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被称为诗圣,诗歌中的圣人。经过一千多年的时间考验,这个头衔肯定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实至名归的。他的十三世祖为西晋时期的征南大将军杜预,杜预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精通《左传》,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至今仍然流传。这位祖先的文治武功,杜甫常常引以为荣,把他视作自己建功立言的楷模。

杜甫的哪句诗体现了他的潇洒飘逸(杜甫此诗写得意气风发)(1)

杜甫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为唐高宗总章三年进士,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武则天时期的诗坛领袖,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杜甫在诗作中自豪地称赞自己的祖父“吾祖诗冠古”。

如此说来,杜甫乃是出生于书香世家,名门之后。

杜甫一生经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朝。他年少时期经历的正是开元盛世,王朝鼎盛,海内晏安,他四处游历,广结朋友,增长阅历,当他游历到东岳泰山时,作了一首《望岳》。

杜甫的哪句诗体现了他的潇洒飘逸(杜甫此诗写得意气风发)(2)

泰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岱宗夫如何

岱宗,即是泰山;岱者,始也;宗者,长也。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市,海拔1532.7米。“夫”,一般理解为虚词,无意思,“岱宗夫如何”就是“岱宗如何”。这有点小看了杜甫的这个“夫”字。联想到孟子所说“大丈夫”的“夫”,有雄壮浩大之气。泰山其雄壮浩大如何?后面七句都是对这句设问的回答。

杜甫的哪句诗体现了他的潇洒飘逸(杜甫此诗写得意气风发)(3)

泰山

齐鲁青未了

在历史上泰山横跨齐、鲁两国之境,南边是鲁国,北边是齐国。极目远眺,齐鲁两国都望尽了,而泰山的青翠还没有看到尽头,这是“青未了”。杜甫如此描述泰山的崔巍峥嵘,金圣叹评说:“这五个字何曾有一字是岳,何曾有一个字是望,而五个字天造地设,合起来恰恰是望岳二字。”

杜甫的哪句诗体现了他的潇洒飘逸(杜甫此诗写得意气风发)(4)

泰山

造化钟神秀

造化,乃是自然之创造化育,我们常说“造化弄人”,似乎天地宇宙之间有一位主宰者,它常常不以人的意志地控制和主宰着事情。钟,聚合。神秀,并非禅宗六祖惠能的大师兄神秀大师,尽管神秀大师跟杜甫爷爷杜审言都曾是武则天时期的著名人物,杜甫肯定知道神秀大师这个人,但是此神秀非彼神秀。这里是指泰山的神奇和峻秀,仿佛天地把神奇峻秀之气都钟聚于此山。

杜甫的哪句诗体现了他的潇洒飘逸(杜甫此诗写得意气风发)(5)

泰山

阴阳割昏晓

古代见太阳的地方为阳,不见太阳的地方为阴,山之南面和水之北面能见太阳故为阳,山之北面和水之南面不能见太阳故为阴。泰山像一把锋利的刀,把泰山周围切割成两个世界,南面是白天世界,北面是暗夜世界。这是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泰山的高大,高大到足以遮挡住所有的太阳光,遮天蔽日。

杜甫的哪句诗体现了他的潇洒飘逸(杜甫此诗写得意气风发)(6)

泰山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泰山四周云气弥漫飘荡,犹如层层波涛翻滚,使人心胸摇荡。决,裂也。眦,眼角。诗人在山巅凝望,先见层云飘荡,再见归鸟飞翔。望之既久,眼花失神,眼睛有如欲裂之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登上东山之巅,眺望鲁国,感觉很小;当他登上泰山之巅后,眺望四方,感觉整个天下也不大。会当,须当,一定要之意。诗人下定决心,务必登临泰山绝顶,在山巅高位的视角雄视一切。

杜甫的哪句诗体现了他的潇洒飘逸(杜甫此诗写得意气风发)(7)

泰山

此时的诗人,刚刚步入社会,又值开元太平盛世,自然壮志凌云,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对人生前程充满着信心,一副“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

【飞仙时空】传播儒道佛国学传统文化。欢迎关注、收藏及转发,一起学习,一起精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