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天津之役从6月17日开始至7月14日结束,持续时间将近一个月,打死打伤敌军总计约两千人。

这是八国联军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战斗最激烈、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在中国近代历次对外战争中,一个战役能歼敌两千人左右,这也是十分罕见的。

攻打天津的战役总指挥(天津战役歼敌2000外国兵)(1)

这次战役中,中方的主力究竟是义和团还是清朝正规军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分阶段考察一下天津之役的具体情况。

第一阶段天津战役

6月17日下午至6月26日为天津战役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的战斗包括三个主要内容:

(1)围攻租界,(2)切断大沽与租界间敌军的交通线,阻止大沽敌军增援租界。(3)阻截围攻西摩尔军,阻止其撤回租界。

第一阶段开始时,中方作战力量包括聂士成军10营、淮军练军不足3营、共计清军正规军约6000人左右。义和团约3万人。

租界一带侵略军共2000余人,其中俄军1700人,驻扎在白河左岸老龙头车站等地,其他外国军队数百人,驻扎白河右岸租界内。

中方在兵力和武器数量上都占有优势,作战技术及军事指挥能力则不及对方。

6月17日下午,清军开始炮击租界。

俄国随军记者扬契维茨基在《八国联军目击记》一书中写道:

“中国人毫不吝惜弹药,时刻都在摧毁租界、我们在车站旁仓促修建的脆弱工事以及战壕、内堡和街垒。”“中国炮兵熟悉天津地形,善于打炮。他们不是把炮弹发射到租界的各个地方,而是选好某一个点,对着这个方向发几袍。如果他们看到炮弹准确命中,出现冒烟、着火和楼房倒塌,那么,他们就对准那个点再发射两三炮,然后再选择新的方位。…中国人用的是普通的弧形榴弹,它能摧毁砖石墙,它的碎片能破坏一切给碰到的东西。

中国人还使用普通火药的爆破榴弹,它会炸开建筑物,引起火灾。”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清军的炮击使侵略者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攻打天津的战役总指挥(天津战役歼敌2000外国兵)(2)

除炮击租界外,清军于6月18日至22日上午连续向老龙头火车站发动猛烈进攻。仅6月18日,就在火车站打死打伤敌军110多人。

在清军猛烈进攻下,到6月21日止,租界俄军已伤亡200人左右。

俄军指挥部对继续抵抗失去信心,准备撤出天津。6月22日,西摩尔军在撤退途中占领西沽武库,聂士成调集武卫前军7个营围攻西摩尔军,对租界的进攻大大减弱。困守租界的侵略军得到了喘息之机。

阻截大沽援军的战斗进行得也很激烈。6月19日晚,租界俄军派人到大沽求援。20日,援军约600人乘火车出发,中途因铁路已被义和团破坏,只得下车步行。后又遭到清军炮击和扫射,被迫后撤。

21日、22日,大沽方面又陆续派出援兵1600人,与前一支援军会合后继续前进,途中遭到清军“猛烈射击”。大沽到天津租界仅40余公里,但在中方阻截下,大沽援军总共花了三天时间,付出了224人的伤亡代价,才在6月23日下午到达租界。

25日,侵略军2000余人由租界开往西沽武库,接应西摩尔军。26日,西摩尔军撤回租界。这一阶段,在进攻租界、阻截大沽援军、阻截围攻西摩尔军等方面,聂士成军都承担着主力任务。义和团破坏铁路的活动对阻截大沽援军和西摩尔军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第二阶段天津战役

6月27日至7月11日为天津战役第二阶段。大沽援军和西摩尔军齐集租界后,租界一带的侵略军,总数猛增到6000余人,其战斗力已足以与中方抗衡。于是,侵略军由全面防守转为一面以大部分兵力防守租界,一面集中部分兵力重点进攻。

攻打天津的战役总指挥(天津战役歼敌2000外国兵)(3)

6月27日晨,俄军约2000人向天津机器东局发动进攻,遭到清军顽强反抗。经过数小时激战,俄军仍未得逞,不得不向租界求援。英、美、德、日等国立即凑集起一支约800人的援军从侧面夹击清军。天津城内的大批义和团闻讯立即赶来参战,牵制了部分敌军。下午,局内一个火药库中弹爆炸,制造局失守。

机器东局是清军的重要军事据点和军火供给地,它的失守使清军遭到重大损失,战局有逆转之势。正在这时,张德成率领“天下第一团”约5000人于6月28日到达天津。次日,马玉崑率武卫左军先头部队5000余人到津(其余几千人于7月4日以后陆续到达),中方得以稳住阵脚。

中方兵力增强后,重新进行部署。对老龙头车站实施重点进攻的任务改由马玉崑部担任,聂士成军则分散部署在租界四周,保持围攻态势。

淮军、练军和义和团主要部署在天津城内和天津城与租界之间,主要承担守城任务,有时也配合聂、马二部对租界发动进攻。

7月1日起,中方多次向车站和租界发动进攻,重新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7月9日,侵略军集中兵力在租界以南和以西进行反扑,逐个攻破聂士成多处阵地,聂军伤亡惨重,聂士成也壮烈牺牲。

其余部由裕禄交马玉崑指挥。为了扭转战局,马玉崑部于7月11日对老龙头车站发动空前猛烈的攻势,力求占领车站,切断租界与大沽间的通路。经过数小时激战,打死打伤敌军150人,但未能占领车站。

在这一阶段,清军聂士成部和马玉崑部是中方的主力,义和团和淮军、练军也起了不可缺少的配合作用。

攻打天津的战役总指挥(天津战役歼敌2000外国兵)(4)

7月10日、11日,又有4000名侵略军陆续由大沽开进租界。租界一带的侵略军已超过万人,其作战实力已超过中方。

于是,侵略军由防守转入大举进攻。

第三阶段天津战役

7月12日至14日为天津战役第三阶段。7月12日,侵略军指挥部决定集中绝大部分兵力对天津城发动总攻。

13日凌晨,侵略军分两路进攻。以俄军为主的右路军经过激烈战斗,攻占了马玉崑部的大部分阵地,从东面逼近天津城。3日下午,马玉崑率部逃往北仓。以日军为主的左路军先攻占西机器局,然后进攻天津城南门。守城的义和团与淮军顽强抵抗,打死打伤敌军数百人。

14日晨,天津陷落。这一阶段,清军和义和团都进行了艰苦抵抗,都未能守住自己的阵地。

总起来看,在整个天津战役中,担任中方主力的基本上是清军,义和团只是在最后时刻,即马玉崑率部逃跑后,才担当起主力的任务。

主力是清军还是义和团?

在天津之役中,义和团并非中方主力,但是,义和团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和不可低估的。

在天津之役的第一、第二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里,清军实力虽然超过侵略军,但优势十分有限。中方的军事任务却十分繁重,既要对老龙头车站实施重点进攻,又要对整个租界进行围攻,既要集中兵力攻打租界,又要分兵把守天津城和众多重要据点;既要在大沽与天津间的通道上层层设防,阻止侵略军由大沽增援天津租界,又要在天津以北的铁路沿线部署兵力,防止敌军向北京方向进犯。

如此繁重的军事任务单靠天津一带的清军是无法承担的。

攻打天津的战役总指挥(天津战役歼敌2000外国兵)(5)

战争爆发后,裕禄从抵御外敌的紧迫需要出发,放弃了他曾经顽固坚持的镇压义和团的政策,决定与义和团合作抗敌。

他把位于二线的一些据点交给义和团驻守或由义和团协助清军驻守,天津城的城防也交给了淮军、练军和义和团。

这样,就使清军主力聂士成部和随后到津的马玉崑部得以集中主要兵力在第一线与侵略军作战。

为了提高义和团的战斗力,还发给了义和团不少步枪和少量新式火炮。

俄国随军记者扬契维茨基在《八国联军目击记》中谈到6月17日天津的情况时写道:

“街上到处都是扎着红头巾的义和团,不过,现在他们不仅手持长矛大刀,而且有的也拿着步枪了。”

此书还谈到,西摩尔军撤退途中,阻截该军的义和团队伍拥有“三磅、六磅炮、机关炮”。

英国军官吉普斯在《华北作战记》中谈到,八国联军进攻天津城时,守城的大都是“穿红衣服”的义和团,“他们的步枪火力始终是非常猛烈的”。

武器的部分改善使义和团得以进一步发挥其人数众多、作战勇猛的优势,在配合清军主力作战方面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攻打天津的战役总指挥(天津战役歼敌2000外国兵)(6)

义和团除了承担一部分防守任务外,还在围攻租界、阻断敌军交通线等方面配合清军作战,起了一定的作用。裕禄在奏报天津战况时,虽然主要是强调聂、马两部的战绩,但对义和团也曾多次提及。

如:

6月18日,“紫竹林洋兵复分路出战,我军随处堵戴,各营炮台,开炮轰击。义和团民亦四处分起助战,合力痛击。至日暮始将洋兵击回”。

6月19日,“洋人因巢穴难保,力战尤猛。我军会合团民与之鏖战,良久,敌势力渐不支”。

在围攻西沽武库的战斗中,“武卫军会合练军兵队及义和团民,连日猛扑数次,伤毙洋人不少”。

在6月27日陈家沟战斗中,“武卫前军后路统领胡殿甲,会合民团截击,速开巨炮,击毙洋兵不少”。

7月6日晚,张德成所率数千团民在马家口与淮军并力作战,击退洋兵进犯,并乘胜追击,焚毁租界附近洋楼多处。

7月9日,胡殿甲部“会同义和团长张德成并团民多人,由马家口进攻紫竹林”。

英国军官吉普斯在关于天津之役的记载中,也多次提到义和团与洋兵作战的情况,特别是对于7月4日的战斗作了细致的描述:

“一大群义和团离开南门向西机器局方向前进。…他们挤成一团,簇拥着中央的一面大旗,形成一支庞大的队伍。…当他们进入我们的射程内时,就向他们开炮了。一发一发的炮弹正好落在他们的中间。同时,土围子上的哨兵立即集合,向他们进行持续的步枪射击。”

尽管如此,义和团还是继续向我方阵地挺进,一面跳跃着,一面用步枪发射着烟幕弹。”

上述中外史料表明,义和团虽然武器和作战技术都很落后,但他们不失为一支十分活跃的力量。裕禄等在安排作战计划时,也把义和团列为重要力量之一。

裕禄在7月4日奏折中谈到:

“现议由马玉崑、聂士成两军,联合张德成、曹福田两团拳民,分路进攻紫竹林,使之应接不暇。”

这说明,义和团在天津战局中确实也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在天津之役的最后关头,义和团所起的作用更加突出。7月13日下午,马玉崑率部逃跑后,义和团和部分清军肩负起保卫天津城的艰巨任务。

攻打天津的战役总指挥(天津战役歼敌2000外国兵)(7)

刘恩溥在奏报天津战况时说:

“未刻,闻宋军马军均退至十八里之北仓。田民虽抵御不退,苦无军火”。

在孤立无援、军火匮乏的困难条件下,义和团和守城清军英勇奋战,抗击优势敌军的进攻。

吉普斯《华北作战记》写道:

“中国人非常勇敢地固守住他们的阵地…他们的步枪火力始终是非常猛烈的。…他们大都穿红衣服,躲在城垛后面,伺机向外射击。”

从3日中午到晚间,他们多次击退侵略军的进攻,打死打伤敌军多人。

一位外国官员说:

“我曾经见到过世界各地的战斗,但从来没有见到过象对付这些未经训练过的中国人更为艰苦的战斗了。"

综上所述,义和团在天津之役中虽然不是主力,但他们以多种方式协同清军作战,起了不可缺少的配合作用。如果没有义和团的积极参战,清军绝不可能在长达二十多天的时间内对大批侵略军盘踞的天津租界保持围攻态势,天津之役不可能持续如此之久,歼敌人数也不可能有如此之多。

攻打天津的战役总指挥(天津战役歼敌2000外国兵)(8)

对义和团在天津之役中所起的作用应该实事求是地给予充分的肯定,不应加以贬低,更不应予以抹煞。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