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下一场雨,就要脱一层皮?有九成黄河泥沙都是从这里来的!

黄河的黄,说的就是泥沙,所以古语有云:“黄河斗水,泥巨其七”,这个虽然不准确,但过去黄河干流年均16亿吨的输沙量,比世界上任何一条大江大河的泥沙含量都要高,平均下来:1立方米的黄河水里面,竟然就有70斤泥沙!

山西汾河流域大规模砍树(栽活一棵树喂)(1)

在黄土高原,有这么一句民谣:“下一场雨,脱一层皮,累死累活饿肚皮”,这不仅是几十年前的黄土高原苍凉贫瘠的真实写照,也形象的体现了当地水土流失严重。要知道黄河泥沙量之所以这么多,其中大约有9成都是从黄土高原进入的,而且主要集中在降水量大的汛期,也就是说,黄河水多的时候,刚好也是携沙入海量最大的时候。

虽然有证据表明,千年前的黄土高原也是植被茂盛的地方,但自我们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它就是土质疏松、易蚀易散的样子,所以暴雨来袭,就会有大量黄土被冲刷进黄河,时间一长很多地方就几乎没有了土质,变成石沙质,在这样的地方种树,成活率当然也就低了很多!

山西汾河流域大规模砍树(栽活一棵树喂)(2)

栽活一棵树,“喂”足60斤水!在黄土高原植树造林到底有多难?

要想改善黄土高原生态,大大减少入黄泥沙量,摆在眼前的路就只有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防风固沙,并且,这条路一走就是几十年。有时间的话,你可以去甘肃和陕西交界的子午岭上看草木葱茏,去宁夏彭阳梯田去看杏花烂漫。

山西汾河流域大规模砍树(栽活一棵树喂)(3)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已经肉眼可见在变好,这一点从森林覆盖率提升和入黄泥沙量大幅减少就看得出来,像沁源县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50%,山西的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18.03%提高到2019年的23.18%,但你知道脚下黄河滚滚,鼻尖贴着峭壁,人倒挂在20米高半空中去种树的难度有多大吗?

山西汾河流域大规模砍树(栽活一棵树喂)(4)

延安延长县黄河岸边的山崖,已经从光秃秃变成满目葱茏的模样,在当地daily植树队已有15年的李峰表示,如今的黄河崖和延河壁上已经有超过30万侧柏,这些地方原本是只有10厘米厚表层土壤的石质山,所以,以前种树苗的时候,成活率连流程多做不到。而且,要在这样的石质山上种树是很难的,先要把山石敲碎垒起一个半米以上高的石坑,然后往里面填黄土,由于这些地方的年降雨量少的时候只有200毫米,所以在种树苗的时候,还要给树苗喂足60斤水!

山西汾河流域大规模砍树(栽活一棵树喂)(5)

而治沙人,也是一代接着一代地继续着,所以我们才能看到榆林沙漠发生的巨变,几百万亩流沙都得到了固定,或者是半固定,实现超过60%的沙区植被覆盖度。

山西汾河流域大规模砍树(栽活一棵树喂)(6)

庆阳市的位置就在黄土高原腹地,这里是出了名的植被覆盖率低,但自从“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启动实施,每年都有100万亩以上的荒山拿来造林,截至2020年年底已完成超730万亩造林面积。曾经,庆阳市有86%的土地面积都存在水土流失问题,但等到2021年年底的时候,已有1543平方公里塬面得到治理保护。

山西汾河流域大规模砍树(栽活一棵树喂)(7)

陕甘宁为何会守着黄河“喊渴”?

黄河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到79.5万平方公里,它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一条世界级长河。

山西汾河流域大规模砍树(栽活一棵树喂)(8)

但是,黄河多年来的平均年径流量,实际上只有580亿立方米左右,而且,这里面有210亿立方米的样子,都是所谓的输沙用水。

也就是说,黄河的水量真的不大,甚至可以说是缺水严重,尤其是上中游兰州到三门峡河段,如果再人均一下,那就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左右。而我国近15%的耕地面积、总人口的近12%,以及五十多座大中城市供水,都要靠它,所以,守着黄河“喊渴”的也不会只有陕甘宁。

山西汾河流域大规模砍树(栽活一棵树喂)(9)

大家都知道,黄河流经9个省(自治区),其中除了甘肃、陕西和宁夏以外,还有青海、四川、内蒙古、山西、河南和山东。另外,还不能少了同样在分配黄河水的天津和河北,这些地方要一起分配除了输沙用水以外,剩下的那370亿立方米黄河水,而且在实际分配的时候也不是直接均分,比如山西早期因为有能源基地发展需求,所以用水量增加了50%以上,但由于这个区域第十是山高水低,所以虽然分配了四十多亿立方米黄河水,但实际耗用却只有十多亿立方米。

山西汾河流域大规模砍树(栽活一棵树喂)(10)

知道引汉济渭工程的人应该也不少,目的就是让渭河注入黄河的水量,能够通过陕南汉水上游的水得到补充,这相当于是陕西省内的一个“南水北调”工程了,通过置换黄河水来解决陕北能源基地缺水的问题,而宁东的境遇可以说和陕北差不多,它们都是能源金三角。

山西汾河流域大规模砍树(栽活一棵树喂)(11)

黄土高原之变

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一眼就能看到的样子,大约有27万条沟道的长度超过500米,再加上黄土高原一年的降水量主要就集中在那几个月,而黄土本身又孔隙度大、透水性强且抗冲刷能力差,所以,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黄土高原都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甚至曾被斯诺(美国知名记者)评价为人类最不适合生存的地方。

山西汾河流域大规模砍树(栽活一棵树喂)(12)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更早时期繁荣的古代文明,竟然是从黄土高原开始的?原来,黄土高原在西周时期的时候,森林覆盖率竟然有53%那么高,只不过后来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确提高了,但人口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大,这意味粮食和房屋这些需求也在变大。

山西汾河流域大规模砍树(栽活一棵树喂)(13)

然后,黄土高原上的植被就慢慢开始变少了,尤其是铁器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使用以后,像汾河中下游平原和关中平原就首当其冲,这些地方的草原和森林都被破坏,然后变成了耕地。在进入到秦汉以后,黄土高原西部和北部的大量林地和草地,也逐渐变成了满足粮食需求的农田。

山西汾河流域大规模砍树(栽活一棵树喂)(14)

虽然,南北朝时黄土高原还有40%左右的森林覆盖率,但等到唐宋时期,就逐渐下降到33%的样子。要说黄土高原植被破坏速度最快的时期,那就是明清到20世纪初期,这个期间森林覆盖率直接跌至6.1%左右。

山西汾河流域大规模砍树(栽活一棵树喂)(15)

黄土高原上的植被变少了,进入黄河的泥沙自然也就变多了,这一点也能从各个时期的入黄泥沙量看出来:西周到隋唐时期,入黄泥沙量也就年均2亿吨左右,但等到明清时期的时候,入黄泥沙量年均就达到6亿吨到10亿吨,而进入到1800年以后,黄土高原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土流失水平,一年时间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就在16亿吨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