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知识点:陈塘知何处? 文/王事情

《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正火时,无意中在头条刷到一篇文章,《哪吒的家乡陈塘关位于哪里?四川、福建还是天津?》,文末得出的结论是陈塘关在天津河西区,哪吒的家乡在天津。

遗憾的是,这个答案并不正确。因为作者在文中犯了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轻而易举地推翻了他的结论。

本篇尝试重新梳理一番这个问题。

陈塘关哪吒的样子(哪吒的家乡陈塘关在哪里)(1)

江油金光洞

一、先说原著,陈塘关在天津不靠谱,在河南西峡反而比较靠谱五地之争

争夺哪吒故里的一共有这么几家:四川江油、宜宾,河南西峡,天津河西,福建惠安。随着《哪吒》电影的热卖,这个话题再次被炒热。这几个地方中,福建惠安基本被忽略,天津河西的存在感也并没那么强,拿出了较多证据的是前三家。

江油在宣传诗仙故里之外,还结集过一本书叫《哪吒故里江油》,除列举了《封神》原著的哪吒故事中近乎所有地名,更引用了唐朝道士杜光庭的游记来说明乾元洞之名出现之早。而宜宾的翠屏山,据说就是哪吒显灵、李靖砸毁哪吒行宫之处,至今宜宾市区有翠屏区,得名就是这座山。西峡的套路大抵如此,其地山山水水似乎都与哪吒传说息息相关。三地都有哪吒祖庙,为海外信仰哪吒太子神的信众募集善款修造,每至哪吒生辰前后,香火极其鼎盛。

目前来看,江油暂时领跑靠谱榜榜首,原因就是《哪吒》电影的神助攻。里面胖胖的太乙真人就说着一口四川话,据导演饺子特意说明,传说中太乙真人的道场就在江油市,所以他说的不但是四川话,而且是江油地区的四川话。

祖庙即天下哪吒庙之首,祖庙一开,信众蜂来,各地争的哪是哪吒,是旅游资源,是真金白银啊!

但按原著来说,已经矗起了祖庙的三地,其实都不符合原著中的描述。很简单,陈塘关必须靠海,而上述三地都是内陆城市。有人说了,四川地区以前就是海,有出土的鱼类化石可作证明。

这个解释要多没谱有多没谱。第一,假如哪吒闹海的传说在《封神演义》问世前便已有之,我们现在借助发达的科学手段证明四川曾是海洋,可古人知道吗?第二,觅之古藉可知,《封神演义》才第一次描写了哪吒闹海的情节,具有开创之功,现在的哪吒传说,基本上都来自《封神》。《封神》的诸多作者之说中,从来都没有四川人,既然不是四川人,就绝不可能记载四川的传说。而且从地域文化来说,只有海边才有产生海洋神话的土壤,从来没有例外。即使最大胆最浪漫的夸父逐日,也是渴饮渭河、黄河之水,喝干了去找水,也是奔北边的大泽而去。

因此,天津河西就此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陈塘关哪吒的样子(哪吒的家乡陈塘关在哪里)(2)

江油哪吒庙

作者之误

在我刷到的那篇文章中,作者的结论是天津河西。他根据原著,给出了两点理由:

1、陈塘关防守的是东伯侯,东伯侯势力相当于今天的山东及其周围地区,而天津临近山东地区;

但这个推导过程本身就是完全错误的。

既然说原著,我们就来好好掰扯原著。而这一条证明了作者根本就没好好读过原著。

首先,我们来看他引用的两段话。其一,“时逢五月,天气炎热,李靖因东伯侯姜文焕反了,在游魂关大战窦荣,因此每日操练三军,教练士卒。”其二,“且说李靖因东伯姜文焕为父报仇,调四十万人马,游魂关大战窦荣,荣不能取胜。”由此他得出李靖防守的是东伯侯姜文焕。

遗憾的是,李靖防的不是东伯侯,而是北边的崇家。旧北伯侯为崇侯虎,被姜子牙祭了刀,崇黑虎协助西岐擒兄杀侄,西军退后,自立为北伯侯。

封神中,大商王朝在东南西北四方一共修筑了十大雄关,如图。防的是谁呢?东边防的东伯侯姜家,老侯爷姜桓楚被纣醢尸(乱刀剁碎),其子姜文焕提兵四十万反商,攻打游魂关。南边防的是南伯侯鄂家,老侯爷鄂崇禹被纣枭首,其子鄂顺亦领二十万人马反商,攻打三山关。西边防的是西伯侯,姬家独得纣王看重,有雄关七座,金鸡岭外佳梦、汜水、青龙三关一字排开,然后往东依次是界牌关、穿云关、潼关、临潼关,可见殷商早有防备西岐之心。

陈塘关哪吒的样子(哪吒的家乡陈塘关在哪里)(3)

商末十关

李靖所在的陈塘关,防的是北边的北伯侯崇家。原著第85回,上大夫李通分析天下形势,说得清清楚楚:

即今东有姜文焕,游魂关昼夜无宁;南有鄂顺,三山关攻打甚急;北有崇黑虎,陈塘关旦夕将危;西有姬发,兵叩临潼关,指日可破(其时周军经过了万仙血战,已打至临潼)。

在此之前,黄天化在金鸡岭战死,黄飞虎远赴崇城请崇黑虎破高继能,路遇文聘崔英蒋雄等三岳,文聘说:

崇君侯操演人马,要进陈塘关,至孟津会天下诸侯,恐误了事,决不得来。

跟着崔英安慰:

文兄之言,虽是如此说,但崇君侯欲进陈塘关,也要等武王的兵到。

俱可为佐证。

陈塘关哪吒的样子(哪吒的家乡陈塘关在哪里)(4)

影视剧中周文王形象

2、“天津有出海口,通往渤海。渤海位于中国东部,称为‘东海’名副其实”。

这点没有问题,天津的确靠海;

有问题的是,陈塘关绝不可能建这么远。

由地图可知,东伯侯国在东,不出山东、江苏一带,朝歌即今河南鹤壁之淇县,姜文焕要打朝歌,绝不会仰攻天津,又不是徐达打元朝,跑那么远干嘛?

陈塘关哪吒的样子(哪吒的家乡陈塘关在哪里)(5)

东伯侯进攻朝歌路线

而如果说陈塘关在天津,那北伯侯国至少还得往北,北京、迁安、承德,甚至辽宁内蒙都有可能。这样,就至少有三点不符合。

第一,崇黑虎本为曹州侯,曹州即今山东荷泽,古称曹县。他是北伯侯的亲弟弟,崇侯虎没理由把他安排这么远,并不是说两人关系有多好,而是这样失去了互为犄角、守望相助的战略意义。天津以北离荷泽有多远,看看地图就知道了。

第二,姜子牙兵伐崇侯虎,带十万人举国出征,而从来没考虑过粮草、后方袭扰,也没考虑过商朝趁机出兵西岐这些问题,这证明西、北两伯侯离得并不算远,这样即使朝歌出兵,他可以即时回援。西岐在今陕西宝鸡岐山县,离辽宁内蒙也太远了,姜子牙悍然远征,纯粹是疯了。

陈塘关哪吒的样子(哪吒的家乡陈塘关在哪里)(6)

西岐伐崇城,及崇黑虎救援示意图

第三,西岐伐崇侯虎《史记·周本纪》有载,“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据考证,崇城在今陕西户县,崇侯虎的意思并不是他姓崇,而是他是崇城的国君,名叫虎。崇城与西岐都在陕西境内,上面两点就说得通了。

户县即今西安市鄠邑区,两地步行距离100多公里。而且鄠邑今隶西安,文王迁都的丰京遗址就在西安市长安区,可见文王正是灭了崇侯,廓清了周边势力,才进行的迁都。

陈塘关哪吒的样子(哪吒的家乡陈塘关在哪里)(7)

西岐至崇城

根据原著、史料加地图来硬套,如果说真有陈塘关,那也一定在陕西户县(崇城)至河南淇县(朝歌)之间。孟津观兵无论在《史记》还是《封神演义》中都是一件大事,此处离朝歌不远,天下诸侯在此会兵之后,再无阻碍,直接就杀到了朝歌午门外。也就是说,四方四关(西方七关)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拦四大伯侯进入孟津。那么孟津一定基本处于四关的中心点上。从这点来说,陈塘关显然最大的可能是在河南西峡,而绝不可能在四川或天津。

可惜,西峡却无海,也不邻海!

只好也被淘汰掉!

陈塘关哪吒的样子(哪吒的家乡陈塘关在哪里)(8)

崇城、陈塘关、朝歌位置示意图

二、按封神作者来说,陈塘关位于东南沿海最为靠谱陈塘港

其实还有两说,一是前文提到的福建惠安,一是浙江宁波的镇海。

惠安县北部涂岭镇,有一潼关岭,据云此处原为泉州通往福州的驿道隘口,相传元末明初农民起义首领陈塘,曾在此筑关修寨、驻扎兵马,故改称陈塘关。

镇海,据云是“古代唯一建在入海口的城池”,有明一代,曾在江南一带设置有总兵官,且有巡海副使、海道副使等官职。原著中,李靖为总兵官,哪吒先打死巡海夜叉,再打死龙王三太子,官职都与此符合。

这两个地点,本人并不了解,且持保留意见。

不过,如果镇海都能争一争哪吒故里的话,我倒是还能提出一个地方:福建长乐的陈塘港!

我一直觉得,如果能在古籍中找到陈塘二字的出处,当可彻底解决这个争论。以“陈塘关”三字检索,出现的都是封神相关,可见这个关口就是《封神》原著作者的创造。但凡文学创造,必定超脱不了他身处的环境,我又试了一下“陈塘”二字,筛选掉写作于《封神演义》之后的《南越笔记》、《清史稿》后,找到了一则有意思的资料:

《明史·河渠六》:长乐民刘彦梁言,“严湖二十馀里,南接稠菴溪,西通倒流溪,可备旱溢。又有张塘涵、塘前涵、大塘涵、陈塘港,其利如严湖。乞令有司疏浚。”

长乐即今福建长乐,此处有一古迹名陈塘港,港,乃江河之意,至今犹存。

长乐开县于唐武德六年(623年),析闽置长乐。陈塘开港,几乎与此同时,且屡见于正史,可见其知名。据明弘治年间的《八闽通志》谓:

陈塘港会七十二洋,水溢则开斗门,归弦歌里沟及林花沟渎入海。

严湖又名严公湖,为邑之长者严光施田为之,“周三千二百八十丈……溉田四百五十顷”。陈塘港开于唐朝天宝五年(746年)之前,天宝五年复开,泄三乡及西湖之水,而注之江。其斗门泄宾闾上下湖及宏源溪水。宋元祐(1086年-1094年)中,县令袁正规开元祐港泄水,抵陈塘港,西注之海。元大德元年(1297年),达鲁花赤浚卓岭港,经后屯、甘墩注入陈塘港。

所谓“西注之海”,由下图可知,注入的海正是东海。下图橙色粗线就是陈塘港流经区域,看形状接近圆形,多有急弯曲道,正符合《封神》中九湾河的形态。而哪吒洗澡、打死巡海夜叉和敖丙的地方,肯定就在陈塘港入海口。陈塘关,就在陈塘港流经区域之内,离入海口一里左右。

陈塘关哪吒的样子(哪吒的家乡陈塘关在哪里)(9)

陈塘港流经区域(橙色粗线处)

陈塘二字不知得于何名,有说是因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状元陈文龙疏通河渠而得名,但它既然初辟于唐初,则必然不是因为与陈文龙无关。

陈文龙是福建陈氏后裔,陈氏为闽地巨族,向有“陈林半天下”之称。其开闽陈氏大始祖陈润于晋朝衣冠南渡时迁入,为入闽八姓之一;唐朝时陈邕迁入,被称为南院始祖,子孙至今繁衍近200万;开漳圣王陈元光,武则天赐其“忠毅文惠”谥号;江西义门陈氏,嘉祐七年(1062)达到3900余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家庭,为南朝陈武帝霸先之后,后多次分往福建,前后达20余庄。按我们的命名习惯,陈塘陈塘,自然与陈氏有关,而陈氏在唐时已为大族,当然与陈文龙无关。

陈塘港在古籍上屡有记录,如《淳熙三山志》(三山即福建古称)、《八闽通志》,以及最高大上的正统史书《明史》。

而陈塘关或城塘关,史籍都无载,据称唐代《阴平县志》有称“陈塘关为古关隘”之说,鉴于原始志书已佚,此处仍持保留意见。

既然知名于史者仅有陈塘港,且其水又确实注入东海,那么它被《封神演义》作者所采用,或出于宣传家乡、或出于道听途说,写进书中并易名为陈塘关,是很正常的事。

原著作者

《封神》作者虽不能确信是谁,但他是东南沿海一带人,这是确信无疑的。

很简单。

第一,只有东南沿海才有书坊,也就是出版社;有市场,老百姓都爱读;商业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人烟辐辏,百工聚集,戏子伶人、文人骚客……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通俗小说的畅销和传播全国。

有明一代全国书坊总计246家,南京、杭州、苏州三地独占103家。现在我们看到的所有写作于明朝的话本、白话小说等通俗文学,全部出产于江南。不客气地说,在明代中后期如火如荼的图书市场,北京也分不成一杯羹,更别提天津了——更别提宜宾、江油、西峡这些十八线州县了。

《封神》作者的商业嗅觉极其敏锐,几乎是在《西游》刚风行时就跟风写出了《封神》,这就需要他时刻生活在书市最发达的地方,能够获得前沿资讯,这样才能迅速跟风。想想,在古代,车马慢、各地交流稀少的情况下,一本畅销书流传到内陆都好几年之后了,那还怎么卖钱?而且就算你写好了,也没书坊给你出版,只能眼瞅着书稿烂箱底。

第二,还是那句话,没见识过大海的如山之浪、鲲鹏之鱼,是写不出大海的豪情的!

哪吒刚从作者的笔端降生,就带着斩龙屠妖、翻江倒海的宿命!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但这只是没考证出更具说服力的作者的权宜。西游文化考证的大家李天飞先生一直不认同吴承恩之说,他举了几个例子,让人印象深刻。

1、金箍棒的原型,极有可能是“深沪湾的木碇杆或者泉州湾宋代海船所配木碇的翻版”

陈塘关哪吒的样子(哪吒的家乡陈塘关在哪里)(10)

木爪石碇

2、哪吒信仰,在沿海一带非常盛行,而三坛海会大神的坛正是道坛中的上中下三坛;

3、西游中写到各种鱼类,如黑水河故事中一段韵文,就有“鲸鳌吞赤鲤,鯾鲌起黄鱨。鲨鲻吃鮆鲭鱼走,牡蛎擒蛏蛤蚌慌,少扬刺硬如铁棍,鱑司针利似锋芒。鲆鱑追白蟮,鲈鲙捉乌鲳”,这些千奇百怪的鱼类,若非常年生活在海边之人,不会如此熟悉。

所以李先生一直推测,《西游记》作者的籍贯,十之八九是东南沿海。

不过他认为,陈塘关的陈是“陈林半天下”的陈,第二个塘是东南沿海重要屏障“海塘”的塘。这点和我的结论有异。

我大概是第一个提出陈塘关与陈塘港有关的人,然而这也只是开的一个脑洞而已。要说与原著对照,更是一点也经不起分析,比天津四川那些地方更经不住扒,因为有一点永远无法逻辑自洽:

陈塘关挡的是北伯侯,而北伯侯的封地绝不会在福建!

陈塘关哪吒的样子(哪吒的家乡陈塘关在哪里)(11)

天下雄关

三、结论

陈塘关究竟位于何处?

总之,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基于以上分析,比较审慎的结论应该是:

1、结合原著和《史记》,哪吒的真正故里应该在河南西峡比较靠谱。当然,只是相对其他几个地方而言。

2、按《封神》作者来说,则还是东南洞海更有可能,其中福建长乐的陈塘港在史上极为知名,大抵可能性最大。

3、相应地,哪吒自然应该说河南话或福建话,开玩笑就是“索胡建话”~~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福建。


引用资料:

《封神演义》、《明史》、《八闽通志》、《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等。

,