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说好的人,评它为战争电视剧的极致,排名第一。说不好的人,评价其基本上不知道说啥,看一两集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同样一部电视剧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甚至可以说完全对立的评价呢?

我的团长我的团为啥评分这么高(我的团长我的团好不好)(1)

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电视场面方面

《团迷》评价是:场面真实。真实的散兵收容所,真实的天南海北的地方口音,真实的窝里横,真实的害怕,真实的想要逃跑,真实的仿佛感同身受。

我们绝大多数看这部电视的人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这部电视剧让我们有了真实战争的场面的深切感受。

针对《团迷》真实的论点,非《团迷》觉得就是乱,乱糟糟的兵收容所,乱糟糟的人群,乱糟糟的战争,简直就是一团乱麻,理不清,也不想理清,于是弃剧,评价:怎一个乱字了得。

我的团长我的团为啥评分这么高(我的团长我的团好不好)(2)

人物角色方面

《团长》讲的是战争群体人物,主角也许戏份会多一点,但是鲜明人物的配角戏份也不少,尤其是一起吃过猪肉炖粉条的一群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微缩的中国的代表。

有东北的迷龙,有四川的要麻,有湖南的不辣,有北京的烦啦,有上海的阿译,有山东的豆饼,有山西的兽医……

每个人的性格都很有特色,很有自己代表的地域特点,像极了那时候被日本一路追打的中国军人,也客观的反映了当时敌强我弱的态势,和抗战艰难的情景。

非《团迷》可能看惯了手撕鬼子,看惯了豪迈气质,看惯了主角光环,乍一看这一群啥人呀!

用虞啸卿的话说:“你们这群人,放出来将让老百姓对我军抗战顿失信心”。

我的团长我的团为啥评分这么高(我的团长我的团好不好)(3)

战争场面

看惯了战争片的恢宏场面的人,到《团长》中,发现没有几场硬仗。

从缅甸一路逃回来打了几场,到最后的南天门之战,整部剧打战的场面并不多,特别是打胜仗的场面不多,达不到鼓舞士气。

可它就是真实的描写一群中国人真实的战争心态的变化。

由最初的一路向西逃跑,到终于停下来稳稳神;指挥官由给我冲,到跟我冲的转变,通过地理空间和时间的适应和观念的转变,终于奋起反击,最终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有争议没关系,真理越辩越明,好剧越久越香,继续让时间来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