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陈铁军的小说《设计死亡》用写评书的手法讲述了一桩说不清楚是他杀还是自杀的案件,在读的过程中就像是一个熟人在给你讲身边发生的一件真人真事,因为他不仅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还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以及对故事人物的评价。

黄渤主演杀生的全部电影(黄渤主演的牛结实)(1)

电影《杀生》上映于2012年4月13日,由新生代导演管虎执导,黄渤主演。电影对小说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编,具体的时间地点变成了一个模糊的概念,即1945年初中国西南部封闭的一隅。破解悬疑的有名有姓的警探变成了一个无名无姓的医生;小说中众说纷纭的牛结实始终只有一个令人唾弃死得其所的泼皮形象,而电影则增加了医生这个外来人和哑巴马寡妇的视点,使牛结实更加丰满和立体。

电影中时不时出现的地动山摇的视觉效果,使这个普通侦探式小说改编的电影不像是一部侦探片,更像一则民族寓言,寄托着导演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省和人性的关怀。

黑色喜剧

黑色喜剧电影作为喜剧电影流变的新形式,具有鲜明的后现代形式特征:多线条交叉的叙事手法,拼贴的情节,心理镂空的反英雄化人物、封闭的背景空间,不规则的摄影调度,快速动感的剪辑等。电影《杀生》就是将黑色喜剧创作手法与中国文化背景和中国式人物性格结合所创造的一部作品。

影片的开头以一只鹰的俯瞰视角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高山嶙峋,植被稀少,道路险阻,尘土飞扬,古老的长寿镇就存在于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里。

故事并没有按照电影的正常时间顺序开始,而是采取了非线性化叙事,紧张跳跃的时空剪辑,同时又保持了故事内在逻辑性,从而为影片创造了情节上的诸多悬念,使故事更具吸引力和紧迫感,不断刺激着观众的神经。

也没有完整的叙事线索,只是随着一个医生的探寻,人物多重视点的故事片段拼凑起来才得以看清事件的概貌。

黄渤主演杀生的全部电影(黄渤主演的牛结实)(2)

梁静饰演的接生婆和王迅饰演的牛油漆

在这部电影中,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形象,在长寿镇上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身份地位,以及特殊的嗜好。

打铁的铁匠一身蛮力,却沉默寡言;

牛油漆有身粉墙的好本领,却是典型的妻管严;

牛娃子他爹是开餐馆又兼卖肉,精瘦如材又胆小怕事;

胖呼呼只知傻笑的傻子等等。

这些人除了忙碌自身的生存外,其余的精力都花在了与牛结实的周旋斗争中。由黄渤主演的牛结实,有着非常顽强的生命力,打不垮、拖不烂。镇民将他捆在麻布袋子里,摔到悬崖下,都毫发无损。继续回到镇子“作恶”。

黄渤主演杀生的全部电影(黄渤主演的牛结实)(3)

黄渤饰演的牛结实偷了给马的催情粉

他的“恶”带有非常强的黑色幽默。比如,在梁静饰演的接生婆带领镇上的女人去阉割牛结实那场戏中,处于强势力量的女人们本来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不料在一切准备就绪那刻,女人们却因为害羞而变得扭捏,继而四处窜逃,再加上傻子不明所以的捣乱,使强硬魁梧的接生婆也不得不感到无力和羞愧而逃走。

他的“恶”只是站在了“存天理、灭人欲”这类封建腐朽思想的对立面。牛结实却将催情粉倒入居民用水唯一来源的河中,让长寿镇的人们卸下了面具,上演了一场纵欲狂欢的戏码,这犯了祖宗的伦理大济,坏了镇上千古不变的规矩,引起了镇长的愤怒,从而使镇民们有了团结一致对付牛结实的契机。

作为一种后现代形式的电影,黑色喜剧片常以一种后现代主义精神一次次打破传统的禁忌,调侃许多我们一直以来视为神圣的事物,比如大家都非常庄重的对着一口井水祈祷,突然,牛结实从井里冒出来,洗澡洗得正欢乐。此外,镇子上的女人都穿着严实笨拙的黑色衣服,而与之可对比的马寡妇则穿着白色的轻纱,尽显女性本有的温柔性感的体态。影片多次呈现在空中摇曳的红色风筝的空镜头,可以解释为快乐欲望的撩动。

在现代社会中,以理性为基础的主流价值、法律秩序等禁忌新形式必然压制着个人的某些欲望,来换取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但是,在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出现了理性的过度使用,重重的禁忌压制了个人太多的欲望和自由。这就是现代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为后现代主义所攻击的,理性的过度发展导致的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人的主体性的丧失、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的弊端。作为后现代主义,就是要打破现代主义的理性弊端,恢复被过度理性所压制的人的欲望,张扬情感的快乐,注重人欲望的宣泄。

黄渤主演杀生的全部电影(黄渤主演的牛结实)(4)

余男饰演的马寡妇怀了牛结实的孩子

在影片一步步解开牛结实死因的面纱时,牛结实和镇民们的性格或说态度发生了质的变化。牛结实由先前的强硬霸道变得温文和善,而镇民们也由先前的恨变为同情和不舍。这违背了黑色喜剧电影的人物塑造法则,而使用了传统的人物弧光技法,即“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还在讲述过程中表现人性的发展轨迹或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

然而,这一创作手法却符合东方传统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观和舐犊情深的文化心理,牛结实为了自己的孩子而甘愿牺牲,镇民们被牛结实的牺牲所感动。一抹柔光映在牛结实和前来送行的镇民身上,散发出宽容向善和人性复苏的光芒。

寻根情怀

《百年孤独》是作者对本乡本土的原始文化的发掘和消融,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而有人谈到拉美文学的成功,往往归功于他们找到了拉美本土的印加文化、玛雅文化之根,从而得出了丰硕的果实。

在国内,以韩少功为中国寻根文学的代表,曾在《文学的’根’》中说:“文学有根,文学的根深植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他认为“根”绝不是廉价的恋旧情绪和地方观念,不是对方言和歇后语之类浅薄的爱好,而是一种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苏醒,一种追求和把握人世无限感的对象化表现。”

在前辈们精神光芒的照耀和文化使命的驱使下,管虎在电影《杀生》中构建了一个类似于文学作品《爸爸爸》中的封闭型的古老社会,它代表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源头。

黄渤主演杀生的全部电影(黄渤主演的牛结实)(5)

牛结实救起被沉塘的马寡妇

影片中有场颇有意味的戏,泡在浴盆里的院长,白白净净,看起来纤尘不染,却让男童从一处尘埃里吹出了长寿镇的牌匾。可见,长寿镇一直以来固步自封,即使从清朝开始以长寿为标志引起外界的重视,但倘若没有人出来汇报镇里的情况,恐怕这个镇子就要像遥远星空的一粒尘被埋没了。

影片在对传统文化方面的挖掘和反省,主要表现在方言对白,镇长的葬礼仪式和为祈雨而舞上。

老镇长葬礼的沉塘仪式上,镇民们穿着黑袍,捶胸顿足,仰天长啸,声嘶力竭,并让马寡妇一起活活沉塘。但是,在仪式进行到一半时,站在高处的牛结实却跳入江中救了马寡妇,最后说了一句让所有镇民们哑口无言的话:“大家都看着见死不救,是吧?”让这场严肃残酷的仪式变得轻松而戏谑,使中国的传统封建文化再次陷入尴尬境地。

在封闭迂腐愚昧的观念下,马寡妇的美丽性感遭到妒忌而被残害,牛油漆夫妻间的正常交欢一再被搁置,象征欲望的风筝引来的除了仰望外仅是一阵麻痹自我的窃窃私语。追溯巫楚文化的遗风,男女的风流行为自然而然的,是浪漫美丽的,是人的天性的率真流露。

牛结实这个强悍的、原始的、自然的、与封建文化相排斥的人物形象却是巫楚文化遗风的最佳诠释者,他洒下催情粉,看到了人世间最美妙的场景,人们消除紧张和恐惧,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感,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也享受到了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可是,这一集体狂欢的行为不但没有动摇封建腐朽思想的根基,反而导致镇长在内的镇民们想要致牛结实于死地。在三月新雨降临之时,镇民们脱光衣服在雨中载歌载舞,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好丰收,保佑众生安康,这种祈雨仪式是通过天人和谐共舞以达万物通灵,然而此时却在纯粹的活动中设置了一个圈套。导演在安排这些情节时,与韩少功在创作《爸爸爸》这部作品流露出来的情感有相似之处,即努力寻找民族原始文化的遗迹,但却悲伤的发现它只是一个大大的空想。

导演在这部影片中构建了四股力量。

黄渤主演杀生的全部电影(黄渤主演的牛结实)(6)

苏有朋饰演的牛医生

为了彻底清除牛结实,保全长寿镇,镇长请回了牛医生。牛医生表面上是在帮助镇民,实则在利用他们的愚昧而达到自己报仇的目的,于是劝服镇民们致牛结实于死地,连孩子也不放过。

无名无姓的医生在无力救活牛结实后,成功地将马寡妇和孩子救了出来。

若将人物身份仔细探究,不难发现隐藏在其中的寓意。一个不能独立思考,固步自封的群体是没有安全感的,一个寻找不到自己的文化之根又没有反思能力的民族是会被历史大浪淘尽的。

我们的寻根不是翻出老古董进行展览,而是在肯定古老文明的同时,坚守民族和地域文化的精华,用外来的文明来补我们缺血的肌体。这也许就是导演设置学中医又兼修西医的医生形象的寓意,有中西贯通之才能,独立思考之精神。然而导演却没有给这位医生一个名字,或许他就叫中国人,寄托着导演美好的愿景。

结尾

镇长的葬礼仪式上,镇民们再次仰天长啸,引发了大地震,长寿镇消失了。牛结实固然有很多缺点,但他顽强和真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性力量美的象征,马寡妇虽然是哑巴,但也正符合传统文化对女性美的定义,沉静美丽、温柔贤淑。牛结实虽死犹生,他象征的力量和马寡妇象征的阴柔依然达到了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这也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一切都尊重它本来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