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提起小仲马,似乎依然只记得《茶花女》。或许因为茶花女纯洁和放荡并存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或许因为两人纯粹炽烈的感情令人动容,或许因为妓女形象作为主角首次出现在小说中有着非凡的意义,又或许,只是因为二人之间本就有着说不清的缘分纠葛。就连小仲马的墓也设在离茶花女不远的地方。他的墓是一个小亭子的样子,没有墓碑,底座上仰面躺着小仲马的大理石雕像。墓亭的天花板上,刻着他的墓志铭:“我的死比我的生更重要,因为生只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死亡却属于永恒”。
在一个多世纪之前,《茶花女》就借着那个不识一个洋文的林琴南之手飘洋过海来到中国,这时候它被翻译成《巴黎茶花女遗事》。从西方到东方,《茶花女》不知赚取了多少痴心人的眼泪。它的作者小仲马虽然因此大名鼎鼎,但是关于他的身世,人们也许不甚了了。
正是他同巴黎名妓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偶然相识成就了这部名作,在经过了这段爱恨交加的爱情之后的1847年6月,也就 是在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去世4个月之后,小仲马又来到他曾与阿尔丰西娜一起度过一段愉快岁月的乡间,睹物思人,激起了他创作的冲动。于是他闭门写作,在一 月之间写成了小说《茶花女》,小说出版后立刻为小仲马带来巨大的声誉。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就是举世闻名的法国文学名著《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戈蒂埃的原型人物,那个动人的、催人泪下的茶花女的爱情故事,就是根据她的经历演化、创作出来的。
阿尔丰西娜·普莱西,身材修长,举止端庄,声音悦耳。小仲马初见她时,是在瓦列泰剧院的包厢里,她“身穿白色连衣裙,颈项间挂着宝石项链,腕上佩戴着金手镯,那纯洁而天真的表情,显得高贵、美丽而纯真”。她喜欢称自己为玛丽,十五六岁时被迫从家乡来到巴黎,沦入风尘,先后成为老板或公爵的情妇。因她本就美貌,加上还喜欢阅读拉伯雷、塞万提斯、莫里哀、司各特、雨果等文学家的作品,喜欢诗歌和音乐,还会弹钢琴,很快就成为“巴黎最迷人的女子”,自然也迷倒了小仲马。
初识当晚,小仲马就去拜访玛丽,并表达了自己的爱慕。然而小仲马得到了这样的回应:“我这个人,神经质、多病、阴郁;要说快乐,也是一种阴郁的快乐。您不妨想一想,一个女人既咳血,一年又要花上10万法郎!这对一个有钱的老头子来说倒挺好,而对一个像您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就非常乏味了……所以我那些年轻的情人都抛弃了我。”这样的回答让小仲马震惊,他为玛丽过着这样一种可怕的生活而痛苦,又因为这个姑娘的真诚而感动。
从那以后,他经常到她那里去,她也终于被他感动,几乎抛弃了自己所有有钱的追求者和情人,和小仲马在一起。可惜的是,小仲马一直认为改变玛丽的生活方式是可能的,实际上,他却无计可施。为了满足玛丽的各种需求,他负债累累,还时时害怕自己的爱情没有保障。终于在1845年,他给玛丽写了一封绝交信,信中写道:“我不够富,不能像我希望得那样爱你;我也不够穷,不能像你希望得那样被你爱。让我们彼此忘却——你是忘却一个对你来说相当冷酷的姓名,我是忘却一种我供养不起的幸福。”
离开玛丽的小仲马很快便找到新的情人,而音乐家李斯特则成了玛丽新的情人,虽然如此,李斯特并没有打算与她长相厮守。1846年,玛丽和一位金融家的儿子结婚,却因急性肺结核不断恶化,于1847年与世长辞,年仅23岁。小仲马在马赛得知玛丽的死讯,迅速回到巴黎,正赶上她的遗物拍卖,触景生情,他决定要为玛丽、为所以那些被感情所伤的女人们写点什么,就这样,长篇小说《茶花女》诞生了,一经写成便大获成功,深深感动了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
小仲马在小说《茶花女》问世后不久,他立即尝试着手把它改编成 话剧剧本。如果说小说《茶花女》的创作一帆风顺的话,那么话剧《茶花女》的问世却费尽波折,而且最使小仲马料想不到的是他的父亲、剧作家大仲马力劝儿子打 消改编《茶花女》的念头,并断言这不是一个好的题材,没有观众会欢迎它。但是小仲马却不为所动,一心一意改编创作剧本《茶花女》。最后当大仲马读到他儿子 写成的剧本《茶花女》时,也感动不已。然而,当时法国的书报检查部门却又以“该剧不符合道德规范”为借口阻止话剧《茶花女》上演。经过近3年的努力争斗, 话剧《茶花女》才获准在巴黎杂耍剧院演出。
至于歌剧《茶花女》的创作,它几乎是与话剧《茶花女》同步进行的,而且同小仲马本人毫不相 干。当小说《茶花女》风靡一时的时候,意大利着名的音乐家威尔第正在巴黎。这位天才的作曲家立即从这部小说里获得了启迪和灵感,在话剧《茶花女》公演之 后,威尔第请他的好友皮阿威写出歌剧《茶花女》演出脚本,然后便以满腔热情投入了谱写工作。1853年3月6日,歌剧《茶花女》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一家 着名的剧院——菲尼斯剧场首次公演。
小说、话剧、歌剧,《茶花女》的故事内容基本上没有多大的改变,故事的中心是男主人公阿尔芒与女 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小仲马揭示了阿尔芒与玛格丽特悲剧的社会意义。他敏锐地感受到这位不幸的风尘女子之死不是一桩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种具有深刻含 义的社会现象。他由此想到了自己的那位可怜的亲生母亲,想到了社会的种种残酷和不平。小仲马的创作观念因而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完善道德、追求理想成为小仲 马文学创作的原则。尽管小仲马心目中的“道德”和“理想”不过是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但是读者们分明可以在《茶花女》中看到作者对那种压抑人性、摧残爱情 的虚伪而又残酷的道德观念的批判和鞭挞,这是作者发自内心深处的痛楚的呐喊。故事的主人公玛格丽特美丽、聪明而又善良,虽然沦落风尘,但依旧保持着一颗纯 洁、高尚的心灵。她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生活,在希望破灭之后,她甘愿自我牺牲去成全他人。这一切都使烟花女子的形象闪烁着一种圣洁的光辉, “茶花女”也因此成了美丽、可爱而又值得同情的女性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