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最轰动的国际新闻莫过于爱德华八世为了一个已婚的女人公然挑战皇家威严,主动宣布退位的大事件。尽管人们对其中的弯弯绕绕不甚了解,但是对温莎公爵“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举措极为佩服,当然他们二人的婚姻也成为外人口中的美谈。

历经十年所写桃花扇主要内容(不爱江山爱美人)(1)

说来中国历史上,君王“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例子尤多,就比如这句诗的出处《题桃花扇传奇》:

玉树歌残声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这首诗写的就是南朝陈后主沉迷音色,荒废朝政和南明福王朱由崧贪恋女色,不爱江山的史实。

作者陈于王开篇叙述陈后主的歌舞声已成旧迹,南朝的宫殿长出新柳条。

历经十年所写桃花扇主要内容(不爱江山爱美人)(2)

一旧一新,今昔对比表现历史的脚步从未停止,以“柳条新”反衬了南朝宫殿残破,国家覆亡的史实。这句话跟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乐景衬哀情,用柳枝的茂盛,反衬事物的衰败。

而“玉树”正是指代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唐代诗人杜牧就曾经写过一首诗《泊秦淮》。其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就直接体现了陈叔宝荒淫误国,沉溺声色之中的历史,所以此曲后来成为人们口中的亡国之音。

历经十年所写桃花扇主要内容(不爱江山爱美人)(3)

作者讽刺了南朝后主,又继续批判了当时的南明福王,他从小就喜欢风流,不爱惜江山社稷只爱美人。

据记载,南明的福王也是历史上一个失德的帝王,他在位期间荒淫无度,只知吃喝玩乐,整日沉湎酒色笙箫中。后来清军南下,他却在一群大臣面前感叹“后宫寥落,旦新春南都无新声”,还下令从民间选取秀女入宫。更奇葩的是,他命人捉蛤蟆配置春药,满足自己的兽欲,因此南京的百姓暗地里都叫他“蛤蟆天子”。

历经十年所写桃花扇主要内容(不爱江山爱美人)(4)

作者讽刺福王“不爱江山爱美人”,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其实我们都知道,自古红颜祸水不过是一个借口,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致国破是因为褒姒;纣王因为宠爱妲己导致灭亡殷商灭亡;吴国的覆灭也因为美女西施之祸;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导致安史之乱;清军入关是因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大清的覆灭是因为慈溪牝鸡司晨……

不过是一些长相绝美又生不逢时的可怜人,怎就成了祸国殃民的代表呢。在这浩浩汤汤的历史潮流中,她们也不过是为那些昏庸无道的君王背上了黑锅,成为我们眼中的倾国“罪”美人罢了。

历经十年所写桃花扇主要内容(不爱江山爱美人)(5)

回归这首诗的本身,《题桃花扇传奇》这是清代陈于之的作品,关于作者的来源和身份,鲜有人知,但他的这句“不爱江山爱美人”,却成为古今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了。

值得深究的是,《桃花扇传奇》有何等魅力,让作者感慨颇深。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的一部关于明代的传奇,它以“明末四公子”之一,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表现出南明王朝覆灭的真实历史。同时也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真正原因,歌颂了那些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老百姓,并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历经十年所写桃花扇主要内容(不爱江山爱美人)(6)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

孔尚任通过总结明朝几百年亡国的历史经验,丰富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作者陈于之通过阅读《桃花扇》,感慨颇深,于是写下这首诗,正好印证了当时的历史,讽刺了那些荒淫无度不爱惜江山社稷却被美色吸引,导致国家覆灭的君主。历史的年轮依旧辗转不停,他们只是万千尘嚣中的一粒沙,可恨又可怜。

历经十年所写桃花扇主要内容(不爱江山爱美人)(7)

如今再读这首诗,历史大概被遗忘得所剩无几了,毕竟年代太久远,没有身临其境过,不懂其浓重的讽刺之情。

对于思想开放的现代人来说,“不爱江山爱美人”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爱情。人生若梦,为欢几何?就算为一人倾尽天下又何妨,至少曾经为爱不顾一切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