量攀升。

上汽集团自主新能源平台 三电系统自主上汽集团(42)

9 风险提示

疫情控制进展低于预期。如果全球新冠疫情控制低于预期,则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乘用车需求的复苏。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增速低于预期。如果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发展及市场需求低于预期,则会影响行业整体电动化发展进程,对上汽销量及自身利润产生重要影响。

芯片/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供应链不稳定。如果疫情因素导致全球性芯片短缺持续加严,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供应紧张。

新平台车型推进不及预期。若推进情况不及预期,可能会导致销量/业绩表现低于预期。

国际形势不稳定性增大。汽车产业链全球化分工,任何一个国家无法完全独立构建供应链。若国际形势不稳定性增大,或对上汽集团发展也增加新的挑战。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战略报告|管理文档|行业研报|精选报告|远瞻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