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讲解

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故事

沽名钓誉之灾

论语中的国学故事(论语小故事之沽名钓誉之灾)(1)

孔子讲学

有一个叫子西的人,做事总是先看中名声,甚至总想沽名钓誉。孔子对弟子说:“谁能够去劝导一下子西,使他不再沽名钓誉?”

论语中的国学故事(论语小故事之沽名钓誉之灾)(2)

子贡

弟子子贡说:“我能劝他。”

于是,子贡就去劝说子西,子西也好像因此改变了很多。

孔子说:“不受功利所左右,才能胸怀宽广;保持本性而不动摇,才能保持住纯洁的品行。内心不正直,做事也就不能正值;内心正直,做事才能正直。子西恐怕还是难以避免灾祸。”

论语中的国学故事(论语小故事之沽名钓誉之灾)(3)

白公

后来,楚国发生内乱,出国的大夫白公逃到了吴国,后来子西把他召回了楚国。不久之后,子西发动叛乱,结果被杀。

论语中的国学故事(论语小故事之沽名钓誉之灾)(4)

楚国

云尘子说:心中总是有为名为利的念头,便会因得名得利而喜;得到之后因为害怕再失去,就会患得患失;想要得到名利还没有得到的时候,就会发生怨恨/争斗,甚至会不择手段地去追求得到,灾祸也就随之而至了。

本文章摘自我爱学国学之论语


感谢各位亲的阅览,下期再见!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