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饱读诗书,吟诗作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声誉极高,德高望重。一生未应科举,蔑视恶浊的政治现实,始终从事书画创作。按今天的话来说,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了一生。他刻苦研究学习前人的画法,融会贯通,创立了自己的风格,成为明朝最具影响力的一位画家。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1)

沈周:

(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有竹居主人等。长洲人(苏州),善于诗画,不应科举。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沈家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父亲、伯父都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等到长大,没有他没看过的书了。

|文采斐然|

15岁那年,替父亲去南京开会,沈周特地写了一首“百韵诗”呈给时任户部侍郎的崔恭。崔恭看了大为惊异,怀疑这根本不是少年人所写,决定当面以《凤凰台赋》为题来试探他,沈周当场挥笔而成,而且文采斐然。其中写道:“江上秋风吹鬓丝,古台又落我游时。六朝往事青山见,四海闲人白鸟知”。崔恭读罢,称赞他说:“王子安(王勃)才也!”当即免去沈周父亲的苦差事。

沈周性情淡泊,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蔑视恶浊的政治,一生未应科举。

|执着于艺术|

长洲地方官听说了沈周的才名,便想以举荐贤良的名义让他出来做官,多次发文。沈周却不慌不忙,搬出《周易》为自己算了一卦,得到的卦辞是“嘉遁贞吉”,意思是应该退隐。于是沈周拒绝了郡守的好意,决意隐居。为了避开喧嚣,沈周从城里搬到乡下,专门建了一处“竹庄”。这里成了沈周从事书画创作、与朋友切磋艺术的好地方,日子过得平静而单纯。

他的老师是画坛有名的杜琼,从沈周小时候就教他临摹古画,一步一步把他带入艺术殿堂。

沈周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书法师黄庭坚,绘画造诣尤深,沈周技艺全面,在师宋元之法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进一步发展了文人水墨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因此成为明代中期文人画“吴门画派”的开创者。

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沈周的代表作品多藏于两岸三地各大博物馆。

因为中国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历来中国画家,直接对景写生的作品非常稀罕。沈周很神奇的有自知之明,他40岁以前,从来不画大幅作品,而在小册子上殚精竭虑,《东庄图册》就是为朋友的庄园画的写生,连人家祖先堂供的祖宗肖像也傻乎乎地描摹进画面,很是可爱。

沈周40岁以后开始画大幅绘画作品,中年画法严谨,用笔沉着,晚年笔墨豪放,气势雄强。

|学生唐寅、文徵明|

随着沈周在画坛名声的增大,前来拜师学艺的人越来越多,在这些人里,以位列“吴中四才子”的唐伯虎、文徵明最为出众。唐伯虎也是长洲人,比沈周小好几十岁。因为从小就表现出绘画诗文的天赋,唐父看孺子可教,便把他送到了沈周门下。小唐伯虎学东西非常快,仅仅两年,技艺就突飞猛进。

有一次,当地一位名士找沈周求画,沈周恰好有事,便让唐伯虎代劳。唐伯虎很兴奋,把自己关在书房中一整天,精心绘制了一幅大气磅礴的山水画。傍晚时分,当他把画作交到沈周手上时,沈周着实把他夸奖了一番。

由于沈周的称赞,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时,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沈周的另一位弟子文徴明也非常厉害,诗、书、文、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然而说起自己的老师,他满眼都是敬佩,说:“我家沈先生不是凡人,是神仙中人。100个文徵明加起来,也抵不过他一个。”

沈周对待艺术很执着,对待弟子很委婉,对待利益则很淡泊。

|天地一痴仙|

他的名声很大,又平和近人,极受众望,每天上门求画的人自然络绎不绝。不管是高官富商重金求之,还是贩夫走卒相讨,他一概答应,从不拒绝。当地有一户陈姓人家,发誓要化缘募集善款,来修缮家族祠堂,找上门来请沈周帮忙。沈周念他们是懂得仁孝的人,特地画了一幅画,上面的题款写道:“一砖一木但随缘,或米或钱惟任意”。那家人拿着这幅画去化缘,果然募集到不少钱。

有人作他的赝品,求为题款,他也欣然应允。有个贫寒的读书人,母亲得了重病无钱医治,听说沈周的画很值钱,便仿了去卖,可别人对此很是怀疑。他万般无奈,硬着头皮找到沈周,求他在自己仿制的赝品上落个款,以卖出个好价钱。沈周不但答应了,还笑着提起笔来,把画修饰了一番,让它更加生动。

还有一件事很有意思。有一位太守求画,沈周为他画了一幅《五马行春图》。因为古时太守出行,以五马驾车,所以“五马”又为太守的代称。可是这位太守并不知道其中的典故,只见图中除了他只有驾车的五马,有点不高兴了:“我岂无一人相随耶?”是啊,我那前呼后拥的部下呢?沈周知道后另外画了六个随从者送给他,不和太守一般见识的沈周还很幽默,和太守开玩笑说:“无奈绢短,只画仪仗前导三对。”那太守也实在,大喜过望地说:“今亦足矣!”

有人不理解沈周的所作所为,专门去给他提个醒,可沈周却笑言:“天地一痴仙,写画题诗不换钱。”

|默临《富春山居图》|

沈周曾收藏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幅画的价值无可估量,沈周视若珍宝,每当有艺术圈的贵客登门,他便会拿出来一起欣赏。有一次,他把这幅画拿去请一位书法大家题跋,不想,第二天,那位大家亲自登门,万分惭愧地告诉他,《富春山居图》丢了。沈周痛惜不已,家人提议告官,一定要把画追回,他摆摆手说:“算了,他乃一代大师,怎么会做这样的事呢?”

事后得知,是这位大家的儿子把画藏了起来,然后找机会卖了。凑巧的是,沈周在市场上见到了自己的这幅画,可卖家出价很高,他无力购回。回到家,叹息良久,他拿起画笔,凭着惊人的记忆力,把3丈长卷从头至尾默临了一遍,这就是著名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沈周曾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题跋中说:“以画名家者,亦须看人品何如耳。人品高则画亦高,古人论书亦然”。这也是对他一生的最好总结。沈周能在历史上赢得无比崇高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艺术成就,更因为他的为人。

正德四年(1509年),沈周83岁,他的老朋友大学士王鏊退职归里,他还写诗称赞王鏊说:“勇退归来说宰公,此机超出万人中。”两天后沈周离开了人世,对他来说,官场是一方臭泥潭,那是一脚也不能他进去的。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2)

▲苏州 沈周故里公园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3)

▲ 苏州 沈周 墓 今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

沈周精选作品100幅

《三蔬图》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4)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5)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6)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7)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8)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9)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10)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11)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12)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13)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14)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15)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16)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17)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18)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19)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20)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21)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22)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23)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24)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25)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26)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27)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28)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29)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30)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31)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32)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33)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34)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35)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36)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37)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38)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39)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40)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41)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42)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43)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44)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45)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46)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47)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48)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49)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50)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51)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52)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53)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54)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55)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56)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57)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58)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59)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60)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61)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62)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63)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64)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65)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66)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67)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68)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69)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70)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71)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72)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73)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74)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75)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76)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77)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78)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79)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80)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81)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82)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83)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84)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85)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86)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87)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88)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89)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90)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91)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92)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93)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94)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95)

沈周晚年书法作品欣赏(沈周天地一痴仙)(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